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些年,国内许多纪录片大量采用真实再现、演员扮演、数字技术等虚构手法,甚至大量引入故事片的摄制方式,产生了纪录片的新亚种——故事纪录片.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虚构手法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纪录片真实性传统的形成及虚构手法产生的背景,综合分析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对当下盛行的“故事纪录片”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是纪录片赖以生存的基础,真实性同时包含着非真实性的问题。真正纯粹意义上的真实性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纪录片要实现其社会功能,践行"真善美"的记录原则,则必须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表现方式的运用虽有碍客观记录的原则,却在一定程度的弥补了纪录片非真实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辩证的统一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性与可视性,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辩证的看待纪录片的真实性,成为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美学原则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表达上的多种可能性,数字化影像所建构的虚拟世界,使纪录影像的真实性遭到质疑.重新认识理解纪录片真实性的创作观念越显迫切.本文从现实生活的真实、主观表意的真实在数字化影像语境中延升拓展的审美真实观念出发,提出重构真实性美学观的三点认知.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纪录片的纪实美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过分追求纪实却让一些作品流于枯燥和乏味,过分强调摄制参与又会影响到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摄像机仿佛记录片的眼睛,在探寻与改进介入方式和程度的过程中,造就了纪录片鲜明且独特的真实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5.
何苏六 《现代传播》2003,(1):112-113
国内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的思考 ,通常被三个方面因素阻挡 ,以致很难进入实质性的层面 :一是被语言和风格 ,尤其是纪实性的语言与风格等形式化因素所遮掩 ;二是被纪录片中主观应不应该介入等简单化因素所困扰 ;三是把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提至哲学层面 ,被其抽象化因素所笼罩。人们很少涉及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如何实现其真实性的问题 ,也很少具体地探究纪录片真实性的多个层面、多重含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前者正是思考纪录片真实性的根本意义 ,而后者则是导致长期以来对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纠缠不清的症结所在。本文是要跳出语言和风格层面来探究…  相似文献   

6.
李炳钦 《现代传播》2007,(3):137-138
纪录片是一门特殊的叙事艺术.其叙事特质既不同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门类,也与一般历史叙事明显有别.但另一方面,纪录片叙事在真实性上却颇似于历史叙事,而在视觉性上则又与电影、电视剧相同.不过历史叙事缺乏纪录片的视觉性,而影视剧叙事则没有纪录片那样对真实性的刻意遵循.也就是说,纪录片叙事是在综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叙事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为己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特质.  相似文献   

7.
徐晶 《新闻前哨》2013,(7):87-88
真实性与艺术性是纪录片的两大基本特征。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核心;艺术性是记录片拥有审美价值的基础。两者完美结合,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再造真实的时空──关于电视纪录片观赏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都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另一方面,广大观众仍然没有把纪录片放上家庭电视的主菜单,在这种巨大的落差面前,迫使我们不断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电视纪录片的思考一、关于真实性。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当然是真实性,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我们对真实性的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一种纪实性,它包括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功能是纪录片的主功能,纪录片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纪录。但是如果它作为电视纪录片,加上电视这一传播媒介,它就要面对观众,就要考虑观众的观赏心理,…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片类型,其发展历程与发展类型十分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其所代表的纪实美学,与纪录片一起,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然而,有些纪录片作品过于枯燥和乏味,特别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摄影部分,过分强调摄制参与,反而影响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本文主要从纪录片的真实性入手,着重探讨作品中的摄影部分,并举抓拍这一手法为例,具体探讨创作中的真实性,以期对这一问题做出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0.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对于纪录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从长镜头的运用、自然光及同期声等方面浅析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真实性这一特性的运用,并做了总结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考量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挖掘出由人所操控的技术后面的意图存在的必然性,以证明绝对真实性的纪录片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情景再现是当今文献纪录片最常用的创作技法,其是否符合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一度是业界争论的话题.而今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的加剧,真实与虚构的边缘被不断模糊,情景再现的样式与限度也随之拓展.文章从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情况、纪录片真实性的限度、情景再现样式上的创新三方面探究中国近20年文献纪录片创作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对纪录片“真实性”概念的探索呈现分化和论争的多元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 互相缠绕,无法分离,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本文试将纪录片的“真实性”置于哲学的角度,通过其与新闻价值体系中的“真实性”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分  相似文献   

14.
雷彩霞 《东南传播》2021,(11):127-129
和一般的影视作品不同,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真实性都是纪录片不可动摇的底线.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故事脉络……这些为纪录片带来了无可比拟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基于此,文章将以《大儒朱熹》为例,探讨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中,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还原人物以及事件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以期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真实性构建提供有益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以前,在每年一度的全省电视新闻节目评选会上,评委们几乎都为某些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所困扰,并引发一次次的讨论.对概念宽泛的电视纪录片究竟应当如何界定?各类纪录片的表现方  相似文献   

16.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电视纪录片悄然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兴盛,并逐渐成为电视荧屏的一个新亮点,直到今天,电视纪录片依然发挥着它无穷的魅力,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关纪录片理论的研究便成为多年来电视艺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纪录片的拍摄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真实性和艺术性是纪录片拍摄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它的一切造型手段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纪录片拍摄强调客观纪录,但允许必要的主观“干预”。交友拍摄既是纪录片拍摄的一种有效手段,又是完美表现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梦云 《视听》2021,(1):65-66
作为一种相对客观的影视表现手法,纪录片很多时候被用来记录世界,展示社会变迁、自然风貌.而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拟人化手法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使用频繁,对主题表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我国动物题材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为例,探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并对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性进行反思,以期为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拟...  相似文献   

19.
郭茜 《大观周刊》2012,(17):295-295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每一个研究纪录片的人必须认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纪录片的历史回顾,运用批评的坐标体系,分别从客观世界、创作者、文本和受众四个角度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得出结论,真实性是一个多维度的集合概念,它是创作者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以真人真事为对象,通过创作者的选择,使之符合事物逻辑发展的灵魂,是纪录片的根本属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发现在今天的娱乐化语境下许多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影响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不能因为好看而放弃了本质的东西,因此,作者指出纪录片创作者应该把握实质,合理运用表现手法才会创作出好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20.
一、电视纪录片时空观念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纪录片真实性原则的确立,一种服从于纪录片时空叙事专制性的严格遵守现实时空的创作观念也随之形成。以纪实类纪录片为例,通常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