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为"90后"的一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对江苏省内9所高校847名"90后"大学生在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学习态度、心理状况.就业意识、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90后"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理想信念趋于淡薄、个人追求现实化、心理素质欠缺等,这些都不容忽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章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将心理契约理论运用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掘心理契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进而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加强与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对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90后"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心态首先需要明晰社会心态的科学内涵,在思想意识上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培育"90后"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从心理学的视野对"90后"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从了解世情国情、解决心理疑惑,坚定理想信念、填补心里空虚,提供人文关怀、抚慰心理无助,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心理焦虑等四个方面帮助"90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与“80后”大学生相比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心理和思想特征,高校应当按照“90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新特点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不断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出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5.
"90后"大学生是青年毕业生队伍中的主力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作用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90后"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从优化就业外在环境、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加强个体认知引导和加强心理调适能力训练四个方面有效缓解"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90后"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在信息网络、知识经济全面爆发的时代,具有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在思想上、心理上以及行为能力上都与以往的大学生有较大不同,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就业心态和夯实就业能力的内在推动力量。本文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存量对其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皆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随着高校的育人环境日渐复杂,媒介素养教育正成为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从"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看,还是从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看,加强"90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开展"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开展"90后"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提高"90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需要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通过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了本院学生思想政治调研,根据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归纳总结了"90后"大学生的主要思想政治特征,并结合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本文探讨了"90后"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特点,并针对"90后"大学生提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已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必须面对的主要对象。文章对"关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状况调查问卷"所折射出的"90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我们有必要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高校管理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析“90后”大学生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建符合该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加以分析,其次指出了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发展和完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多向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90后"大学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体,如何加强和改进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运用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多向度思维,探析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观,发现其诸方面都表现出亦正亦反的两面性,这对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参考价值。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向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活动、互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载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渗透积极思想,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5.
“90后”新生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身上有其所独特的特点.作为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者和教育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平台进行新的调整,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90后学生走进高职大学校园,独生子女大学生所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高职大学生,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与本科生相比都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摆在我们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如何创新恩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自2018年以来,我国高校迎来了“00后”新一代大学生,“00后”大学生成长在美好的时代,也肩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在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00后”高职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通过了解“00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加强和改进“00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作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90"后的大学生被形象的比喻为"草莓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探索出一条具有针对性的新思路。本文从"草莓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入手,探讨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