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相声和小品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受观众欢迎的两种曲艺艺术品种,其语言独具特色,或辛辣讽刺,或夸张诙谐,幽默风趣。语言变异是相声、小品创造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相声、小品语言中的语言变异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体变异和语用变异。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小品体裁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它与幽默表达手段一定是最佳组合。戏剧小品是以对白性表演为特征的,其中  相似文献   

3.
小品是主要靠诙谐幽默的有声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吸引观众的艺术,赵本山是当今小品界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小品深深植根于东北地区肥沃的语言土壤之中,在创作上采用多元化的语言形式,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观众的爱戴,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幽默大师。  相似文献   

4.
喜剧小品中误解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创造幽默的最便捷手段。在喜剧小品中,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人们笑的神经,以语言材料打造的幽默层出不穷。而在众多的小品修辞技巧中,误解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所指的误解包含刻意曲解和无意误解。通过对小品中对话的具体分析,说明刻意曲解和无意误解在小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幽默形式,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2007年春晚小品《回家》的幽默语言,以萨克斯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和“相邻对”为依据,将小品中的语言划分成小的语言对话单位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结果表明:关联理论确实能够充分解释言语幽默现象。  相似文献   

6.
赵本山是著名小品演员。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连霸数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得主。赵的小品如此受欢迎是和小品幽默的语言分不开的,幽默是赵小品的灵魂。本文将结合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对赵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小品语言幽默产生中的语用因素,希望对幽默语言研究和实际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语音偏离是语言实现幽默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因此,语境与幽默语言的语音偏离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中国的相声和小品为例,探讨和分析文艺作品中的语言如何在语境作用下通过押韵、谐音和超常停顿的语音偏离方法来实现语言的和谐美、音韵美,最终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品是语言的艺术,主要靠诙谐幽默语言和演员形象演艺吸引人。赵本山的小品深深植根于东北地区肥沃的语言土壤之中,在创作上采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赵本山是当代中国小品界最有成就的幽默大师。  相似文献   

9.
幽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面部表情,身体移动等多种形式都能制造幽默。但最常见的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语幽默。喜剧小品就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幽默的艺术形式。许多语言学家从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视角研究过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但是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孙茂玲在《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中归纳的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框架,从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和单向性四个方面对小品"今天的幸福"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发现语用预设可以对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喜剧小品能否达到高境界,幽默技巧是关键性条件,而构成幽默的主要元素是语言。对于考察当下小品中的语言幽默,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一直是一个绝妙的样本,赵本三的幽默小品也不例外。以赵本山的小品中的精彩对话为例,用隐喻观中原型范畴理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观和图式理论(SchemaTheory)分析其中的语言幽默。  相似文献   

11.
赵本山小品意味深长,家喻户晓,打造了一张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被誉为赵氏小品,幽默是赵氏小品的灵魂。赵氏小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对逻辑规律的进行违反的现象,使其语言获得了深沉的幽默,逻辑规律的违反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超越或背离,通过对逻辑规律的变异而又辩证的妙用,能产生幽默,既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这是赵本山喜剧小品幽默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卢前丽 《文教资料》2010,(13):21-23
修辞手段的运用是幽默语言中别具一格的表达特色。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成了形式,修辞手段成为载体。是幽默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本文主要论述了修辞、幽默与修辞手段的关系。并通过实例阐述了比喻、婉曲、别解等修辞手段在幽默语言中的具体运用,同时讨论了各种修辞手法在幽默语言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语用预设是喜剧、小品、相声等艺术形式制造幽默的重要方式。以网络喜剧《屌丝男士》第一季中的幽默语言为语料,结合语用预设的特点来解析其幽默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品<捐款>为例,从小品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方法入手,分析所形成的超常规的语言组合形式,进而阐述<捐款>中的语言所产生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5.
喜剧小品语言世界的“偏离”与幽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剧小品征服了亿万观众,它的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产生于对语言世界的语音、语义、语法、语体等各种层级结构中的"偏离"手段.  相似文献   

16.
喜剧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中的一朵奇葩,叙事风格独树一帜,以小见大、针砭时弊,并因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和幽默的语言倍受观众的喜爱。文章尝试分析2011年春晚小品《同桌的你》是如何通过违背合作原则来达到幽默效果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喜剧小品是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喜剧小品中,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人们笑的神经.以语言材料打造的幽默层出不穷.而在众多的小品修辞技巧中,刻意曲解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相声、小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样式,它们的魅力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幽默诙谐。如果我们在运用语言时也学会制造点令人轻松的幽默,一定会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那么,如何打造“幽默”呢?笔通过名家范例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对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及veatch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小品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