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综述非理性观念的概念、形式和特征,阐明非理性观念影响个人情绪状态。从而提出,不断修正错误的认知,同时树立正确的信念,才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教师心理倦怠是指教师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力和资源的过度要求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从教师的生理,认知,情绪,自我,人际和行为这两个维度,可把教师心理倦怠分为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职业倦怠的含义所谓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常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是指没有人情味的、  相似文献   

4.
邵登玲 《教师》2012,(16):19-19
挫折教育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的障碍、干扰,并难以克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在进行“挫折教育”,但在幼儿教育中还是少有人问津的。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幼儿形成坚强意志是有益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如孩子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这样既强化了他的意志又锻炼了他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来的,它被定义为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连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包括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或称性格解体)  相似文献   

6.
关注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于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习效果及效率相对来讲比平时高。可以说,只有融化在兴趣里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活知识。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兴趣教学呢?我个人以为,应该从导言引趣,质疑引趣,教法求新引趣上入手。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  相似文献   

12.
冯美莲 《职教论坛》2004,(11):52-53
一、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   心理学解释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3.
黄昕 《青海教育》2014,(9):108-108
我们生活的当今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生活、精神压力日益增加,因而经常会遭遇挫折与不快,需要我们加强自身调节与意志锻炼,增强挫折耐受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耐挫力是指个人遭遇挫折后保持常态的能力,是社会适应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个人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条件优越,从小受父母娇惯,有求必应,缺少对挫折的体验。到中学后,学习负担加重,学习竞争激烈,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普遍不能很好面对,通常表现为过于敏感,情绪不稳,行为失常,易走极端,严重的还表现为偏激、焦虑、精神紧张,乃至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遭受挫折而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能让这种反常的情绪长时间地主宰自己,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人生处处逢挫折,中学生更是生活在挫折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忍耐挫折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邹敏  池丽萍  王练  陈虹 《学前教育》2010,(11):18-20
挫折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乃至人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性格或个性因素、对挫折的心理准备、过去的挫折经验及处理策略不同,挫折对人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就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幼儿园的儿童也会遇到一些挫折,那么,引发幼儿园儿童受挫的缘由有哪些?  相似文献   

15.
<正>挫折是在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人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但往住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人的个人行为目标可能受到阻力,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必须会使人产生心理挫折感,并伴随出现不安、失意等各种情绪状态。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挫折常常体现在成绩下降、升学落榜、家庭变故、理想与现实不符等方面。在求学的道路上,如若教师不能及时有利地加以疏导,学生不能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诸如此类的挫  相似文献   

16.
个人情绪影响学习的效果,本文提出三个途径,即以成功者为榜样树立自信、不要大过于看重成绩的高低、要求学生学会创造热情,以此调节个人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论教师情绪的起因及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是影响个人思维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情绪可以让人充满激情,精神饱满,思维清晰;不好的情绪则会让人思维紊乱,精神低落。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行为失常。好的情绪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情绪不仅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分析扬州大学顾晓虎一、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类型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多方面因素所致的。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挫折心理,是指学生在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主要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彩,知道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能力目标: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学会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情绪的基本类型与对人产生的不同作用。难点:情绪的含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事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调查与思考张太华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遭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承受力则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有无摆脱其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