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应该积极利用“赏识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和教育。本文拟从个人对“赏识教育”的实践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理论出发,针对中学班主任利用“赏识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进行相关探讨,以期寻求点滴教学良策。  相似文献   

2.
夏良浩 《考试周刊》2011,(36):227-22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十几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赏识教育”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相似文献   

3.
“赏识”是一种艺术,体现出对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的赞扬和肯定,达到鼓励和鞭策的目的,强化学生的正面发展效应。“赏识”的鼓励及鞭策是学生精神的需要,是对学生感情投资的无价资本,这种资本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好方法。“赏识”艺术需要班主任具有真知灼见,有超人的洞察力,把握好运用的时机。“赏识”的过程是产生班级凝聚力、班级向心力和赋予进取心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用“赏识”艺术。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利用表扬与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肯定学生的优势,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并能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冯中允 《班主任》2007,(3):47-48
读了《班主任》2006年第10期《“盐”与“汤”的启迪》一文,很有感触,联想起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如果将惩罚教育与爱心教育、赏识教育截然分开,转化工作将很难奏效。一味惩罚,后进生要么“硬碰硬”,要么面服心不服;一味赏识,他们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休提改进。如果把惩罚的“盐”融入爱与赏识的“汤”里,效果将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  相似文献   

8.
一、抓住优生心理,采用赏识教育。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班主任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一、留心学生的生活,学会赏识学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这句话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朋友之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对小学班主任来说,要想有效、良好地管理班集体,促进全体学生快乐、全面成长,就应加大对赏识教育的关注和探究,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赏识教育。对此,本文从赏识教育要有艺术性、积极培养学生的自赏能力、邀请家长参与到赏识教育中、营造群体赏识的良好氛围、建立友好温馨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小学班主任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更是一盏在黑暗徘徊时遇到的明亮灯塔,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和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洪英 《文教资料》2007,(16):185-186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并普遍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不过,现实的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教师缺乏赏识能力、忽视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忽视学生差异、赏识不持之以恒等“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赏识”一词成为教育界的时髦用语,在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口中频频出现。一时间,“你真棒”、“Very good”等表扬用语出尽了风头。在这个众人欢呼“赏识”教育的时刻,我却要说:请给孩子一点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来和大家一起谈谈小学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可见,“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罗森塔尔效应”已证明了“赏识”的作用是无穷大的。学生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都要受到自己意识的支配。“赏识教育”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地位,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它紧紧抓住了情感因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美国心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教育改革越发迫切,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做好班级工作也成了班主任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班主任的角色,其实就是相当于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家之主,他们处理事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而赏识教育的加入为班主任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助力。因此本文就结合实际教学,深入分析班主任如何利用赏识教育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2004,(5)
“紫禁杯”班主任交流赏识教育经。验。办质量一流学校 育素质合格新人——北京市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等给予肯定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等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华英 《广西教育》2010,(21):72-73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管教方法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人性化的赏识教育适合运用于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运用赏识教育,要重视挖掘学生长处,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因生施赏,并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表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可惜它和“爱”一样。现在已经被某些人忽悠得乱了套了。什么“赏识”呀,什么“告诉孩子你真棒”呀.甚嚣尘上。于是我不得不提醒各位班主任:当心表扬(赏识与表扬意义相近.都有夸赞的意思)被品牌化、巫术化、简单化、形式化和表演化。  相似文献   

20.
娄兵 《班主任之友》2000,(11):10-11
“赏识成功”教育,能重塑学生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基于这一科学实验成果,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推行“赏识成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