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我国电子形式的学位论文(简称ETD)资源大致分为三种形式:由多个成员单位参与的ETD文摘、全文资源共享检索平台或数据库,分散在高校和研究所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商业性学位论文数据库.由于这些数据库分属于不同的机构,资源共建共享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ETD数据库整合不够,重复建库;检索效率不高:学位论文法定呈缴单位无隶属关系.因而需加强网上学位论文资源的整合,开展国内学位论文服务联盟并与国外广泛合作,建立高校与商业机构的合作,建立国家学位论文中心服务平台,以此推动学位论文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馆"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献价值,重点介绍了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中学位论文的收集、加工、服务和版权问题处理等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俄罗斯学位论文和的提交方式,即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最后分析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特点及对我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中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宏大,学位论文社会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在分析目前国内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收录情况、社会公开情况和社会需求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国家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构想,进而对学位论文公开的法律政策支持、数据库建设方案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力促国内学位论文社会公开,以期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社会监督,发挥博硕士学位论文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Web2.0元素融入到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中,提出学位论文数据库2.0概念,对学位论文数据库2.0的内涵、系统特色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建设学位论文数据库2.0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设计。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学位论文(简称学位论文)是高校馆藏档案技术含量与利用率较高的档案.因此,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涉密论文除外),提供利用服务是档案馆一项重要的编研工作,浙江大学档案馆已将其列为本馆的重点工作之一.浙江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已被纳入由国家计委立项的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CALIS)自建数据库项目之一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服务现状基础上,以"中国人民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为例,阐明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存在的功能定位不准确、资源建设水平不高、利用服务功能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立足于我国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的实际问题,吸收国外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经验,尝试构建新型学位论文数据库增值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数据库资源建设、数据库服务功能拓展和数据库开放利用保障机制。学位论文数据库资源建设是基础,数据库服务功能的拓展是学位论文增值服务模式的核心,数据库开放利用保障机制为学位论文数据库论文增值服务的全过程提供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学位论文数据库信息服务与资源建设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学位论文数字资源保障体系是信息资源建设战略的需要,对促进学术成果交流与共享,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描述了国内外学位论文数据库服务的模式,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位论文数据库资源建设中论文收集、加工、服务及版权问题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网络型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网络型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了介绍 ,着重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和《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两个数据库从基本数据、记录字段、检索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期对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四大学位论文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万方数据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简称CDDBFT)、清华同方的<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简称CDMD)、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学位论文库>(简称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高校学位论文库>(简称CALIS)的数据来源、论文提供形式、检索方法、检索结果显示及处理方式、收费标准及服务方式的比较,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整合学位论文资源,由万方公司建设我国数量最多、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扩大收录范围,除了增补国内所有的学位论文外,兼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学位论文;设置打印、下载、保存权限以防止滥载、滥引,从而减少抄袭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和研究生求职需求、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考评和职称晋升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成果被广泛传播与利用的需求等方面分析学位论文再发表背后的客观原因,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处理此类稿件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了总结.认为学位论文析出稿件不应简单地被当作学术不端稿件处理,各期刊编辑同人应充分考虑此类投稿背后的客观原因,在不违反现有出版伦理的前提下,以内容的科学价值为标准来正确处理此类稿件的取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强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11,23(5):377-379
指出学位论文的传统利用方式不是正式出版,但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是正式的网络出版。分析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可能存在的侵犯期刊版权、学位授予机构版权和数据库提供商版权的情况。以我国相关学术规范和国外期刊处理惯例为基础,分析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涉及的学术不端问题及其例外,并给出了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1):17-20
充足、优质的稿源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根本,能够使学术期刊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期刊的作者是期刊稿件的提供者.期刊作者群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稿源数量和质量.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创刊以来在不断扩大作者群规模、提升作者群质量方面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编辑部通过优质的服务、缩短审稿周期、加大作者学术成果的传播力度等工作来提高作者的满意度,从而吸引作者来稿.此外,还介绍了利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大型网络数据库方便快捷地查找高学术影响力的潜在作者并对其进行邀稿的方法,以期有效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学术不端防范中科技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贤 《编辑学报》2015,27(2):119-121
阐述编辑主体意识在学术不端防范中的重要性,分析编辑主体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工作中要发挥主体意识:收稿前对作者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初审时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学术不端;对发表前的稿件再次把关;主动借助社会监督;对有学术不端行为者进行惩治.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在学位论文的收藏、管理与利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办法及措施,以期能推动其规范化、特色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09—2010年《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因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而退稿的84篇稿件,2011年10月利用全文数据库追踪其是否在其他期刊发表。结果显示:有34篇(40.50%)已公开发表,其中仅6篇有所修改,其余均原文发表,仍然存在学术不端;其中17篇(50.00%)在退稿7个月后发表,有7篇(20.59%)在3个月内发表。针对其可能原因,建议所有期刊联合起来,主动防范学术不端,重视稿件查重工作,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标准,提高编辑责任心及对学术不端的鉴别能力,依托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建立共享问题数据库,以及加强对作者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编辑思维定式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代一些学术期刊编辑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重整体、重综合、崇尚圣贤经典的价值取向,使办刊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误区,刊物平庸无奇,缺少个性与生机.认为期刊要发展、要同世界接轨,必须调整和革新编辑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周洁  钱钺  王昕 《编辑学报》2013,25(6):526-527
针对初审中对稿件学术质量的判断,基于科学研究的前后继承性,归纳了3种比对维度,即收稿记录比对、参考文献比对、网络资源比对,以研究间联系和关联为视角考察稿件学术创新程度,以期发挥科技编辑信息记录、整理、检索、逻辑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准确、高效地判断稿件的送审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稿件回复的时间定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陶范 《编辑学报》2001,13(6):326-327
学术期刊在稿件的回复时间上,存在着一些失落现象,这主要源于《著作权法》规定的缺陷和编辑重视不够。《著作权法》的规定应具有强制性,在稿件回复时间上适当延长,改30日为60日,同时,提高编辑服务意识,加强稿件处理制度建设,改革稿件定稿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学术期刊自律与防止学术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松 《编辑学报》2007,19(3):167-169
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稿在学术期刊界屡禁不止.学术期刊的特性要求其办刊人应加强自律,应高度重视审稿工作,并且在学术期刊行业实施防止学术腐败的准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不让学术腐败行为有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