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中华新闻出版报》报道: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近日在长沙结束。此次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有全国各新闻单位报送的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7月18日揭晓的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全国省级以上党报报网互动先河的《焦点网谈》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名专栏。这是中国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媒体获得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既是我省报刊系统目前获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回顾《焦点网谈》创办一年多来的工作,想就其办刊定位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对网络认识的深度决定着《焦点网谈》定位的高度《焦点网谈》作为报网互动栏目,从网上来,到网上去,我们对网络认识的深度决定着其定位的高度。对于“第四媒体”互联网,新闻界…  相似文献   

3.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4-6
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者,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者、首席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文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著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7月18日揭晓的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全国省级以上党报报网互动先河的《焦点网谈》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名专栏。这是中国接人互联网以来网络媒体获得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既是我省报刊系统目前获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回顾《焦点网谈》创办一年多来的工作,想就其办刊定位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X):4-6
朱海燕简介: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首席记,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出版问世。[编按]  相似文献   

6.
业界资讯     
中国新闻奖评选将增设国际传播奖项长江韬奋奖改为两年评选一次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自2010年起,长江韬奋奖改为两年评选一次,中国新闻奖仍每年评选一次。2011年的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将把国际传播奖项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7.
企业报是新闻界一支重要方面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期发表了中国企业报协会常务顾问叶世忠的章《企业报是新闻界一支重要方面军》和获得第1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河南石油报记李士剑写的体会章《挖掘平民独特的感受》以及河南石油报总编辑李金山的章《小报夺大奖的背后》。这一组章集中发表,既体现了企业报不可忽视的作用,又表明了本刊的宗旨:忠实地为企业报同仁服务。  相似文献   

8.
刘正权 《军事记者》2005,(11):34-34
刊于《人民军队》报的通讯《新川和他的妈妈们》,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应《军事记》编辑之约,我在这里谈谈这篇稿件“出笼”的经过和一些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9.
《人民铁道》报创刊于1949年5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报名,至今已有56年多的历史,是我国60多种全国性行业报中惟一一份双面彩印的日报。近年来,《人民铁道》报倍加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采取了多项措施强化图片质量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二、三等奖,全国报纸版面一等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二等奖,全国政协好新闻三等奖,中国产业报、全国专业报优秀作品新闻摄影金奖和总编辑慧眼奖等50余个奖项,其中青藏铁路和京九铁路建设的新闻图片还被国家邮…  相似文献   

10.
1995年6月3日,在上海刚参加完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新华日报时任总编辑刘向东,回南京途中特地绕道江阴,为我们带来了喜讯:发表在1994年3月4日《江阴日报》上的消息《华西村为陕甘宁晋培训100名乡村干部》获得了本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由县市报记者采写的、发表在县市报上的新  相似文献   

11.
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2005年11月16日《文汇报》上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获奖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新闻精品,是记者敢于直言,客观准确报实  相似文献   

12.
通讯《万家诉讼》(原载《新疆军垦报》,1994年12月6日)在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获得二等奖,确实令我们感奋。回顾作品的产生,我们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魏明革 《新闻传播》2006,(12):45-46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沙晚.报》记者采写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获消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经过精心打磨雕琢的新闻精品,也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新闻精品。这篇消息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经过严格评审和公示后公布,有4篇产业报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分别为:中国新闻出版报的《“媒体”应反思追星女事件》、中国艺术报的Ⅸ国学热三思》、中国航天报的《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连续报道、中国铁道建筑报的《北京正成为地铁上的城市》。获奖比例占整个获奖作品数额262个的1.5%。这个数字与综合类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获奖比例相比,显然是太低了些。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8月17日刊登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一稿,在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当我阅读这篇800字的消息时,深深地被作者对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情和爱所感动。作为行业报,在反映和把握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题材时,总难摆脱其行业  相似文献   

16.
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文汇报》2005年11月16日上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的获奖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新闻精品,是记者敢于直言,客观准确报实情、讲真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祝贺你们的消息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们的努力终有回报……”在我第八次与神奇天路亲密接触时,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温继武发来的手机短信,让我在世界屋脊上又增添了几分收获的幸福和喜悦。《人民铁道》报去年5月3日刊发了我和李晓华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篇700多字的现场新闻能获奖,既是报社采编人员精心策划、精细运作的结果,更是报社党委实施精品战略的成果。这次获奖不仅使《人民铁道》报成为我国60多家产业经济报纸中唯一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媒体,而且填补了所有产业经济报纸14年来没有获得中…  相似文献   

18.
赵定康  谢旭 《军事记者》2007,(11):29-30
新闻采写者常常将碰到的鲜活新闻素材或线索谓之"活鱼"。刊于2006年6月22日《人民军队》报一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消息《在"世界屋脊"开创测绘领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8月17日上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当我阅读这篇800字的消息时,深深地被作者对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关爱所感动。作为行业报,在反映和把握具有全局意义的报道题材时,一般总难摆脱其行业的局限,但这并不等于行业报与新闻精品无缘。这篇  相似文献   

20.
刊登在《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8月17日上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当我阅读这篇800字的消息时,深深被中作对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情和爱所感动。作为行业报,在反映和把握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题材时,总难摆脱其行业的局限,因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