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更多采访技术,但如果仅从技术层面上创新,也不足以适应全媒体传播环境.全媒体传播要求新闻记者胜任各种采访环境,既是对采访技术的创新,也是对采访能力的全维度考验.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完善新闻采访工作,成为当代记者时刻思考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结合多年采访工作经验,提出了全媒体传播下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思考,希望对采访工作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记者用什么方法进行采访获得新闻的科学.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要向公众传播新闻,首先得有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通过采访活动采集新闻.没有采访就没有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是根据新闻记者采访的实践,总结经验,认识新闻采访的规律,使它理论化、系统化.对于愿意献身于人民的新闻事业的青年和高等学校新闻专业的学生,通过新闻采访学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和应用新闻采访学,成为善于进行新闻采访的新闻记者,这就是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在新闻学的领域,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这几门学科都是应用科学.新闻采访的理论不是来源于权威的本本,也不是来源于实验室的试管,而是来源于新闻记者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刍议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条成功的新闻传播其内容必须要受到人们的关注、接收、认可及欢迎,只有这样才算完美.但是此过程的实现是极为不易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尽可能多的获取有价值的素材,与采访对象良好沟通.本文通过对新闻采访的技巧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记者在做新闻采访时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获取成功,为电视新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蔡逸 《新闻通讯》2014,(1):57-58
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采访对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处在最前位置的传播环节和主体,它是新闻事实与新闻传播的纽带与桥梁。因此,记者应成为采访对象的研究专家,对采访对象没有研究和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的采访和写作,无法搞好、搞活新闻采访工作,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与传统传播时代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传播渠道、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的媒体习惯等方面。可以说,这些变革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既是冲击,亦是机遇。如果能够顺应传播时代变化做好改革创新,新闻记者等工作人员将会在新媒体时代赢得新的发展和突破,反之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对此,探索新闻记者各项专业业务,如采访写作方式的改革创新就成为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采访写作带来的冲击,进而从采访与写作方式两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纷繁复杂的信息涌入各类资讯平台已然成为融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在这种依托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媒体时代,有必要提升新闻稿件质量,改进和创新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方式,保证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质量.新闻行业应对融媒体时代,必须要创新工作模式,抓好新闻采访和写作这一基础起点.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基于融媒体的时代特征,探究纸媒记者采写方式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以自身的形态传播信息,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因而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最大众化的传媒.出镜记者,即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者主持人,他们是电视采访的"笔尖",负责在现场发掘电视画面上所不能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蒋斌 《传媒》2017,(14)
新闻采访是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新闻采访质量决定了新闻报道和传播的质量.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快速发展,新闻媒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顺应时代变迁是新闻采访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新时代,不断提升新闻采访质量,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认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蕴涵,找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新闻采访实践工作的契合点,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贯穿到新闻采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媒介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而对于电视新闻采访形式来说,必然需要从采访信息的采集、加工、生存等方面进行转换,尤其是在新媒体工具的运用上,更要发挥网络媒介的技术优势、传播优势、沟通优势,来顺应和促进电视新闻采访活动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出现了各种新闻新形态,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从业者担任新闻采集与新闻加工的任务,需要适应媒介技术带来的挑战,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如何变革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积极开展新闻生产,避免虚假信息泛滥,成为媒体从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融媒体时代,从业者必须遵循媒介技术的规律,把握信息传播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由袁丰雪等所著的《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立足融媒体时代,将着眼点放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上,分析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基本方式,探讨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剖析了媒介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介绍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方法流程,阐释了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网络化生存时代,年轻记者的采访装备更新,信息渠道更多,采访、写作、传稿与交通等物质条件大为改善,但优越的采写条件不能成为孵化"懒  相似文献   

12.
当今电视节目声像结合的特质,使之成为最具媒体艺术的传播亮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其语言艺术是节目最大的关注点。本文以柴静在节目中的采访语言和主持语言为例,分析电视新闻采访中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互动的语言艺术,寻求最佳的新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采访不仅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对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新闻记者若想将新闻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其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实现准确、快速的传播,需要掌握科学的新闻采访技巧与方法,才能够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与新闻传播效果.从目前新闻采访效果的分析来看,很多新闻记者缺乏采访经验,相关素养与技能有待提升,特别是应变能力还不足,对于现阶段新出现的采访技术与方法不能够灵活地应用,这就导致采访效果不佳,难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竞争性.因此,文章对新闻记者应变能力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对新闻记者应变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采访不仅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对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新闻记者若想将新闻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其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实现准确、快速的传播,需要掌握科学的新闻采访技巧与方法,才能够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与新闻传播效果.从目前新闻采访效果的分析来看,很多新闻记者缺乏采访经验,相关素养与技能有待提升,特别是应变能力还不足,对于现阶段新出现的采访技术与方法不能够灵活地应用,这就导致采访效果不佳,难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竞争性.因此,文章对新闻记者应变能力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对新闻记者应变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12,(11):62-62
徐宁在2012年第9期《传媒观察》刊文说,随着微博客的异军突起.在新闻采写和报道方面进行媒介融合成为传统媒体提高传播效能、重拾话语权的必要之举。政府和名人的微博客大多进行实名登记.借助媒体融合.记者可以通过微博客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其次,微博客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了新闻采访手段.微博客采访涵盖了网络聊天工具和录音采访的优点.提高了采访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格局、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媒体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新形势下的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电视新闻记者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进行采访形式的创新与变革是大势所趋.本文将对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剖析,同时进一步探究在媒体融合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创新采访形式、提高采访能力、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与策划工作,对最终的采访成效以及新闻内容品质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对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优化策略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提升民生新闻采访水平以及民生新闻传播成效,为新闻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在雅典奥运会这场规模空前的眼球盛宴中,作为电视新闻传播核心的现场采访报道始终占据着绝对份额,成为仅次于比赛现场直播的第二看点。正因如此,此次央视奥运报道中许多采访细节成为全国观众谈论的话题。本文试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浅析其中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得失案例,希望从中找到改进此类采访技巧的方法,以利于体育记者的角色调整与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在揭露腐败、违法、犯罪等社会丑恶行为和现象中成为一个很有效的手段,进而成为新闻媒体获得关注的“必杀技”.但隐性采访过程中侵权行为的不断发生,与程序正义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争议与质疑.  相似文献   

20.
赵智清 《青年记者》2016,(32):91-92
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方法,电视采访以形声一体化的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电视采访的公开性、人际传播特性,使得电视记者成为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采写能力是记者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记者的职业训练中,采访实战环节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法、习惯、认知均将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