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沿岸最早设立的海关是瑷珲海关,即现在黑河海关前身,1909年设立于瑷珲古城.黑河海关见证了20世纪初期中俄贸易的发展过程,通过中俄海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了解中俄贸易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俄经济贸易活动促进了该地区的移民活动、中俄文化交流,同时也加速了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才能通过正确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寻访我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轨迹。认为古代海关远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或认为中国海关是19世纪的“舶来品”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探寻我国海关萌芽,成形和发展的历史,不仅对深化古代经济史和海关史的研究,而且对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海关制度,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海关开始对常关权利进行侵压.由于触犯了旧有常关体制下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海关兼管常关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利益集团的不满和抵制.海关兼管常关一方面大大扩展了海关的权势并使海关与外债的联系更为密切;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对常关这一中国传统旧式征税机 构的改造,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赫德与中国海关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旧中国海关任职达45年之久的洋总税务司赫德如何评价,是我国经济史海关史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对中国海关发展的认识,而且也关系到借鉴历史经验,构筑我国新型的现代海关制度的大目标,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评价在中国近代推动洋务运动的赫德与中国海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海关虽为洋人所把持,但其仍为中国之行政机构。总税务司赫德在海关这个中国行政子系统里,实行高薪养廉制度、严格关员的选拔和考核、健全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制定约束关员廉洁的规章、严明惩戒制度和倡导海关精神,大力开展廉政建设,从而建立了相对高效廉洁的海关行政。赫德在中国近代海关里的廉政建设,为海关税收的不断增长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也为赫德地位的日益巩固提供了极大的政治资本。本文拟从廉政建设的视角,探究中国近代海关高效廉洁之奥秘,以期有裨于当今中国之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意义的邮政,萌发于1866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兼办的寄递外国文件,继于1878年试办送信官局(即海关书信馆,亦称寄信局),终则于1896年奉旨开办邮政官局,并于同年宣布有限加入万国邮会,始具近代邮政的雏形.国家邮政于1897年正式开办. 1911年邮政与海关分玄,并成立全国邮政总局。最终于1914年全面加 入万国邮会,从此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邮政。  相似文献   

7.
对在旧中国海关任职达45年之久的洋总税务司赫德如何评价,是我国经济史海关史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对中国海关发展的认识,而且也关系到借鉴历史经验、构筑我国新型的现代海关制度的大目标。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评价在中国近代推动洋务运动的赫德与中国海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静 《文教资料》2013,(30):70-71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邮政开始步入近代化历程。从1866年海关兼办邮递到1878年海关试办邮政,再到1896-ff-在海关邮政的基础上创办国家邮政局,近代邮政事业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垮台而结束。中国近代邮政的创办与发展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英国在华利益与中国海关的创立,晚清海关对政府的支持,赫德的个人能力与任职海关的业绩,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能够控制晚清海关达45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海关开始对常关权利进行侵夺。由于触犯了旧有常关体制下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海关兼管常关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利益集团的不满和抵制。海关兼管常关一方面大大扩展了海关的权势并使海关与外债的联系更为密切;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对常关这一中国传统旧式征税机构的改造,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关紧追权是海关当局为执行公务追逐反海关法规的船舶直至公海的权力。用法律界定我国海关权力在特定情况下在公海的延续性,对打击走私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至2021年,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中俄联合办学模式取得了长足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向成熟。文章以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将十年来中俄联合办学在“生物+俄语”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办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人员招聘的入职条件、招聘程序及评判标准等方面,将内地海关与香港及国外部分海关对人员的招聘进行比较.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内地海关招聘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七七事变前后,日本觊觎中国海关,首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海关,开始争夺华北海关的关税保管权和行政管理权。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亲英美政策,而英国试图把战争祸水引往苏联,对日步步妥协。日本渗透中国华北海关的阴谋步步得逞。华北海关被日本掌控,华北的政治、经济遭到很大损害,并加重了中国抗战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从上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的“领事报关制”开始,经“外籍税务监督制”而发展成近代中国“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势力不断渗入到中国的内政外交领域,对中国晚清和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设粤、闽、浙、江四海关,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以“海关”命名机构的开始。而据广东潮州民间文献《庵埠邓氏族谱》记载,顺治之时即有“粤东海关”及其分支“庵埠海关”。但考证相关文献,其所载“粤东海关”应为“广东市舶司”;而“庵埠海关”则应为潮州府海阳县税课局征收杂税关卡,粤海关设立后成为潮州海关总口。《庵埠邓氏族谱》的记载模糊了清初广东海外贸易政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前半期,随着俄国势力向我国黑龙江地区侵扰,中俄两国开始直接交往。中俄直接的交往是清初,在军事冲突的血与火中揭开了序幕。有关俄国哥萨克侵扰我国黑龙江地区和中国清政府抗击俄国入侵军事行动的历史,在清初官方文献及清代中国人的著述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海关的洋员录用制度(1854-1911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虎 《历史教学》2006,1(1):23-27
中国近代海关的高效廉洁,除了应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关员品质的纯洁、才能的卓越造成的.与传统海关相比,新关的洋员录用制度自成一体,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凡是新人入关,无论何人推荐,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择优录取.新关的"推荐--考试"制度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使海关录用了大量合格的关员,从而提高了海关行政的效率,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关法学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课程教学考核,以更好地培养海关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加强海关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殖体系,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扎实推进海关建设;营造和谐文化成为海关建设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和关员问的人际关系,实现和谐海关目标;弘扬中华文化则有利于扎实开展海关精神为主旋律的海关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