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庄子的"存在式"信仰,阮籍与嵇康以特有的艺术家的眼光体悟到了在庄子身上不仅能取其愤世嫉俗的现实批判精神,若能进一步研究则可契悟其返归自然之道。阮籍与嵇康不仅继承了庄子的养生、论乐以及为文的抒情传统,而且开创了魏晋的艺术之道,最后借着玄音在诗歌中达到了冲和恬淡的境界。在儒家仁爱精神之中体验着道家无为而自然的逍遥之境。通过艺术之心,在心斋中把政治加以净化,因而使政治得以艺术化。他们所要求做的政治,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也只有通过想象而使其在艺术意境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南宋名士方岳在其诗词中流露出鲜明而独特的休闲哲学。从心路历程上,他反思事功型生活,认同休闲风格,实现了从官场到山林的转向,并直接抒发"惜闲"与"夸闲"的心态。从价值观上,他将休闲与他物进行了价值比较,并直接阐发了休闲本身的种种价值。从工夫论上,他从心志调节(包括顺性之道和复性之道)、境域取舍(包括远离官场之境和走向山水之境)、载体依傍(包括倡导饮酒、诵诗、写诗、读书、著书等)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实现高境界休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庄子的"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无为"的提出,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庄子"无为"的主要指向,是政治上的"无为"."无为"主要是遏制统治者私欲、权力的膨胀,是对现实政治中的有为异化的批判与超越."无为"还具有人的生活也要遵从自然之道的意义.庄子"无为"的理想是"与道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的文笔大多闲淡而雅致,“闲”与“雅”是其美文的两只“文眼”。他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大多以闲散之心体悟自然生命之妙趣,以雅致之文书写人世生活之美与真。其文字呈现出了汪曾祺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与创作态度,及其对文学美感教育功能的重视。在这样一个注重“轻阅读”和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阅读汪曾祺的美文,将使读者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愉悦与抚慰。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认为诗词的本质是境界,而境界的创造首先要创作主体能观物、观我,对物、我两个审美静观的对象做到洞然于心。境界的创造特别强调“真”,一是所写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要忠实自然的表达;这就要求创作主体要做“赤子”。在具体创作时,他提出“不隔”的标准,以之衡量语言、用典、借用境界等问题,反对不真切的借用语言、典故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深刻地吸收了道家思想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主要是对"无为"思想的继承,这与他对朋友的深刻同情、对家庭宗族命运的深度忧念及自身沉思寡静、敏感忧伤性格有关。在纳兰性德的词中,首先通过大自然主题的反复吟咏,表达心归无为的生命意识;其次在对日常琐事的描写中极力展现生命的天然真切,做到了以"无为"为常。纳兰性德词中展现出的生命"无为"意识,是他对传统优秀文化品质的承载,其已经凝结成为一种洁身自好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老子建立的以“道”为本位的学说,强调“自然无为”,然其旨归在于通达“无不为”之境界。老子这一思想在不自觉中暗合了审美的内在规律和精神品质。老子提倡之“无为”精神符合审美心胸的特点,而其终极目标“无不为”之境界则又暗合于审美体验的最高理想。因此从美学角度讲,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是与审美精神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庄子》内七篇是一个思想整体,旨在阐述救世思想。对现实灾难以及人为物役、心为物役的现象,庄子有深刻的体悟。他提出的独特的救世之方,是从精神修养入手,培养逍遥自适的心灵境界;以顺世存身为生存法则;以自然无为为治世理想。庄子救世之方的实质是精神自由,有消极的一面,但也不可忽视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先生把"境界"作为他评词的基准,并将这一美学基准运用到具体的评词实践,即《人间词话》,这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但是仔细斟酌,书中评论的词家并未涉及到女性,而女性词人曾在文坛上以自己的独特话语抒写过自己切身的爱恨情仇,其中也不乏有"境界"的作品。朱淑真丰富的生命历程形成爱与愁、美与恨交织的女性隐秘的心灵世界。她的诗词就叙写着真景物,真情感,以及情景交融的真"境界"。  相似文献   

10.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生于战乱时期,师从大文学家元好问。特殊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创作视野,也使其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作品以"尚真"为出发点,并坚持"以心为本"的创作原则。其词曲创作不仅对儒家音乐思想有所继承,并且能够突破礼乐束缚,做到"法天贵真"。在白朴的作品中,爱情和叹世抒怀是主要题材;同时,由于对道家老庄思想的吸收,其作品中多有超脱之感,这些创作都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他音乐思想的体现。可以说,白朴的音乐创作为元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