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整体思想、化归的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的思想、函数的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整体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函数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下面是我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学好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构建学科思想,学科思想既是学科灵魂,也是学科素养。在化学学科中,化学思想主要有:验证究思想、粒子构成思想、结构性质思想、价态升降思想、量变质变思想、动态平衡思想、化学守恒思想、强弱难易思想、学以致用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修身思想十分丰富,其典籍浩如烟海。笔者长期研读中国哲学并深入思考,择其修身思想的核心与精华,探究其相互内在关系,归纳为十大修身思想,即罗伦生死同异思想、老子不病不亡思想、叔孙豹三立思想、孔子立达思想、吕氏三先思想、伊尹先己思想、荀子口身思想、孔子六蔽思想、孟子大任逆境思想、《大学》三八修身思想。继承中国古代修身思想,对于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国教育思想从文艺复兴时代到20世纪下半叶先后出现过九个思想流派,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绅士教育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古典教育思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民众教育思想、新教育思想和分析教育哲学教育思想。英国教育思想演进历程表现出明显的四个特征:英国人追求完美教育的历程,有一条隐形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轴,教育思想的演进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吻合,教育思想在批判、创新和传承中演进。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整体代换思想、构造思想等。本文举例说明在中考试题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红珍 《甘肃教育》2014,(23):52-52
正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数学思想方法,如符号化思想、数学模型思想、统计思想、化归思想、组合思想、变换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集合思想、转化建模的思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和反证法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贯穿始终的还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如果说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条明线,那么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8.
一、数学教学难点的反思数学中的教学难点,通常出现在新知识、新方法、新模式上。从数学思想的角度看,这“三新”正是数学思想迅速丰富、大步跳跃的地方。因此,数学教学难点可以认为是数学思想比较抽象、较为复杂或转折较大的一种表现。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体现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中的本质思想,诸如假设思想、对应思想、转化思想、分合思想、比较思想、分类思想、代数思想等,它们都是唯物辨证法中联系与转化、运动与发展等基本思想的具体化、数学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数学教学难点的反思教学中的教学难点,通常出现在新知识、新方法、新模式上。从数学思想的角度看,这“三新”正是数学思想丰富、跳跃的地方。因此,数学教学难点可以认为是数学思想比较抽象、较为复杂或坡度太陡的一种表现。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体现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中的本质思想,诸如假设思想、对应思想、转化思想、分合思想、比较思想、分类思想、代数思想等,它们都是唯物辩证中联系与转化、运动与发展等基本思想的具体化、数学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初中数学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统计思想。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秦灭巴蜀后对巴蜀进行了积极地经略与治理,因为政苛酷,爆发了“白虎为害”的反抗斗争,它具有巴人起义、复国运动及民族斗争的多重倾向,秦行民族分化政策致“夷人射虎”,使巴人分化为白虎夷与白虎复夷,影响了其后巴人土家族白虎信仰及风俗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泰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的封建社会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基础上直接演成的,在泰国的封建社会出现之前.今天泰国这片土地上并没有经历过一个奴隶社会的历史时期。在泰国的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或王有制,最高土地所有者被认为是国家,而国王就是国家的人格化。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国王自己直接占有着一部分土地,其余土地则以分封的形式分赐给为国王服务的大小领主。这就是泰国早期历史上的“食邑”制。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泰国的封建关系为一套更具体的“萨迪纳”制所固定下来。不过,尽管土地占有形式在不同时期略有差异,但在泰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以土地王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关系的基本特征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评述了《红楼梦》里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李纨和秦可卿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指出她们虽然一个是心如“槁木死灰”的年轻孀妇 ,一个是“宿孽总因情”的风流女子 ,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官方正式场合使用“皇帝”称号。而“天子”称号在史料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与“皇帝”称号并行使用。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皇帝”制度是巩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化因素亦不能忽视。从先秦“天命”思想演变,秦化与制度变迁等方面揭示其“皇帝”称号背后深刻的历史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战国中期,周王朝已经衰落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中老牌霸主魏国也已衰落,新的强国秦、齐、赵先后崛起,称王已不再显赫,于是秦国率先称西帝,而送东帝给齐国。由于燕国为了达到报齐国灭国之仇,派间谍苏秦到齐劝说齐王废除了帝号,再加上其他各国不愿秦国强大,然后合纵攻秦,迫使秦国也废除了帝号。最终造成了齐灭宋国,激怒了各国,形成了合纵攻齐的态势,秦国由此形成一强独大。  相似文献   

16.
史籍和出土汉简中均有"秦胡"之名,而对此的解释学界存在诸多看法。现根据出土汉简中"胡骑""秦骑"的相关记载,结合传世文献,指出"秦胡"应是"秦"和"胡"的合称。"秦"即见于《史记》《汉书》的"秦人",是对秦时亡入胡地的华夏遗民的称谓;"胡"亦即"胡人",是对北方和西域外族的统称。"秦骑""胡骑"即分别指两汉属国中的秦人骑兵和胡人骑兵。  相似文献   

17.
从《史记·秦本纪》之秦何以立,到《史记·秦始皇本纪》等关联叙事,可以察见司马迁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秦从僻处戎狄到居中原雄主的转折,也是秦始皇能因六世庇荫、一统天下的关键。秦的致霸,赖之法;秦的崩解,亦缘于法。亦即肯定法的治效,反对法的苛察,大抵为"法"的双面刃特质。借由对秦缪公事迹的详述、与由余论治的对话,反讽徒赖法家治国的秦、与承接秦制的汉。由此考察出司马迁建构秦史的意图及寓托。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论",至少存在四个的盲点。先秦实行的是中国式的联邦制;单一制与联邦制本无优劣之分;国家统一的方式有多种,道路有多条;国家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以民族国家为成员的新型联邦制。区域国家,既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或许还是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的最后门槛。  相似文献   

19.
秦律是中国现存最早、最有价值的古代成文法 ,1975年睡虎地秦律竹简的发现更是中国和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出土显示公元前 3世纪的秦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 ,显示秦国统治阶级对其臣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其影响和控制以及为了实现统一六国的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的统制。本文综述了 2 5年来秦律的研究概况 ,根据新材料提出了秦律研究中有待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參川尉印"封泥,《封泥考略》、《秦封泥集》、《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等皆认定为秦封泥。根据文献、考古实物以及秦和汉初的用字习惯,将其只定为嬴秦之物似乎不妥,其归属还有另一种可能,即为项羽所封河南王申阳之属官的印迹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