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对比手法、幽默讽刺的运用、独特的构思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充分挖掘该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马克·吐温的小魂忠实地再现了他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还用自己的笔和作品对美国社会的现实加以揭露和批判.其批判美国现实的内容极为广泛.鉴于此,该文对马克吐温对美国现实批判的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正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色彩较浓的名篇。文章在介绍现实主义的背景下从种族歧视、对自由追求的时代性以及作品展现的作者的人生经历这三个方面探讨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体现的现实主义,并对马克·吐温批判美国社会的原因做简单交代。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不仅描绘出了美国经济膨胀背景下的大时代,而且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揭露了美国社会经济内部的黑幕,作品以特殊的视角向人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马克·吐温在《镀金时代》中以幽默的笔触,通过独有的写作风格与技巧,成功塑造了不同人物的生动形象。文章主要探析《镀金时代》中不同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作为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凭借其作品幽默辛辣的风格享誉世界,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百万英镑>不仅延续马克·吐温一贯的幽默风格,笑点很多,随着阅读的深入爆笑连连,同时,马克·吐温在创作手法上大胆了采用了略带夸张的漫画艺术手法,勾勒出人物的种种丑态,使欢乐之情溢出纸面,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这部作品隐藏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优势,在弘扬人文精神以及培养健康向上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当代大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在素质方面提高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本文则通过英美文学的领军人物马克·吐温来说简要说一下英美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7.
刘红梅 《教师》2010,(6):120-121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的珍品。作品通过对美国内战前一个白人小孩和一个黑人奴隶的神奇冒险故事的描述,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和价值观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旨在从现实主义手法、人物刻画以及地方色彩三方面挖掘作品的成功之处,使读者对该作品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子与贫儿》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在揭露英国封建社会对劳动群众的残酷镇压的同时,也影射了19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的压迫。马克·吐温在小说中使用了各种手法,制造出了令人捧腹的幽默效果,并由此阐发出深刻的主题思想。笔者认为此作品中的幽默带有"黑色幽默"的因子,并试图以此为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聂杉杉 《家教世界》2013,(4):230-231
当提及马克·吐温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我们第一联想就是他幽默的写作风格,的确,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文坛巨子",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所写的小说中大多使用辛辣而又幽默的手法来讽刺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人民的疾苦,雅俗共赏的小说让读者在笑声中品味到人生的智慧。本文通过介绍马克·吐温的个人生活和创作经历来浅析他小说中的美国幽默。  相似文献   

11.
《竞选州长》,是一百年前活跃在世界文坛上的讽刺大师、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创作中期的作品。 马克·吐温,真名撒米尔·兰荷思·克利孟斯,生于1835年,是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地方法官的儿子。他在十二岁以后,由于丧父,家境日趋贫困,不得不到肯尼波尔城《信使》报印刷厂当童工。在排字过程中,得到了识字的机会。之后,他当过金矿工人、伐木工人、水手、领航员等,后来又长期从事记者工作。笔名:“马克·吐温”就来源  相似文献   

12.
到哪里去寻找伊甸园?──析马克·吐温《夏娃日记》中夏娃的形象特征曲艳娜马克·吐温是我们熟知的幽默和讽刺作家,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从里到外洋溢着喜剧色彩。鲁迅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世纪末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性作品《荒野的呼唤》以其独特的动物的视角,生动再现了对动物的动物眼中的人类社会,揭示美国社会中人的本性。笔者拟对作家在该作品中的人物与动物描写进行对比,通过揭示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本性之间的互动,挖掘该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以期对进一步理解该作品的主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和幽默讽刺作家。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它集中体现了马克·吐温幽默诙谐、口语化的写作风格。文章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 ,将张万里的译本和贾文浩、贾文渊的译本进行比较 ,以此来欣赏这部巨著的非凡之处。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是美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关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曾被人们称为"美国的狄更斯",被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被豪威尔斯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败坏哈德兰堡的人》是马克·吐温晚年的一部最重要的中篇小说,小说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富于戏剧性,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虚伪自私的心理。本文从写作背景、深刻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心理描写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具体探讨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与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小说创作中都广泛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于幽默诙谐的语言、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批判以及经典典型的塑造中,呈现出相似与相异的美学格调.鲁迅以启蒙者居高临下的角度,塑造了一系列精辟复制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形象,呈现出形而上的思辨色彩;马克·吐温则以一名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身份,把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社会现象、各个阶层的阴暗面网罗笔下,讽刺对象包罗万象,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7.
费霞 《教师博览》2007,(7):7-37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这只是阳面,马克·吐温的阴面是生意场上的一败再败。商海波诡云谲,令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杰  相似文献   

18.
方方的早期作品以写实为主,但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不同,故她与刘恒、刘震云、池莉等一起被称为"新写实"作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在对"新写实"的定位进行研究争论,争论最多的就是它与现实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关系.新写实做到了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写实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写实精神的继承.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之间尽管存在差异,然而在严格忠实反映现实生活这个基本点上,现实主义和自然自主义没有区别.自然主义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续与发展,就是现实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张琳  毕素珍 《英语辅导》2014,(1):194-197
托马斯·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兼具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小说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巧合与暗示所体现的生活悲剧性思想与宿命论探究作品中的自然主义;通过挖掘作品对残酷罪恶工业社会的控诉和对虚伪宗教与道德的揭露,探究其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0.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是美国文学中的短篇佳作。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整个美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马克·吐温原名塞莫尔·朗荷思·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即“两(口寻)”,水深两(口寻),即十二(口尺),船就可以通过。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当领航员时,经常听到测水员高喊“两(口寻)”这种声音,于是便用它作了笔名。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苏里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