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4~2008年科技统计数据为依据,总结我国科技创新主体特征,分析比较投入产出状况。从整体来看,创新主体中作为关键要素的科技人才在质和量上均有提升。科技创新主体中的R&D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在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方面,并未显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由地方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成的关联网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了湖州市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扩充,构建我国省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型,并采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2年的科技创新状况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在省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彰显,而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更为明显,科技公共服务的完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省域科技创新;我国东中西部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绩效表现出的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科技中介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区域创新主体的逻辑模型,分析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探讨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博弈关系,提出促进科技中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地区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三个主体系统,一是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系统,它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它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三是由各种科技推广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新技术扩散系统,它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三个支撑体系,一是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二是由政府机构行使主要职能、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三是包括科教投入、信息情报、技术市场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创新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从科技项目的性质、科技创新的成果、科技创新的主体及科技创新的评价,揭示了当前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外部和内部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高校科技创新与以人为本的辨证关系。以及制度建设滞后的代价;提出了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革命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等方面,通过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相关统计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吉林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创新主体对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专利许可作为技术运用的重要手段,其实施质量对技术向经济的转化至关重要。探究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专利许可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对专利许可的认识,引导创新主体、技术需求方、政策制定者、第三方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制定有效的专利许可政策。利用2018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的专利许可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专利许可差异及排他性许可策略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的许可行为及专利性质均存在差异,且对具有排他性特征的许可策略的选择受创新主体类型及专利技术领域等因素影响。为提高专利许可质量,应针对不同创新主体制定特定的专利许可策略,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雁 《内江科技》2012,(1):84+94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创新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十分必要,但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是因冬奥会这一特定事件而形成的创新组织机制,其多元主体参与、网络组织模式、科研攻关方式、应用创新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对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与奥运互动关系,从多系统融合、多主体协同、多组织嵌套、多机制联动四个维度探讨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及运行机理;基于系统视角构建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框架,并从纵横向政府互动关系和多元主体合作关系两个层面明晰网络结构;从理念引领、制度优势、组织模式创新、科研攻关范式创新、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总结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经验和成效,为健全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