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现代矿物锑含量测定当中,比色法的应用十分常见,该方法主要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最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段使样品在光谱上显色,随后选择显色色泽最接近标准色泽的样品为最佳样品,在锑含量测定方面,即说明该样品的锑含量最高。这种方法的应用经过多年研发,现已具备了应用简单、结果直观的性能表现,在实际测定当中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浓度的实验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吸收波长和显色剂用量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检出限等有关指标进行了探讨。以及对该方法适用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酿酒酵母产孢条件及核倍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优化得出了耐热酿酒酵母HU-TY-1及其亲株LK的最佳产孢条件。利用随机孢子分析获得了HU-TY-1的单倍体Hs系列和LK的单倍体Ls系列,并对它们进行了发酵效率的测定,发现Hs系列在40℃条件下发酵效率好于Ls系列,体现了耐高温特性。此外对由HU-TY-1及其单倍体Hs125自身融全构建的二倍体与四倍体菌株进行发酵效率的分析显示,随着核倍性的增加,菌株的耐热性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150株三元能量处理妥布拉霉素(TOB)正突变株的筛选研究,通过初筛获得25株TBO突变株,从中分离出15株高产菌,进一步复筛双从中挑选出5株产量更高的产高菌株。通过最佳培养基配方的发酵试验,确定联抗性能最佳的菌株为QB-130-S1。实验表明:三元能量用于TOB菌诱变,不仅提高了产抗水平,而且菌株生长时间缩短,经4次传代,高产菌株的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使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含量,调整显色前后稀释的顺序,探讨显色后稀释样品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硫化物作为海洋水质监测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其对海洋生物和人体具有很高的毒性,因此研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与易操作性的检测方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水质硫化物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对比,包括光谱法、色谱法与电化学方法等,并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硫化物测定中的应用。本法拟利用硫化物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和铁(III)进行亚甲蓝显色反应,生成物质在660 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其转化成的电信号与硫化物浓度有线性正相关的关系。通过测定条件的优化,使反应在最佳显色条件下建立硫化物流动分析方法。样品测定频率为60样/h,其中硫化物浓度在0~4.0 mg·L~(-1)范围内与比色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1958x-3.3638,相关系数r为1.0000。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标准值的偏差小于2%,实际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该法的检出限是0.2μg·L~(-1),可满足近岸海域环境水质硫化物的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0%~11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反射仪—K+试纸法(K+ts-fl)、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烟株叶脉汁液中的K+含量的三种方法,确定反射仪—K+试纸法测定烟株钾含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测定范围;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应用反射仪—K+试纸法对烟株叶片不同部位含K+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最佳测定时期及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反射仪—K+试纸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应用反射仪—K+试纸法进行烟株钾素快速诊断可行,且具有时间短,简单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反射仪测定K+的稳定线性范围是0.30g/L~0.9g/L;在不同时期对烟株不同部位测定研究表明,最佳诊断部位为烟株第二平展叶叶脉基部2cm段。  相似文献   

8.
对于土壤中氰化物与总氰化物可依据HJ 745-2015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该方法使用氯胺T以及异烟酸-比唑啉酮显色剂,受p H影响较大。研究了在测定过程中使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溶液显色性能的影响,并确认氢氧化钠最佳浓度范围为0.8g/L~1.0g/L。使用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替代标准中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于实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氰化物与总氰化物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40%和3.80%,加标回收率在90.7~106%和94.0~101%之间。  相似文献   

9.
以酮类为衍生剂气相色谱法测定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酮类为衍生剂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痕量碘,探讨四种酮与碘的衍生反应条件,并对生成的碘代酮作了质谱鉴定。对碘代酮在不同类型的填充柱上的气相色谱行为以及最佳参数进行了试验。碘代酮对电子捕获检测器响应值大小的次序为:碘代戊酮>碘代丁酮>碘代甲基异丁酮>碘代丙酮。碘代戊酮的响应值比碘代丙酮高十倍,用此法可测定天然水中10-8克数量级的碘。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样品采用碳酸钠一氧化锌混合试剂半熔,氯胺T-四碱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碘。对碳酸钠一氧化锌混合试剂,样品的分解温度及时问,乙酸、四碱的加入时间,氯胺T的加入量,显色时间、酸度、温度等实验条件对碘测定的影响进行讨论并给出解决办法。在选定条件下,方法选择性好,操作手续简便;检出限为0.15μg/g。经过近2万件样品、几百件国家标样检验,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盐NH4Cl中证实简单方便的制得了多元取代呋喃化合物2,5-二甲基-3-甲酸乙酯呋喃(1b)和2,5-二甲基-3,4-二甲酸呋喃(1c).  相似文献   

12.
倒置A~2/O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倒置A2/O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流程与方法,研究了倒置A2/O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对倒置A2/O工艺的处理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很好的满足了城市污水综合排放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MTO级甲醇中的氨氮含量,通过预处理将甲醇中的氨氮全部转化为NH4+并进行水浴蒸发富集,然后用离子色谱法进行色谱分离,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用外标法进行定量。通过实验确定了MTO级甲醇的预处理方法及最佳测试条件。本方法的准确度及重复性均符合QA/QC的质量控制要求,且具有简单、快速、检测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徐颖利 《大众科技》2014,(11):66-68
结合承德太平庄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实际,研究了orbal氧化沟运行中污泥浓度如何控制。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污泥浓度的控制要综合考虑有机物有稳定的去除率、脱氮除磷效果、低温运行时污泥活性、能耗以及整个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等各因素。最终确定太平庄污水处理厂污泥浓度,夏季保持在4000mg/L左右,冬季45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15.
吴斌  徐昳荃  杨倩 《中国科技纵横》2010,(8):259-259,247
通过实验室与在线的实验数据比对,说明MicromacC型NH3-N水质连续自动在线监测仪能连续自动监测水体中的NH3-N指标,可以准确的在线自动监测环境中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16.
以热重分析(TGA)、电阻测量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CO_2与NH_3对YBa_2Cu_3O_(7-x)超导体结构稳定性及超导,电性的影响。当温度低于373K时,CO_2对YBa_2Cu_3O(7-x)的结构和超导电性无影响;当温度为523K时,CO_2使YBa_2Cu_3O_(7-x)的Tc下降;温度高于703K时,CO_2将很快破坏YBa_2Cu_3O_(7-x)的结构,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在CO_2中存在的O_2与N_2对YBa_2Cu_3O(7-x)与CO_2的反应及反应产物的影响有较大差异。NH_3对YBa_2Cu_3O(7-x)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对丘陵山区连续4年覆膜旱作、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条件下稻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动态变化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旱作稻田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高于常规水作。土壤NO^- 3-N占无机氮的81.16%~90.46%,是土壤铵态氮的4.32-9.49倍。因此,丘陵山区覆膜旱作稻田土壤矿质氮主要以硝态氮为主。  相似文献   

18.
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向导,法治建设是在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法治实践,二者呈互动之态。法治理念的发展需要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以提供思想原料,而法治建设只有在选择对法治建设历史经验客观总结、理性追求和逻辑升华而形成的法治理念时才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法治建设进程与法治理念之间的关系实例参照。  相似文献   

19.
论类比三要素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益祥 《科学学研究》2004,22(5):460-463
汤建民提出了类比的三要素,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并对类比源和类比知识单元的选择作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则在汤的研究基础上深入一步,并对选择类比泉的类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把数学知识作为类比源的类比。在笔者看来,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的选择事关所类比对象的认识,决定类比成果的大小和意义。因此,研究如何选择类比三要素关系到类比的成功与否,其意义绝不亚于三个概念本身的提出。  相似文献   

20.
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汤建民 《科学学研究》2003,21(5):467-469
对于类比方法的研究,以前大多是从心理学或思维学的角度去进行,显得较为基础。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类比三要素“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的概念,研究了类比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知识迁移现象:知识抽象化和知识具体化,构建了类比方法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