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所谓“崭新形象”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上给人们的感受。这是一个新概念,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党的历史深入学习领悟,珍惜、维护并发展我们党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崭新形象。马克思主义形象问题发生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类型。用毛泽东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好形象,可以称为“香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即正确的、科学的、能够得到实践验证的、能够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与“死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苏联模式以及我们党的历史上的真假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和价值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使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自觉和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铸魂、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基,是党在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要在实现“两个结合”过程中深刻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等“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守正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理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经验。守正创新在坚持中守正,在发展中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动摇,致力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我们要因应时代变局,解决时代问题,冷静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为回答当今世界之问找到了正确答案,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壮大探索出一条新路,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出了示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进步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式现代化”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伟大真理性力量,可以从两个基本维度加以理解和把握。一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维度来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二是从立场观点方法的维度看,“六个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精髓,是我们正确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上述两个维度的有机统一,能够使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奠定了实践基础。“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7.
《实践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有着其深刻的时代价值,前贤今人不乏论述。《实践论》作为理论经典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为习近平实践观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习近平实践观不仅从实践原则、实践视野、实践立场、实践主题四个内核出发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而且为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经典理论注入了新时代的崭新内容,使它在新时代焕发着惟民、务实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五个必由之路”具有丰富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一个互为支撑、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融会升华,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之路。“五个必由之路”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内蕴深厚的历史逻辑、深邃的理论逻辑和深刻的现实逻辑。新时代坚持走好“五个必由之路”,必须科学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战略意义,系统优化“五个必由之路”的治理体系,协调推进“五个必由之路”的实践举措,积极彰显“五个必由之路”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过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党;是因为党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一切优秀品质,又获得了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得到极大发展,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扎根在中国大地,转化成了物质力量。党今后要能继续成功,归根到底要靠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主动精神是主动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由其社会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主动推动历史向着共产主义社会大目标前进的精神,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精神的统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探究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建设好我们的党,首先要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活家。第一,要大力加强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广大中青年领导干部要通过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系统学习,通过党性党风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辈子始终不渝。……第二,要大力拓宽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我们党在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表述被首次提出。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需要明晰3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思考中明确“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呈现形式,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深刻回应时代之问的理论创新方向;二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中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是在“为什么行”的思考中明确“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奥秘,是永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总结党70年的经验,使之理性化,是我党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相结合”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对各种学说进行比较之后才作出的选择。从历史上看,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之时,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是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是对未来世界和中国发展的高度前瞻,其内涵蕴藏内在辩证逻辑。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时期,可以从“前与后”的“百年”时间范畴、“外与内”的世界历史演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义与利”的中国担当以及“危与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四个辩证维度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这位历史巨人逝世110周年之际,他所创立的学说在当代中国,正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式出现。这一事实有着双重的含义:首先,它表明马克思的理论总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内在的活力,它不但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和灵魂。其次,它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表现在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实践运动当中,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既继承前人又结合新的实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创造性实践的同时提出许多新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的理论形式。为此,我们必须深入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创新的内在根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开拓和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原则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与实践发展、把握历史主动的智慧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守正”,体现在了诸多方面,从大历史出发牢固坚守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在守正基础上坚持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深刻诠释与典型示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典型示范,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深远变革。守正创新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鲜明品格,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根深叶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独立自主”提炼为党的百年奋斗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我们需要从三个维度全面把握其丰富内蕴:从道路维度而言,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依据国情来选择正确道路,坚定道路自信;从理论维度而言,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把握好矛盾问题精髓学说和内因外因辩证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价值维度而言,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强调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发展基点放在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上,从而切实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是根本,理论是指导,价值是取向。走好道路、创新理论、实现价值,都需要运用好“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承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百年来,党在实践过程中锻造出三个鲜明特质,即深刻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清醒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自觉,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政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坚持理论自觉,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党的历史上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即是这三大自觉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8.
秦宣 《教学与研究》2021,(12):11-15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百年来,"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不仅总结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而且也总结了我们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决议》的精神实质,必须结合党的百年不懈奋斗史,全面了解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了党对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深刻思考。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民力,汇民智,得民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体系的出现 ,从根本上说都是时代的产物。 2 0 0 3年 7月 1日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和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深刻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