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对三类地区四项重要经费支出的分担机制作出合理划分,在确定三类地区基本满足当前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正常需要的最低保障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对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的财政责任分工提出具体建议,并据此,对三类地区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经费的数额及其比例关系做总结,据此对建议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的分担机制作出合理划分,文章在确定三类地区基本满足当前阶段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正常需要的最低保障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对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的财政责任分工提出具体建议,并据此对三类地区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最低保障经费的数额及其比例关系做总结,据此对建议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农村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的分担机制进行研究,并对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的财政责任分工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6,(5)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经费分担方面,中央对中西部给予重点支持,对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也将给予一定照顾。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针对我国城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特征,"十四五"期间应当分区域、分项目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基于对义务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经费和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第一,综合考虑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划分四类区域,分区域、分项目确定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分担比例;第二,调整部分支出项目的责任主体,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担、以省级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第三,分区域确定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的最低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针对我国城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特征,"十四五"期间应当分区域、分项目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基于对义务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经费和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第一,综合考虑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划分四类区域,分区域、分项目确定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分担比例;第二,调整部分支出项目的责任主体,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担、以省级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第三,分区域确定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的最低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庄电一 《教育》2006,(3):18-23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经费分担方面,中央对中西部给予重点支持,对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也将给予一定照顾。  相似文献   

8.
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选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公平的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体制,完善相关保障措施,规定和落实各级政府的具体管理责任、权限。  相似文献   

9.
吴开俊  周丽萍 《教育研究》2021,42(10):11-23
我国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实现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确保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具备充足、可靠的资金和制度保障.借鉴"缺口补助"和外部性理论,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担现状、经费缺口和补助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钱随人走"政策下的财政责任超过95%落在流入地政府,中央补助力度和指向性与"奖励金"政策相比反而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逆向补贴".这需要进一步厘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边界,重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担比例,根据地方财政供给能力以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外部效益发生范围,将随迁子女的教育财政支出责任适度上移到更高级别的中央财政,适度加强省级统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避免基层政府支出责任过重.地方财政分担比例的下调并不是在省、市和区/县不同层级财政之间进行平均分配,而是一方面要减轻基层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另一方面适度上移省级统筹的分担比例,由此比较合理地重构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10.
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应以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理念,以国家财政为公共财政作为制度背景,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区分地区差异,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在东部地区的7省、直辖市,建议实行以县级和省级、直辖市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中部地区的12省,建议实行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建议实施以中央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情况,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不是税费改革造成的,而是以往一些问题的延续。为保证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够得到切实保障,需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财政预算体制;中央政府要切实改善教育投资结构;省级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教育的责任;教育财政要公开透明,加强审计,实行收费听证制;构建教育财政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义务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和部分市县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数据的分析发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支出水平与自身相比虽有所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且区域内配置不平衡、使用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以致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不足,而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的努力程度也不够,同时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政策上存在某些偏差造成区域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拉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公用经费拨付规则和管理制度与学校工作实际也不尽相符.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责,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区域内的义务教育经费统筹平衡,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使用结构,增加学校管理公用经费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探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投入体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投入机制.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一个好的基础。安徽省是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也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问题暴露最早最充分的省,剖析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分析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原因在于:县域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匮乏;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中央、省、市、县、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失衡;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义务教育体制的严重扭曲。尽快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中央、省、县三级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合理调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以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不仅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重要手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透明,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监督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健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采取以下策略,农村义务教育才能走出发展困境,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高水平的均衡发展。补偿农村义务教育,各种基础性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是根本;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扶持力度,确保农村教育充足办学经费是关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待遇,增强农村教育吸引力是基础;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政府公共教育责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女童低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0年全国10%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三百多万6—14岁不在校人口中,西部地区就占了1/3强,其中56.96%的人口是女性,即在西部地区有65万多6—14岁的女童因为各种原因应该在校读书而没有在校。能否加快西部12省(区、直辖市)“普九”的步伐,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成为落实“两基”目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税费改革是继土改运动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新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对整个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社会事业中涉及面广、需要确保必要投入的一项公益事业。这就需要思考如何调整并完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和顺畅,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财政能力的概念框架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等教育投资主体入手 ,建立分析近代教育财政能力的框架 ;二是教育财政能力由教育财政汲取能力、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教育财政调控能力组成。中国近代教育财政汲取能力逐渐增强 ,近代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教育经费 ,在财政中所占比例较低 ,教育财政规模小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逐渐发展 ,但在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调控能力加大 ,但由于教育财政投资逆向发展 ,使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处于不利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把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政府经费投入是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的重要条件保障。对东、中、西部地区108个班级的生均质量成本(不含基建成本)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在不同质量标准下把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所需的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规模;根据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速度,预测在不同质量水平上实施学前一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时间,并探索了适宜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发现,如果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维持在三年行动计划结束时的水平,至少要到2018年才能实现以“中等质量”将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如果学前教育经费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期间的速度增长,2017年能够实现以“良好质量”把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