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学习快速构思的“顺乎天理法”。二、课型结构:理论指导型双课时结构模式。三、作文题目:①我爱烟台②可爱的学校四、授课年级:初中二年级五、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讲方法,写作文教学过程:一、思维导向1.教师范读《快速作文的神奇魅力》例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为了表现左宗棠对收复、建设新疆的功绩,同时方便导入新课,我引用了"大将筹边尚未  相似文献   

4.
案例 这是年级组内的一堂研讨课,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第10课《沉香救母》(一),教师上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5.
<正>【教材分析】《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 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情绪入手,围绕着唱歌曲  相似文献   

7.
使用教材: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四册第三课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音阶歌》是仿儿歌编写的一首简单有趣的歌曲,句子短小,语言押韵,读起来,唱起来都琅琅上口。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音阶的相对音  相似文献   

8.
课型:歌唱课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歌曲《我们的田野》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曲的歌  相似文献   

9.
课型:歌唱课年级:三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恰利利恰利》及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材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开心里个来》)。教材分析:歌曲《恰利利恰利》共5句,前四句以"X XX XX XX X"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五乐句是以轮唱形式的合唱,第一声部先唱,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节奏的浓缩与模仿,好似回声的效果,表现了印尼农家人愉快耕种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教学分析 《小水钟》是大象版五年级《科学》教材《时间的脚步》单元第三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各种计时工具及摆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课。教材原定1课时,为了能更好地、深入地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我把本节课调整为2课时。第一课时,先介绍水钟发展的资料以及水钟的类型:受水型和泄水型。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析《小水钟》是大象版五年级《科学》教材《时间的脚步》单元第三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各种计时工具及摆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课。教材原定1课时,为了能更好地、深入地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我把本节课调整为2课时。第一课时,先介绍水钟发展的资料以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 鲁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  相似文献   

13.
<正>课型:歌唱课年级:高中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只要我有了音乐》(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歌唱》第四单元“芬芳馥郁的合唱艺术”第二节)学情分析:教学班级为自然班,学生的歌唱水平与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合唱的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演唱过程中两个声部的声音在音色、音量、音准统一上会有所失衡。但是,  相似文献   

14.
上了将近两个月的小学二年级的艺术课,我对于这门新课程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这一册教材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在《十二生肖》、《我爱我家》、《多姿多彩的天气》里,不但有许多美丽的故事,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宝贵的道理;《我爱雪莲花》更让我们体验到了崇高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四册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音乐小屋》这首歌,让学生学会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2.能准确地拍节奏,并通过音乐游戏《碰碰球》感受音乐的音高。教具准备:钢琴、头饰、多媒体、邀请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健康歌》,学生带头饰扮演小动物从梦中醒来,起床、听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律动。二、复习旧课师:小动物们,上次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带来了一首什么歌啊?生:《蜗牛与黄鹂鸟》师:对了,这首歌太好听了,我还想听听这首歌,你们能不能有感情地表演一遍?(全班表…  相似文献   

16.
活动说明本设计为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八课《中秋与重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  相似文献   

17.
正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以编创为主的综合课教材内容:人音版《音乐》第三册第五课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材分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蹈》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XX X节奏贯穿全曲。  相似文献   

18.
授课内容:《小乌鸦爱妈妈》 年级: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激发学生歌唱积极性的同时,催生他们爱妈妈的情感,凸现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马燕霞 《甘肃教育》2011,(23):87-87
“磨课”是我所在的教研组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恩、改进、总结,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集体教研形式。以下是本人讲授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nimalWorld一课时的磨课过程。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们县教研室开展了"送课下乡"的活动。我有幸听到了一节精彩的《数字的用处》(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72页第1课时)课。课中的一个片断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听课教师。【片断实录】教学环节:学生自主设计学号,感受编码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