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是一种交际才华,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根据语用原则,有意利用某种特殊语境等语用因素,来达到提高交际效果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幽默运行机制,找出其运行规律,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幽默为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2.
言语幽默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交际方式。言语幽默的使用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将幽默内涵包孕在其话语中传递给听者并期望对方获得。然而由于交际双方所拥有的认知语用背景各不相同,说话者的目的并不一定能达到,幽默交际经常会出现失败。应用C-R-A模式(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分析幽默交际失败的优势在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释了幽默的失败,可以发现交际对象的合作意愿和认知语境和对信息的处理模式都会影响幽默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就是这种意义未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文学作品、广告、修辞格、政治言辞、法庭辩论、幽默笑话、日常交际等不同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充分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修辞价值、信息价值和交际价值等不同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刻意曲解是指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明确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话语意图的语言现象。在网络聊天中,各种交际策略使用的次数有着很大的差别,所取得的语用功能也有所不同,并且交际策略和语用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浅析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语言中。语义学把它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就是这种意义未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文学作品、广告、修辞格、政治言辞、法庭辩论、幽默笑话、日常交际等不同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充分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修辞价值、信息价值和交际价值等不同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刻意曲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刻意曲解是喜剧小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喜剧小品中,说话者往往会使用刻意曲解这一语用手段来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营造幽默效果。本文以一些著名的中国喜剧小品为例,对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就是这种意义未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学作品、广告、修辞格、政治言辞、法庭辩论、幽默笑话、日常交际等不同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充分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修辞价值、信息价值和交际价值等不同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常会话中的语用模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语用模糊是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以日常会话为例,就认知观、关联论、顺应论等方面讨论了语用模糊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在交际中的积极作用,以及限制和消除模糊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言语幽默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刻意曲解是实现言语幽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语义层面来看,英语中的一词多义和同音同形异义等现象常常引发刻意曲解;从语用层面来看,偷换概念和转移目标则是引发刻意曲解的主要方式。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常常利用语义歧义和语用含糊来刻意歪曲说话人的话语意图,产生幽默效果,实现其特定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通常使用对话语言以达到自身的交际目的,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会采用刻意曲解这一特殊交际策略。以影视作品对话台词和日常对话为素材,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对话语言中刻意曲解的生成手段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用预设是一种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重要策略。言语幽默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技巧性地运用语言所实现的效果。因此,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关系密切,语用预设可以为言语幽默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英语笑话是言语幽默的表现形式,言语幽默寓于英语笑话之中。运用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识性和可撤销性三个特点来解读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通过解读,旨在揭示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证实语用预设能够科学地解读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12.
第一位探讨预设问题的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用预设就是结合人类话语交际过程对预设进行的研究,它是互动的黏合剂,依靠它交际才得以顺利延续。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语用预设在日常会话中的人际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话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进行预设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人际功能——达到交际目的,实现隐藏意图,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创造幽默及讽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英语口语附加语是英美人士口头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掌握英语口语附加语的构成、特点、种类及其语用功能,并适时地妙用口语附加语能及时修正人们在口头交际中的"窘迫"、消除误会、澄清事实,使交际显得自然流利、和谐幽默,从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刻意曲解与语用误解不同。刻意曲解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语用策略,是其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对方话语中的歧义性和语用模糊,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本文在区分这两种语言现象的基础上,尝试分析曲解者如何实施其刻意曲解策略,以及用关联理论如何来解释交际双方曲解与被曲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英、汉幽默语用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巢湖学院学报》2005,7(6):138-142,145
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对英、汉幽默中的语言因素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幽默产生的语用机制,指出了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言语幽默的产生都具有相似的语用机制,即违反了人们须遵守的会话原则,或者利用语境的影响,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从而产生幽默效应.因此幽默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语言交际的内在规律, 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幽默的言语在实际交流会话当中通常都会背离格莱斯著名的合作原则,但是这种背离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以期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是现今十分流行的一种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认知过程以及语用失误与交际中所产生的幽默效果的关系,揭示了语用失误虽然通常是导致交际失败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在幽默的产生中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英语会话幽默产生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因而幽默言语的研究也是一个语用的问题。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很多幽默的产生源于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对幽默言语进行分析,可探求语用与幽默的基本规律,进而促进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9.
在言语交际中,幽默效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语言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非语言因素的影响。违反交际中的原则、使用特殊的交际方式或在交际中使用肢体、手势等副语言都可能是产生幽默的原因。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忽视语用预设而使交际产生幽默为研究对象,对其幽默效果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歧义是对合作原则的违背,言语交际中应尽量避免歧义,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歧义。文章指出,应避免的词汇歧义是指因语言的使用者无意识地使用了歧义词汇而导致的歧义。然而,当言语者和受语者有意识地运用词汇手段违背“合作原则”中的“避免歧义”准则以达到某种交际意图或语用目的时,词汇歧义的积极效应就得以发挥。因此,言语者和受语者是词汇歧义生成的主观因素。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巧用词汇歧义的积极作用,以获取讽刺、幽默等修辞效果或使语言更具趣味性而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