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所谓义利观,即关于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基本观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体系,就是要集中解决义和利的矛盾。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和利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利”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义”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责任要求和责任领域。只有坚持以义导利,殖利守义,做到义利并重、义利互济,才能把握义、利关系的有序发展及其正确定向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伦理挑战了传统的“贵义贱利”的教师义利观,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师义利观对师德建设意义重大,谋利必须合于义(义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义利观的底线,完成由利到义(仁义或至善)的价值升华则是其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墨义利之辩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观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辩”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儒墨义利之辩集中在三个方面:从对“义”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的义更多的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合,而墨子则把义与利等同起来;从对“利”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将“利”更多的理解为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而墨子的利不仅指个人利益也指社会利益、全民利益,他更注重社会利益;从义利关系上来看,是义利分离还是义利统一,是重义轻利还是义利并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关系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更加凸显出来,通过对先秦儒墨义利观的分析和比较,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有利于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4.
王芳 《培训与研究》2006,23(9):35-36,56
“义利观”是孟子最重要的社会思想之一,其中先义而后利为核心,承认利是义的物质基础,强调义要高尚、利要取之有道是它的三个重要内容。通过对“义利观”的再认识,对当今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特别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义”与“利”的结合,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的统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以义居首的前提下实现义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7.
《论语》义利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论语》之“义”对国家、社会、个人品性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利”具有“富国”“利益”“名利”等含义。在“义”“利”冲突中,《论语》主张“利融于义”,不能片面地追逐义利;“义”优于“利”,舍“利”而取“义”。通过梳理全文,解读《论语》一书“义”“利”内涵及“义利之辨”,有利于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能够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价值冲突与价值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孟子将“义”与“利”这两个伦理概念统归在以性善论为释义背景的仁政思想之下,形成了先秦儒学理性化、现世化的义利观。以“义”统“利”、“义”“利”相兼的义利观既是对儒学理想主义社会模式的继承,也是战略时代儒学走向现实的一个表现。它将个体的否定性纳入总体化的德性伦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群体权力的外在意义,为“仁”的实现找到了内在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个“义”字道白了中华伦理文化之精粹。“义以为上”,“义无反顾”,“见义勇为”,“见利思义”,“仗义疏财”,“仗义执言”,“义簿云天”,“大义凛然”,“舍生取义”……,“义”成了高尚人格的代词。而“义”总是与“利”相关联,即所谓“义利之辨”,于是,对“义”的崇尚和坚守又总是体现为对“利”的克制,这就形成了“以义制利”或“利以义制”的价值模式,苟子曾将这一模式概括为“重义轻利”,遂成了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倾向。本人曾认为王船山的“义利观”并未超越“重义轻利”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义与利的关系和取舍应是我们道德教育的一个中心内容。实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是我们追求的义利关系的最高境界。我们崇尚的模式应该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科学的、人性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1.
墨子义利观的特点是尚利与贵义。尚利贵义,以功利作为义的内容和本质,把义作为功利的道德形式和实现途径,实现义与利的统一。社会主久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求市场主体(“经济人”)必须以求“利”来谋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主体(“经济人”)必须遵从特定的道德原则“义”,以“义”作为实现“利”的手段,做到“兼相爱,交相利”,义利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义”的引导下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义和利的关系上形成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中国传统化来说,处理义利关系的一贯原则是“重义轻利”。孔子的义利观,总体上说是先义后利;孟子在义利观上,继承了孔子的主张,认为只有实行“仁义”,才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荀子综合了先秦各家的思想,继承了孔子,孟子的义利观,强调必须“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这样方可义利两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义利两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这种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避免了把义利对立起来,片面重义或重利的单一性;强调二必须有机结合,不可偏执一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在义利观上占统治地位的是重义轻利的思想。先秦儒家首开“义利之辨”之先河,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直到明末清初,颜元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义利双行”、“以义导利”的义利观。“义利之辨”的实质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今天我们反思古训的教益,以利于科学定位义利关系,把义和利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义利观以好义欲利、人之两有、以义为先、见利思义为基本内容,这一优秀传统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义利并举、以义促利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一致:义居首位,以义制利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劳动致富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5.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介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16.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义利之辩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义利关系及其内容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明确规定,要引导人们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是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内容和意义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如下思索:一、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在义利观上的基本思想是“重义轻利”。孔子就把“义”看作是人立身之本,主张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  相似文献   

17.
墨子的义利观“贵义”和“尚利”并举,义利合一,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其立论根据,并以“利人”、“利天下”为其核心原则。这种义利观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特别是对民众利益的追求,即使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并非一概反对。这就显示了他的义利观的矛盾之处。这种义利观为荀子所继承与改造、开拓。荀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利两有",打破孔子"义利两分"的成见,提出了"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的义利观还有"以义制利"和"均遍而不偏"。孔子的"义以为上",以义谋利和荀子的"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思想,在当今仍未失去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由利生义,明确公利与私利的界限;坚持义利统一,明确义与利的内在关联;坚持以义制利,义是利的底线。并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分析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激发受教育主体的诚信认知动机、构建主体的诚信行为方式和健全主体的诚信人格。  相似文献   

20.
薛季宣是永嘉事功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事功思想与程朱理学在理论侧重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若要捕捉这种显著区别下的内在本质,需要从“义利”关系着手。比较传统义利观与薛季宣的义利观可见,薛季宣的义利观在大体上表现为“以义为本”“利义之和”两个特点。其中,“以义为本”继承了传统义利观“义本利末”的价值观念;“利义之和”则强调了“利”的工具性作用,以及“义”的实践内涵。两者共同施力、互相影响,最终促成了薛季宣思想的“事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他的事功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