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鳗肝脏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光镜技术研究海鳗肝脏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海鳗肝内结缔组织较少,肝小叶不明显.中央静脉不规则,肝细胞索单行或双行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血窦不规则.肝门管区不典型,仍可找到伴行的小叶间动脉、小叶问静脉和小叶间胆管.肝细胞较大,呈多边形,细胞间分界明显.细胞质丰富,细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双核。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猞猁(Felis lynx)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肝脏进行了比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水通道蛋白-8(AQP-8)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多数哺乳类相似,猞猁和豹猫的肝脏外被覆一层结缔组织薄膜,肝小叶的界限不清楚,中央静脉周围放射状排列着肝板、肝血窦及狄氏间隙,单层排肝细胞构成肝板,在门管区可清晰观察到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豹猫肝小叶的肝细胞排列较猞猁的规则,但肝细胞的直径较猞猁的小.猞猁肝细胞间比较松散,肝血窦较豹猫的发达.猞猁肝脏AQP-8的表达较豹猫的强烈.结果表明,猞猁和豹猫肝脏的组织结构及肝脏AQP-8在肝脏的表达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及鹌鹑(Coturnix coturnix)的肝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大多数鸟类相似,鹧鸪和鹌鹑的肝小叶分解不清,肝细胞成索状或团块状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门管区不明显.雉鸡肝小叶的肝细胞排列较为规则,肝细胞索呈索状围绕中央静脉放射状排列,门管区的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清晰可见.从鹌鹑到鹧鸪再到雉鸡肝占体重的比例呈减小趋势,肝细胞直径呈增大趋势.结果表明雉鸡的肝脏与鹧鸪和鹌鹑的肝脏相比可能较为完善,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nch)肝脏胚后发育的特征.结果表明:花背蟾蜍的肝脏在胚胎前期开始发育,后逐渐完善.第26期肝细胞索已形成,血窦腔较大.第28到30期肝细胞的数量增加,肝细胞体积增大,血窦体积减小.第32期肝细胞排列较规整,细胞内出现空泡.第34到37期肝细胞排列致密,细胞的空泡逐渐增加,小叶间胆管和小叶间静脉清晰可见.第39期与成体很相似,肝小叶较易区分,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细胞内空泡消失.表明花背蟾蜍肝脏胚后发育的特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滇池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提取滇池水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试验,之后取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小鼠肝脏充血、肿胀;微囊藻毒素使小鼠肝脏组织的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变化,肝细胞索结构破坏,肝血窦明显扩张,部分肝细胞胞质溶解、核消失,病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表明微囊藻毒素具有肝毒性,可破坏肝小叶的完整性,抑制肝脏的合成与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心、肝和肾的微观形态学特点。本试验选用2、4和12月龄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18只(n=6),分别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心、肝和肾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随着月龄增加,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心室壁的心内膜层逐渐增厚,心肌细胞排列逐渐密集,心肌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泡,心室肌细胞间闰盘结构不明显;12月龄心内膜内皮下层出现平滑肌样细胞团;肝小叶逐渐增大,小叶间结缔组织变薄,肝细胞排列密集,肝血窦内枯否氏细胞增多。肾小体数量增多,血管球体积增大,肾小囊变小,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厚。电镜下,12月龄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心肌细胞胞质内肌原纤维明带和暗带清晰可见,其间夹有丰富的线粒体;肝细胞胞质内富含线粒体和游离的糖原颗粒,部分胞质内含有大小不一的脂滴,肝血窦面微绒毛不发达,狄氏隙内贮脂细胞较大,周围有丰富的网状纤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较厚,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腔面有丰富的微绒毛,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基底面质膜内褶不发达。以上观察结果表明,五指山小型猪心,肝和肾的微观形态结构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基本相似,但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追踪观察模型大鼠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模型。模型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1.0 ml/kg剂量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悬液,每周3次,共计8周;对照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给药1~4、6、8周末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肝脏,肉眼观察肝脏组织大体改变,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肝脏组织光镜下显示:模型组给药第2周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第4周肝组织局部形成假小叶,门管区有大量纤维细胞聚集;第6~8周肝组织出现大面积假小叶,建模成功率高达88.3%。采用多点、密集的腹腔注射方法可更有效地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成年营养性肥胖SD大鼠模型,研究茶多酚对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60只21日龄SD大鼠,按体重相近原则分为普通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试验期80d.普通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各组饲喂高能高脂日粮,40d后,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灌服10、20、40、80mg/kg.d的茶多酚,普通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至80d试验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2h,用10%水合氯醛麻醉(2.0mL/kg).解剖,取每只SD大鼠肝脏适量,Bouin液中常温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展片,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观察拍照.普通对照组的中央静脉形态清晰,肝细胞索结构完整,肝血窦形状正常;模型对照组的肝细胞固缩,肝细胞索狭窄,肝血窦增大,脂肪变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试验组随着茶多酚剂量的增加,肝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肝血窦逐渐减小,肝脏脂肪变性逐渐减轻,炎症现象逐渐减轻.茶多酚可增加肝组织中肝脂酶活性、降低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瓦氏黄颡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光镜技术对瓦氏黄颡鱼的消化道和消化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黏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U形,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肠粘膜也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31例肝门区胆管癌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术前评估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31例肝门区胆管癌均显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管狭窄、中断.其中可见肝门区肿块24例。MSCT增强扫描以延迟强化为主。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病理对照.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平扫结合三期增强对显示肝门区胆管癌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有较大帮助.大大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分胁迫下花楸叶片解剖结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观察比较了不同水分胁迫下花楸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花楸叶片表皮、叶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结构有明显差异.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大叶片厚度逐渐变小,上下表皮层细胞及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大.主脉直径逐渐变小,维管束占叶脉比例逐渐增大,木质部导管直径变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逐渐变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逐渐增大.栅栏组织细胞形状由长柱形变为圆球形或卵球形.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mo-ablation of liver cancer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Generally this canbe achieved by radiofrequency (RF) or Nd:YAG laser(Tanabe et al., 2004; Nikfarjam and Christophi, 2003;Erce and Parks, 2003).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method’s success is the size of the induced coagula-tion necrosis; the lesion size largely depends on the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target volume, whichis determined partly by the blood perfusion in thetarget or…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微技术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及鹌鹑(Coturnix coturnix)的肾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大多数鸟类相似,肾由许多肾小叶构成,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明显,主要由许多肾单位、集合管和少量的结缔组织组成.肾单位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肾小管构成.肾小体体积小,数量多;肾小球结构简单,由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构成.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腔较大,腔面无刷状缘.鹧鸪的肾小球、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的数量均高于雉鸡和鹌鹑,表明鹧鸪的肾较鹌鹑和雉鸡的肾具有更强的尿液浓缩功能,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脂肪肝大鼠在生化、病理、脂肪代谢、细胞因子、胰岛素及瘦素各方面指标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只,按体重层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11只,脂肪肝组(B)11只.对照组饲以普通鼠饲料,脂肪肝组饲以高脂饲料.8周后,全部处死,取血及肝组织,测定血中AIT、AST、TG、CHO、INS、FBS、FFA、Ieptin、II-6、TNF.肝组织匀浆测定肝组织TC,TG,SOD、MDA,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脂肪肝大鼠存在明显脂肪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及瘦素表达增高;细胞因子升高.结论:实验性高脂饮食脂肪肝大鼠存在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DSP的电梯门机控制系统,在充分分析电梯门机控制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了以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035为核心的电梯门机控制器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控制器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和软件设计。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门机运行平稳,速度跟随性好,控制器能够很好地完成电梯门机运行过程中的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少量胸导管淋巴液和肠淋巴液给予补液干予治疗的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观察其对血压及存活时间的影响,以探讨不同部位淋巴液维持血压的共同特性。结果表明:胸导管淋巴液及肠淋巴液回升血压及延长存活时间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而两个治疗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胸导管淋巴液和肠淋巴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均有较好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prevailing view is that Mathematics and Poetry have nothing in common. However, if we look below the surface and dig a little deeper into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activities throughout recorded history, surely we will discover kindred elements and similarities unseen at first glance. The poetry of Odysseas Elytis will help us to bring them to light, to find their connective tissue, to prove them, as we would say in our sc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