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符雪姣 《体育科技》2014,(6):130-131
运研究民族健身操发展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以及价值功能,探讨民族健身操在民族预科教育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认为,民族健身操是实现新时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将民族健身操纳入民族预科体育教学中,能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以及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  相似文献   

2.
大众健身操活动对都市体育文化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波  石方勇  高梅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271-273,270
通过对大众健身操在都市开展的意义和现状的分析,运用体育社会学、管理学理论,从不同的方面透视大众健身操活动对都市体育文化渗透的影响,从而为都市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大众健身操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对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锻炼人群提出可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子硕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151,153
健身操舞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快,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健身操舞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阻碍健身操舞的快速、科学且健康发展。对此,笔者分析高职院校体育健身操舞教学现状,而后浅谈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希望能提升健身操舞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武术健身操是近几年来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的学生体育课程,如何提高武术健身操课程的有效教学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教学实验法,通过教学实践,对如何通过学生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提高来对武术健身操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分析研究,以进一步推动武术健身操课程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广西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民族健身操因其融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于一体的新颖形式深受师生喜爱,他们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学校的期待值较高;民族健身操进入高校课程对现行体育教材内容进行了丰富和补充;民族健身操进入高校课程是对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及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到体育教育中,有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体现"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健身操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更能发挥健身操的健体、健美、健心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吕科 《精武》2012,(17):39-39,41
情境教学法已经被各学科所用,在体育教学中又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也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在体育主要走运用情境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运用情境教学时要从教学的内容中、老师的教法中、老师的示范中发现美;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合作,在情境中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有创新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对四种不同武术教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研究表明,小学男生在这4种教材的学习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女生则在所学段位制套路、武术健身操和武术操教材的学习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男生和女生在4类教材的学习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比较而言,段位制套路、武术健身操和少年拳3种教材较受学生认同,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健身操课中三步教学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涛 《体育学刊》2003,10(5):90-92
在大学生健身操课中运用基础教学、程度教学、体验教学三步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不同程度地掌握创编适合自己练习的健身操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健身操的学习与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广西开设体育专业的10所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就民族健身垛在广西高校体育专业开展的前景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得出:虽然民族健身操在广西起步较晚,但高校体育教师及体育专业学生对开展民族健身操课程很乐于接纳,展示了民族健身操在广西高校体育专业开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室内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提高与强化室内体育课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室内体育教学的特点,明确室内体育教学的目标,创设室内体育教学的内容,灵活有效地运用室内体育教学的方法,采取符合室内体育教学特点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手段,对于有效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上足上满,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养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本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故事游戏情境、游戏比赛情境、生活化情境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认为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及特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可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参与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能有效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室内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得以实施的中介,诚然,室内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将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即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效性。室内体育课教学可分为室内体育理论教学和室内体育实践教学。室内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正> 对快乐体育的误识,往往出于望文生义。例如有些同志认为“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情境教学、趣味教学,与快乐体育差不多,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快乐体育与情境教学等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立意上确有其相似之处,但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而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指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与手段。作为具体教学方法的趣味教学、情境教学,可以用于快乐体育,也可以用于其它任何流派的体育,显然和快乐体育不在一个层次上。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21,(2):24-2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健美操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进行研究,得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广州大学学生的体质,满足不同层次兴趣学生的需要;促进健美操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健身操舞在校园的蓬勃开展,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拓展了健美操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了积极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怎样设计“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怎样设计“情境”●冯小玲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特点的教学方法,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好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现结合我的教学过程谈些基本的做法和体会,供大家参考。一、设计“情境”的时机运用情境教学必须掌握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通常我...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中国民族健身操的整体发展情况。本文通过采集中国知网(CNKI)2006年-2020年发表的全部关于民族健身操的期刊、硕士论文等论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族健身操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刊载媒介、高发文量作者、高被引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民族健身操的研究进展,为国内民族健身操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我国民族健身操研究起步较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文献质量整体水平较低;研究作者比较分散;研究机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院校为主;研究热点高频出现在民族健身操、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7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南京市5~6岁幼儿健身操的创编和对教学结果的检验;结果显示:幼儿锻炼新编幼儿健身操前后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新编幼儿健身操符合幼儿锻炼标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体质和智力发展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基于情境认知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是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而传统的体育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忽略了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至于阻碍了学生运用体育与健康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发展。鉴于此,将情境认知理论引入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中,探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本文以"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对我国体育与健康理论教学模式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其在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成就目标定向对大学生技能学习及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目标定向对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及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可以创造不同的动机气氛,改变学生原有目标定向;在学习定向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明显地优于成绩定向的教学情境,且学生能体验到更多的运动愉快感,这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