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在标枪教学中,以沿标枪纵轴用力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控制枪的能力,实现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和提高投掷成绩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标枪"沿纵轴用力"提法的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标枪训练专家均认为在标枪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沿纵轴用力”这一个必要条件;不论是在模仿训练还是实际训练中,这个观念从未改变。但是,笔结合多年的标枪训练经验,通过研究认为,在标枪训练中不能“沿纵轴用力”同时也不可能“沿纵轴用力”。  相似文献   

3.
标枪的流线型特点,以及动作形式决定着最后用力时投标枪纵轴用力是最为关键一环。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使学生明白,标枪运行路线的重要性,并掌握好沿标枪纵轴用力的技术动作,是提高投掷标枪技术和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研究俯卧式跳高直线助跑起跳技术时,发现运动员起跳离地一刹那,人体重心偏离起跳点垂线,形成一定的偏心角θ(图1),这种起跳用力的方式称为“偏心”用力。偏心用力虽然减弱了俯式起跳时的垂直分力,但却获得了俯式过杆所必须的沿人体纵轴旋转过杆的动力。因此一定的偏心用力对俯式跳高的顺利过杆是不可缺少的。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起跳技术,是否也像俯卧式一样必须偏心用力?能否  相似文献   

5.
纵轴用力是投掷标枪的关键所在,必须让学生明白,标枪运行路线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做到翻肩,抬肘,顺着标枪的纵轴用力。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标枪纵轴用力技术是整个标枪投掷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最后出手时的末节用力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优异成绩的取得,在此介绍几种提高标枪出手技术的实用训练方法: 1.原地插枪练习法(以右手为例,下同) 练习者身体直立,两腿左右站立约与肩宽,将标枪竖直高举,枪尖朝下。然后用力向下挥臂、甩腕、将标枪垂直插入地面。练习时的出手速度可由慢到快逐渐提高。 要求:练习者体会出手时的纵轴用力及甩腕鞭打时的动作感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研究俯卧式跳高直线助跑起跳技术时,发现运动员起跳离地一刹那,人体重心偏离起跳点垂线,形成一定的偏心角θ(图一),这种起跳用力的方式称为“偏心”用力。偏心用力虽然减弱了俯式起跳时的垂直分力,但却获得了俯式过杆所必须的沿人体纵轴旋转过杆的动力。因此一定的偏心用力对俯式跳高的顺利过杆  相似文献   

8.
丛林  朱静华 《中华武术》2008,(11):15-16
掷标枪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投掷项目。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必须具备全面、出众的身体素质,同时,从助跑到最后用力,应该快速连贯,使力量全部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下面就结合实践经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标枪成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推铅球技术演变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困难,笔者提出:采用新教学方法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预加速阶段人体和铅球的合速度是滑步教学阶段的重点;充分利用肌肉的生理特性和已获得的动量为最后用力创造条件并提高出手速度是转换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刘涛 《中华武术》2008,(12):16-16
背向式滑步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鉴于铅球技术复杂难掌握,如何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铅球技术,是田径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铅球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滑步与最后用力相结合的衔接技术进行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旨在寻求推铅球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对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广林  闵凡亭 《体育学刊》2004,11(5):122-124
在分析和研究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上,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要求的本质出发,对一些有争议的技术环节提出看法,将最后用力技术分为5个阶段:右蹬技术、左蹬技术、“满弓”动作、“鞭打”动作、出手动作。  相似文献   

12.
对铅球、标枪、铁饼在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大幅度摆动成绩与小幅度摆动成绩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投掷臂在最后用力阶段的正确姿势对投掷成绩有显著的影响:铁饼成绩提高最显著,其次是标枪、铅球。  相似文献   

13.
标枪技术实验教学按照“结构-定向”化教学原理,以构建学生完整的标枪技术心理结构为核心,将运动技术的掌握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动作的掌握有一种预先的心理指向,提高了教学过程的自觉性,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实验证明:运用“结构-定向”化教学理论组织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只注重动作外显模仿形式,而忽视心理活动过程的传统练习方法,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标枪技术实验教学按照"结构-定向"化教学原理,以构建学生完整的标枪技术心理结构为核心,将运动技术的掌握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动作的掌握有一种预先的心理指向,提高了教学过程的自觉性,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实验证明:运用"结构-定向"化教学理论组织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只注重动作外显模仿形式,而忽视心理活动过程的传统练习方法,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许多国家研制的训练大纲或训练模式中,都用助跑贡献率作为检验运动员标枪技术实效性的标准与方法。为了提高我院掷标枪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标枪技术,笔者对我院学生掷标枪技术的教学中进行了助跑贡献率的实验研究。结果为以助跑贡献率的大小作为体院标枪技术教学实效性和技评考核的衡量标准是客观准确的。教学的重点应以提高学生技术为主,而提高助跑贡献率,则是改进技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其完成效果直接影响到投掷的质量。加强对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教学训练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关于标枪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找出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进而归纳出能提高标枪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依据。标枪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速度力量为主。专项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去。  相似文献   

18.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速摄影机现场拍摄,并通过用影片运动分析系统进行解析对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交叉步”后加快左腿的前摆速度可以形成牢固的双支撑,对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并能缩短最后用力的时间。左侧支撑技术是保证最后用力时动量传递和“鞭打”技术有效完成的重要技术环节,并影响着出手高度。  相似文献   

19.
掷标枪技术中的软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掷标枪技术中的“软步”是在助跑过渡到发力时,为充分利用速度并获得一定的作功距离所必须执行的特定的技术形式。虽然软步技术是完整技术中的细小环节,但是,软步技术运用的是否合理却直接影响用力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从事标枪项目训练的经验,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对掷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根据投掷步技术在投掷步过程能否体现速度和节奏以及是否有利于最后用力来确定。建议教学中要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突出技术内涵的教学;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手段;加强专项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