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一家商场开展优惠酬宾活动:凡购物满100元(不足 100元不计),回赠35元现金。现有260元钱,最多能买到多少元物品?  相似文献   

2.
第六册 第二单元: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 1.两位数除多位数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准备题: 1.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 )<201 60×( )<430 20×( )<139 30×( )<170 2.口算下面各题: 30×5 50×8 60×9 20×7 70×3 80×6 40×4 90×2 3.计算下面各题: 124+2 204+3 5060+5 引读题: 1.阅读第13页例1,想一想;这道题是表示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算?可以编成几队?被除数80和除  相似文献   

3.
有些应用题,给出了一个未知数经过若干次运算变化后得出的结果,要求这个未知数。解这类题应从最后得出的结果出发,按照原题计算顺序的相反顺序进行逆运算,这种解题方法叫还原法。例1一个数除以2,减去15,乘以4,再加上10,得150。求这个数。分析与解:用还原法解答,采用上述方法,加上10得150,就是150-10=140;乘以4得140,就是140÷4=35;减去15得35,就是35+15=50;除以2得50,就是50×2=100。列综合算式就是眼(150-10)÷4+15演×2=100,这个数就是100。例2有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多0.8米,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少0.4米,最后剩下2米。这条绳子原来长…  相似文献   

4.
一、直接说出得数4×7=!"18÷9=#$%&300-200=8000-2000=’()64÷8=*+,-./08×6=150-70=123451000-600=56÷7=7×9=67400+400=895000+3000=45÷5=:;35÷5=<=500+30=28÷4×6=二、摆竖式算下面各题780-290480+370310-190550+150630-170820-280三、在○里填上“>、<或=”3600-1000○3000320-130○320+1308000-6000○1000+10007×9○8×776-30○7624克○3000克四、认真读题并填空1.5005这个数中,从右边数第一个5表示(),第二个5表示()。2.一个鸡蛋约重50(),小明身高约是130(),体重约是20()。3.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锐角比钝角()。4.十位上…  相似文献   

5.
使用课本:四省市小学《教学》第四册。数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2.学会解答加除、减除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600-400÷4 12×(58-50)(600-400)÷4 (12+70)×470+30×2 810÷(29-20)(70+30)×2 5×8×7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复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步骤: 一、单项训练。 1.口算。 25×4 26+20 100-24 50÷2 78-8 75÷75 1000÷8 0×38 73+27 54÷1 84÷42 151-151 12×30 34×5 19+28 这里注意强调:同数相除、同数相减等特殊情况下的计算。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4×12×25 226-138-62 1500÷50071+36+64 57×0×223 164×34÷3449×11-49 54×7+3×54 12×25 3.根据题意,在横线上列出综合算式。(注意中、小括号的用法) ①(?) ②18-4=14 14×5=70 80+70=150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题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综合练习》公开课上,任课教师临下课前出示了一道式题:400+200-100×32÷160,要求学生标出运算顺序.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得出两种结果。  相似文献   

8.
有理数竞赛题题型丰富,技巧性强,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发智力极为有利.现选择近年来广州市“五羊杯”初中数学竞赛中的有理数赛题,介绍这些试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供读者参考.一、求值计算题例1计算:199+298+397+…+991+1090+1189+…+9802+9901=摇摇摇摇.(2001年)分析这里有99个数相加,考察每个数的特点,应适当变形之后再结合相加.原式=(200-1)+(300-2)+(400-3)+…(1000-9)+(1100-10)+…+(9900-98)+(10000-99)=(200+300+400+…+10000)-(1+2+3+…99)=(200+10000)×992-(1+99)×992=5100×99-50×99=(5100-50)×99=499950.例2计算:2÷3÷7+…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34页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我认为这种规定太死板,因为教材中有些四则混合运算题,加减法与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如练习十四第2题中的“35+50-12×5”和第6题中的“5000+719-583×4”,复习第4题中的“400-68-83×4”,总复习第13题中的“973-896+736÷4”等题,如果按教材中规定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做,要三步才能完成;如果加减法  相似文献   

10.
通用六年制数学课本二册67面的一道习题是:“看一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①5+5+5;②2+2+2+2+1;③3+3+3+2;④4+4+4。”题目的正确解答是”①题改写为5×3;②、③两题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④题改写为4×3。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有这么一道题目:家友服装店秋季服装大展销,运动衫标价每件28元。如果买2件收55元,买3件收80元,买5件收130元。学校买26件付了多少元?由于前一天已布置让学生去思考,所以当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时,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26÷5=5(份)……1(件),130×5+28=678(元)2.130×4+80×2=680(元)3.130×3+80×3+55=685(元)4.26×28=728(元)学生通过比较后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法最好,因为这种方法最便宜。正想转入下一题的研究时,我忽然看到平时发言不积极却很会动脑子的郦睿文还举着手,我请他上台把他的解法写在黑板上:26×28-[…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式题》第二课时(见部编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66页)一、复习老师要求学生说出2×6÷4与35÷7×8这两道式题的计算过程。二、新授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揭示课题)。请小朋友看这一题(板书72÷8+3),这道连除式题该怎样计算呢?大家看书上第66页的例2,看过以后请你说出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总复习之时,我出了这祥一道题。计算:45×23+55×23这道题是五册课本中学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出,并且说出算理。  相似文献   

14.
今天,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有趣的题:参观海洋馆,成人票每张10元,儿童票每张5元,团体票(满10人)每张7元。请问:①5位家长带着5位儿童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②1个老师带着9个小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③6位老师带着44位小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我看完这道题,嘴里说着:“好简单呀!”我想:第①题中“5位家长带着5位儿童”不就正好是10人吗?肯定买团体票比较合算,计算了一下(7×10=70元),是用70元钱;那么假如分别买团体票和儿童票需要多少钱呢?(10×5+5×5=75元),果然买团体票合算!耶!带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练习六第7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85×27=185×□+185×□。有些学生是这样做的:185×27=185×3+185×9。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乘法分配律没有真正理解:二是受125×88=(125×8)×11影响,形成负  相似文献   

16.
第十四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第一试第25题:题目已知1260a2+a-6是正整数,则正整数a可取.分析1由1260=22×32×5×7知,1260的因数个数为3×3×2×2=36.a2+a-6=(a+3)(a-2),a+3比a-2大5.设a-2=r,则a+3=r+5.这样r和(r+5)都是1260的约数.∵1225<1260<1296,∴35<1260<36.由此知0相似文献   

17.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教学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能抓住事物内在规律和实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例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先练习可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题,再出示一组不能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变式题:(1)0.25×99+0.25(2)35×64+0.6×37-53(3)33×9+99×7(4)247×113+737÷43(5)45.6×98+(45-53)×456这五道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运用简便算法,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便能发现这些题通过变形后均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这样训练,既能深化所学知识,又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选自《…  相似文献   

18.
听爷爷说过:“大数学家高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上小学的时候,计算过这样一道题:1+2+3+4+……+99+100的和是几?他想了想就很快说出了答案是5050。原来他总结出一个求和公式:总和=(首项+尾项)×项数÷2。我也用这一方法解了不少数学题。今天我又计算一道数列题,题目是这样的:(2+4+6+……+2004)-(1+3+5+……+2003)=?按照高斯的解法,原题=(2+2004)×(2004÷2)÷2-(1+2003)×(2004÷2)÷2=2006×1002÷2-2004×1002÷2=1005006-1004004=1002。这样计算数目太大,非常麻烦。我又仔细观察这道题,终于发现:前面括号里的各项比后面括号的各项相应多…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综合习题选》(周玉政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第341页有一道数学趣题。“证明:2222~(5555)+5555~(2222)能被7整除。”书中给出了一种证法的提示:所给的数有2222~5+5555~2的因子,而2222~5=(317×7+3)~5,5555~2=(793×7+4)~2,3~5+4~2=37×7,所以,2222~(5555)+5555~(2222)能被7整除。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全国初二数学竞赛中有一道题可用7进制解答,下面分析解答的过程:问题把一长方形的纸任意剪成7片,再从所得的纸片中任意取出几片,把每片仍剪成7片.按这一要求继续剪下去,试问,能否将长方形纸剪出2005片来?能否剪出2008片来?如能请说明理由,如不能请说明原因.解2005(10)=5563(7),即2005(10)=5×73+5×72+6×7+3.具体剪法如图1:图1图2把1~5片这5片每片都剪成73片,然后把第6片剪成7小片,前5小片每片剪成72片.余下A,B两片,如图2.再把第7片剪成7片,前6片每片剪成7片.余下一片C,因此共余下A,B,C三片.∴总片数为:5×73+5×72+6×7+3,图3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