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学校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左右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被看作是整体的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的,双方在认知上进行沟通的同时,情感、人格等方面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师生从首次接触逐步发展到形成相对稳定的交往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除了教师的态度外。就是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即师生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等心理成分。教师了解和认识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并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注意利用这些心理状态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将极大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左右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被看作是整体的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的,双方在认知上进行沟通的同时,情感、人格等方面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师生从首次接触逐步发展到形成相对稳定的交往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除了教师的态度外,就是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即师生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等心理成分。教师了解和认识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并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注意利用这些…  相似文献   

3.
张大冬 《江苏教育》2006,(1B):27-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交往.数学课堂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纵观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存在着真正交往与虚假交往,互动式交往与应答式交往这两对不同的形式。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交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师生交往就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的交往和接触,从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这里的相互影响包括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了解。 课堂上的师生交往首先表现为师生双方的相互沟通,即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要接受知识和接受做人的基本道理。其次表现为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即老师有系统地经常地实现旨在引起学生相应反映的行动,并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调整老师自身的交往手段,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课堂上师生交往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5.
张应朝 《教师》2010,(21):85-85
新课程强调,数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双边活动过程。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教学不再是学生个人的单边活动。显然,教学的成功也不仅仅由学生决定,而是一个需要师生双方共同互动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态度、教学思想和教学语言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下面,笔者就教学语言方面,结合多年的教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互动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因为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者,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一个问题低头不语或无动于衷,这种现象我们素称“卡壳”。这的确让许多教师都头痛。在这种课堂上,怎样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呢?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左右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被看作是整体的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的,双方在认知上进行沟通的同时,情感、人格等方面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师生从首次接触逐步发展到形成相对稳定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更注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的行为都不限于智力活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也参与教学活动,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教育教学中决定其系统生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师生关系的建立应是内在生成而不是外在强加的,即应在师生的真正交往中实现。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存在着交往数量少、质量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课堂缺乏生命力等问题。在交往过程中注重公平、对话和理解,重视交往在建构师生关系中的作用,是建构新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让师生在真正交往中建构一种和谐的师爱生敬关系,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证意义的教学。因而,教学过程的这种交往属性决定了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是否顺畅活跃、愉快,决定着这节课的效。果好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讲究师生交往互动的方法和艺术。语文课上的师生交往互动艺术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从而缩小或消除师生对教学目标认识差异的目的,从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老师一方来说.  相似文献   

13.
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的活动及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相互沟通,进行教育或接受教育。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育的双边关系,不仅能够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影响师生交往的中介因素,印象管理对师生双方的发展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师生交往不同阶段的印象管理,对建构积极、适宜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为了共同的目的——实现教育目标——彼此接触而产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了师生双方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课堂交往影响着各学科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少年儿童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交往”与“合作”。《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交往意义的互教互学。那么,什么是教育交往芽课堂教学怎样开展教育交往呢芽一、对教育交往的认识1.教育交往的前提是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认为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发生教学。这应该说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数学课堂存在着师生交往和学生交往,交往的双方都…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交往观,是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能动作用),二者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思想观点、情感和需要的平等交流,以及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体育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主体性双向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交往由于双方处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不同的独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等活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决定着教与学的质量和学校的面貌。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教学活动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作用的过程中展开的。而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来实现的。所以,体育教学中的交往与互动是师生间利用一定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将体育教学内容、师生双方的情感、意见等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互动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  相似文献   

19.
教育活动使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中 ,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因此 ,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没有交往 ,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 ,教育活动便不能产生。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智力的发展过程 ,而且还是情感的沟通过程 ,心灵的碰撞过程。由此看来 ,师生交往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具体表现方式。师生交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同 ,人们对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言:“教学的根本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对话,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是师生之间一系列互动的外化,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狭义的“你说我听”式的语言交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耍致力于营造对话的氖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