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强调"精英治国",在其几十年的崛起过程中,构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分析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有助于给我国以"示范校建设"为代表的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围绕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特点,阐述了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开放办学等内容,并就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即: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发展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以社会职业分析为起点,兼顾学生的智能差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策略等进行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与“高级实用型”的特点。课程体系设计可采用职业群集分析法与以能力为中心的方法。提出职业技术课程综合化;职业技术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毕业设计与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社会评价的重要作用;招生考试内容要注重学生的作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建立“三师型”的师资队伍等9种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考察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高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高水平、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2、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和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应成为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构建和改革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新理念;主动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农村成人学习特点和远程教育规律构建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检查评估,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是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主要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移植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固定的指导与学习关系,充分利用导师的资源优势,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培养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众多高职院校相继探索实行导师制,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探索中,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付雪凌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强调的演进,是由以精英高等教育模式居统治地位的阶段发展为以大众高等教育模式居统治地位的阶段,在演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以美国、英国、台湾分别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规模变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变革的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规模增长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  相似文献   

9.
柳河  高波 《职业技术》2005,(7):76-76
新加坡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岛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就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这不愧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奇迹.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职业教育的成功分不开的.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初创、发展、改革与提高三个阶段.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是培养重能力、重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人才.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正规教育范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安高等专科教育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基层培养公安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公安高等专科教育的职业性特色;直接面向公安工作和岗位,主动、灵活地设置专业;以能力为中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