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综合化存在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学对课程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课程综合化理论也不例外。课程综合化存在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 :赫尔巴特学派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脑生理心理学。它们共同推动了课程综合化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自赫尔巴特以来,心理学就成为了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课程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各种心理学流派为基础的不同的课程理论,在课程实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国当前课程的心理学基础研究,存在着对心理学理论的误读或误用现象,缺乏对心理学理论相关概念、术语的批判和意义转换,关照课程实践的针对性有限,系统整合性不足,本土化程度也不高。基于此,课程的心理学基础研究,应该以多维的整体观把握心理学理论,在作用机制层面促进心理学理论的课程论转化,要切实关注课程改革实践,有意识开展系统化整合研究,不断推进域外理论的本土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将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是课程论独立的主要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 ,有关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基本是以成人的学习为基础提出的 ,将这样的学说直接用来当作自己的理论依据 ,课程论便很容易产生脱离儿童的倾向。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 ,使课程论获得了比学习心理学更为精确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认为 ,儿童的学习不是成人学习模式的简单化 ,儿童的认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目前 ,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正在逐渐从学习心理学转向发展心理学。这一转向 ,对于国内目前的课程改革和课程论自身的发展 ,以及各级师范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在高等学校课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本文通过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心理学流派中的高校课程观的历史考察,阐释了心理学对高校课程的重要影响,心理学不仅为高校课程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范式,而且为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提供了基础、依据与方法,也为高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的理论与思想一直都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理论基础.综合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来源于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刘香 《宜宾学院学报》2007,7(8):110-112
本文主要从研究型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对比的角度, 探讨研究型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入手,对研究型课程的心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和课程论具有相互渗透、交互发展的历史姻缘。其具体内容是:课程与心理学的结缘是课程论形成独立学科的主要条件;心理学流派与课程论发展的关系;心理学与学校课程的编制。  相似文献   

8.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同时,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过去,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对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对此,本文结合现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建构以及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该课程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了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勾勒出一幅个体毕生发展的纵向图景。该课程的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丰富其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个体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将来从事心理教育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郜岭 《成人教育》2003,(1):11-13
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三大理论基础是学界公认的。因此,成人教育的课程研究理应将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其研究的理论支撑点,同时还要与成人的生理特点、学习心理特点及成人教育学基本原理紧密结合起来。鉴于20世纪后半叶以来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的巨大冲击,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与终身教育思想相一致的,所以本文也把终身教育思想认定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