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课文教学目标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对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课文教学目标叙写往往出现泛化和窄化两种误区,严重影响了课文教学目标指导与统率功能的发挥。避免课文教学目标叙写的泛化与窄化,对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主要渠道。当前的小学语文低段语言训练主要存在目标偏高、手段虚假、没有价值等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对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入大量长课文、难课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独持价值,对师生的教与学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层面做出探索,通过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以激发学习兴趣,强调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感知感受,明确目标要想明确学生在课文中学到什么, 怎么去学,教师应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感知感受,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妥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去感知感受。为此,我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二读课文,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三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四读课文,想想我有什么感受?五读课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情智切入点,教与学的方法……例子是说理的依据,认知目标不是例子,而是作者意图阐述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认知目标:认识事物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阅读,领会到作者通过因果、连锁、相承、总分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说…  相似文献   

5.
高建琴 《陕西教育》2008,(10):66-66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字,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展其他的语文教学活动,但字词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绕着语文的教学活动,以往传统教学中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记,让学生不堪重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因此在识字教学方面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7.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符合课文目标要求的CAI课件,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就在此情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不仅可以引情人景,还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过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文教学过程模式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语文教学过程,包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一个单元(含数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模式。语文教学过程模式是设计、组织、调控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整套语文教学方法体系。它是介于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袁昌仁 《云南教育》2005,(16):33-33
《鲁本的秘密》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1.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结合自己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教育;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后,可紧扣“心动”、“筹钱”、“送礼”三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达成上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标教学是以美国布鲁姆“掌握学习”及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建立的.它是以教学目标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又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要实现的目的。教师须依教学目标来规定学生的学习目的,而学生须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以防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我们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点。目标教学作为一种可供各科教师借鉴的教学方法,在各科教学的实践中,既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各自的不同特点。那么我们使用九义英语教材时,如何进行目标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董红林 《课外阅读》2011,(11):318-318
以课文为范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我在教学中,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写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新教材要求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优化 ,跟上时代的步伐 ,体现新教材的思想理念 ,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以指导学生自己会读书为终极目标 ,进行全面训练。一、初读课文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1.让学生听读课文 (教师范读 )、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初步理解题目的含义如学习《向沙漠进军》一课 ,从题目入手 ,抓住“进军”二字 ,可以初步了解课文是围绕这二字写“为什么、怎么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 ,这样使学生很快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2 .让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了…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郾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  相似文献   

17.
刘晓红 《考试周刊》2012,(50):41-42
现在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而且考试的成绩常常很不理想,尤其是进入了高三以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因而语文常常是很多学生第一个选择放弃的科目,语文科目的前途堪忧。其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无效,学生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收到他们认为应有的"效益",久而久之,学生干脆不学了。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显著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发展。那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材、教参的相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姜良存 《现代语文》2005,(2):102-103
教学目标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与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奋力达到的日的,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参照物。语文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它关系着语文教学活动的全局。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解读教材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必备功课,只有在充分了解教材的教学主旨、要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语文教学工作的落实效果。所以,一方面需要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带领学生品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逐渐地形成语文思考、品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韦权 《考试周刊》2013,(73):34-35
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以教材为媒体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以完善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