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洁  李芳  汤萌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8):106-111
[目的/意义]图书馆界开展以契约文书为代表的民间历史文献的保存、整理、组织,各机构分别制定自建元数据方案,缺少统一规范与标准,在资源互操作与关联方面也较为薄弱。为此,设计易于使用与关联的契约文书描述元数据规范,为该类型资源的组织与互操作提供解决方案。[方法/过程]针对兼具文献与档案特征的资源特点,结合契约文书描述元数据功能及原则,复用已有元数据规范,设计契约文书描述元数据方案。[结果/结论]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应用实例,解析图书馆应用描述元数据开展契约文书组织的方法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期刊为对象,在介绍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期刊概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容、版本特征、出版地域及山东地方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对馆藏民国期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谢辉 《兰台世界》2016,(13):97-100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为德国乃至欧洲收藏汉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其重要藏品包括敦煌唐人写经、宋元刻本佛教经典、元明刻本佛教道教诗文集、稀见的中文天主教文献,以及曾经名家收藏的明清善本。与欧洲其他收藏汉籍的图书馆相比,该馆表现出收藏历史悠久、多宋元旧刻、多名家旧藏的特色,值得研究海外汉籍与西方汉学者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锦屏文书,原称"锦屏林业契约",是指明清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锦屏县为中心的侗、苗少数民族,在长期从事混合农林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与历史面貌的原始记录。2005年以前称"锦屏林业契约",其征集的范围仅以反映林业生产方面的契约文书为主要内容。"锦屏文书"是继"敦煌文  相似文献   

5.
锦屏文书,原称“锦屏林业契约”.是指明清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锦屏县为中心的侗、苗少数民族,在长期从事混合农林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与历史面貌的原始记录。2005年以前称“锦屏林业契约”,其征集的范围仅以反映林业生产方面的契约文书为主要内容。“锦屏文书”是继“敦煌文书”和“徽州文书”后,我国民间文书的又一大发现,是贵州和西南乃至世界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冯定雄 《档案学研究》2017,31(3):123-133
新发现的舟山展茅史氏家族土地买卖契约,为研究清代舟山地区的土地买卖及东部海岛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民间生活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这批契约文书集中反映了康、雍、乾三朝展茅的社会状况,每次买卖数量很小,属于典型的小农买卖,买卖反映出展茅农民生活困苦。契约中反映的土地价格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很难从中找出规律性信息,但它们却能明显体现出当时的宗族文化。契约文书种类繁多,与明清时期浙江以契约方式确定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及其转移的普遍盛行方式相吻合。契约文书反映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依赖是田地和农业,反映出舟山居民的农业生活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明清云南典卖契约文书的书式和语言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丰富古文书学的研究对象,也对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变化,以及区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所见明代云南典卖契约文书,无论是格式要件、画押形式,还是用语表达等,与当时通行全国的契约文书基本一致。清代以来,典卖契约文书的使用地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也开始大量使用。同时,随着不同地域文化互动交流的加深,使得云南典卖契约文书的书式和语言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由巴蜀书社出版的《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以下简称《契约文书》)是四川客家契约文书的集大成者。该作将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馆藏的293件契约文书整理、加工成集,内容包括买卖送讨契约、租赁借贷契约、分关继承契约以及其他契约,真实地展现了成都东山区客家经济、社会生活的原貌。在契约中,有不少地方提到了母、妻、媳、嫂、婶、婆、氏、女等身份的女性,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成都东山客家妇女在族群中的不凡地位。  相似文献   

9.
周小莉 《兰台世界》2017,(12):29-32
21世纪以来,我国古代契约文书的整理在地域影响、学科研究和多民族背景等的综合影响下日益呈现出区域性、学科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对古代契约文书搜集整理规模化、集中化更加促成了21世纪以来的契约文书研究成果的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正>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保存有501件清朝到民国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一份土地买卖契约,之后有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土地契约,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像这种数量众多且连续性与关联性强的土地契约,在成都市及周边区域档案馆都是极为罕见的。近日,细细研读馆藏的这些契约文书,发现这些契约文书内容丰富,可以窥见龙泉驿区乡土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契约文书生动地展现出北京地区独特的历史进程与地方性经验,是学者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中国古文书学"理论的提出,为北京契约文书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文章通过梳理北京契约文书的主要特点,结合古文书学基本原理与主要原则,提出一套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曾经为冯骥才的“档案行为”所感动,一个作家、一个文化人,深谙档案与文化的关系,以文字、照片、录像为载体,领军抢救即将消逝的天津地域文化、抢救家书等民间文化遗产。现在,又为档案人的“文化行为”所感动。贵州省黔南州和荔波县等档案部门多年来负重致远抢救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水族文字——“水书”;锦屏县几代档案人历经艰辛征集7000余件清朝、民国时代的“山林契约文书”,而这两个县每年业务经费仅万元,有的还不足万元,拳拳之心让人动容。把抢救“水书”和征集“山林契约文书”称之为“文化行为”,是有足够理由的。2006年5月,“水书”入…  相似文献   

13.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郑振满主编的《福建民间契约文书》于2022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福建各地现存的民间契约文书,时间跨度从明中叶到1949年,内容包括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本书的编纂体例主要依据“属地”和“归户”“归物”的原则,保留契约文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资料按照地区进行编排,每卷收录同一地区的契约文书,共分为11卷50册:第一卷为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契约文书;第二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南山、小洋村契约文书;第三卷为永泰县盖洋乡薱头村契约文书;第四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前湖村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14.
囊括了契约、官府文书、宗教文献等史料,既有插图,也有汉语和其他民族文字对照文书的《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献》目前已经开始拍摄、扫描,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5.
德国巴伐利亚州图书馆是德国三大图书馆之一,在世界图书馆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德国巴伐利亚州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藏书特色、所承担的多重任务以及所开展的服务等方面对它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民间文书是在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资料。地契、租约、借约、诉状等都是民间文书涵盖的范围。目前所见最早的契约文书是在出土汉简中发现的西汉契约及东汉的买墓券。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民间文书也相继有所发现,如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200余件契约原件,敦煌唐、北宋契约有127件。宋元时期的文书,数量不多,以泉州和徽州为主。存留至今数量最多的当属明清文书。  相似文献   

17.
契约文书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的真实记录,在地方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对各地出版发行的专著类契约文书的分布状况的汇总,发现各区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对契约文书的重视程度差距明显。结合不同地区的契约文书,发现其在地方史研究中主要发挥拓宽史料来源、丰富专题性和综合性地方史研究、打造特色地方史研究等价值,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心理契约的构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理契约是指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一种期望与承诺。心理契约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有必要将心理契约的概念引入图书馆管理理念中 ,构建图书馆的心理契约。包括 :协助馆员制定职业生涯计划 ;建立以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体制 ;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建设图书馆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李一珊  王青  孙颖 《档案》2013,(1):55-58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契约文书汇编成果显著,在主体、选材、体例等方面都有其编纂特点。档案馆应加强对契约文书的收集,采用多种汇编方式,完善编纂体例,促进契约文书的档案编研。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是人们熟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大家,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和明清文书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他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是全面深入研究明清土地契约文书形式和内容的开山之作,他的有关明清社会经济史特别是福建社会经济史的数十篇论文,是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力作。他在林则徐研究上的成就,也是声誉久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