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家庭教育问题专家阿黛尔·费比曾提到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她女儿对她说:“我讨厌外婆!”费比听了以后,立刻为她母亲作了一番辩护,还严厉地指责女儿说:“你这么说简直太不像话了!最好你不是真的那么想!”但她随即就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漠视了女儿内心  相似文献   

2.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个“很深刻”的要求。作文运用材料,要向纵深开掘。下面介绍将材料写出深意的做法。一、逆锋运笔当事件向前发展到高潮时,反向落笔。本刊2005年3月号下半月《“你先挂”》,此文载体“你先挂”托起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母亲牵挂女儿”,母亲打电话到学校同女儿通话,每次的“结束语”都是“女儿,你先挂”;第二个层面“女儿牵挂母亲”,母亲出差外地打电话到家同女儿通话,当母亲再用过去的“结束语”时,女儿说“妈妈,这次你先挂”——反向落笔“你先挂”,接过爱的接力棒。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北京市16岁少年赵平残忍地用菜刀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确定母亲死后,赵平如释重负地脱掉衣服,冲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跑到网吧尽情地享受“自由”。上海一个女孩把她母亲的名字写在一个小人上,每天用针扎。原来是母亲剥夺了自己女儿的所有时间,变着法给女儿加学习“营养”。孩子反抗过,最终还是沉默了,最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家长们,从总体上对子女的关注超过了前几十年。这个年代固有的开放、繁荣、功利,也让家庭教育有了新的定位,一位母亲循循善诱,教她的女儿学当“官”。要说做官,恐怕很多人都乐意。我9岁的女儿,对做“官”却有几分恐惧。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几个与女儿同班的女孩欢快地跑来敲门,告诉我,我的孩子天然当上班里的文艺委员了。我乍一听有几分惊喜,从未当过班干部的女儿,居然有了“官运”。我转过身来,问立在一旁不语的女儿,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女儿默默地点头。我可兴奋啦!走上前去拍着女儿的肩膀高声地说:“我的女儿有长进了。”女儿还是闷闷不乐,低着头小声地说:“我不想当官。”  相似文献   

7.
周阳 《现代家教》2000,(3):39-39
一位“望女成凤”的母亲,为了给女儿买一件漂亮的上衣,不惜花费一天的时间,先后跑了七八家服装店,百般挑拣、可谓不厌其烦。然而,当家教中遇到女儿任性、倔犟的难题时,这位母亲只是一味埋怨女儿不听话,却不耐心对女儿进行思想疏导,更不愿拿出时间到青少  相似文献   

8.
龚晓思是我国有名的国际象棋少年女棋手,17岁时已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了,在全国国际象棋比赛中多次夺冠。龚晓思的成功,是与她从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87年,龚晓思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大山深处一个兵工厂的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奔波,无暇顾及女儿,母亲姚余琴便承担起了晓思的全部家庭教育责任。同其他母亲一样,“望女成凤”心切的姚余琴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从晓思5岁起,就开始给她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辅导班。一年下来,晓思先后参加过少儿书法辅导班、少儿美术辅导班和少儿舞蹈培训班,但每次晓思都是…  相似文献   

9.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重要的心理活动形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家长,要注重家庭中孩子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一、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孩子的情感需要满足的缺失或不当的现象。请看下面一组镜头:镜头一:一名母亲正在指导女儿拼图,孩子试了好几次都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母亲一边指导,一边对孩子说:“你再拼不好妈妈不喜欢你了!”女儿的眼中含着泪花……不难看出,这位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她给了孩子情感上的压力,做女儿的不免要想:妈妈是因为我的聪明能干才喜欢我的。这位母亲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虽然没…  相似文献   

10.
先请大家看一道中考作文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作文。一位母亲每天都让一年级的小女儿独自上学。这一天,女儿出门不久,外面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母亲担心女儿害怕,追出家门。远远地看到每划过一道闪电,她的小女儿都把脸仰向天空。她奇怪地叫住女儿,回过头的小女儿竟是满脸灿烂:“妈妈,我刚才又照了一张相!”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的家长们,总体上对子女的关注超过了前几十年,这个年代国有的开放、繁荣、功利,也让家庭教育有了新的定位,一位母亲循循善诱,教她的女儿学当“官”要说做官,恐怕很多人都乐意。我9岁的女儿,对做“官”却有几分恐惧。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几个与女儿同班的女孩欢快地跑来敲门,告诉我,我的孩子天然当上班里的文艺委员了。我乍一听有几分惊喜,从未当过班于部的女儿,居然有了“官运”。我转过身来,问立在一旁不语的女儿,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女儿默默地点头。我可兴奋啦!走上前去拍着女儿的肩膀高声地说:“我的女…  相似文献   

12.
歌里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妈妈到底有多好?有这样一位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上学,一个4年,一个9年,整整13年,她就用自己的背履行着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从无怨言。这位母亲叫郭青梅,她的两个女儿叫王燕、王  相似文献   

13.
盲女的眼泪     
多年以前,一位40岁的母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瓣和葳蕤的春草,帮女儿把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一路唱去,唱到又一个冬天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这儿还有一海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骗她。所以,她吃得心安,吃得甜。女儿没听到母亲吃饺子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地咀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个业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女。不久母亲因长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总觉得女儿还小,自己要做的事又太多,不必在家庭教育上花费什么心思,因此没把女儿的教育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抽出时间与女儿一起交流和活动。后来,我发现女儿有许多方面不及同龄的孩子,究其原因,这些孩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见贤思齐”吧.我反省自己以前对家庭教育的错误认识,感到对女儿的家庭教育问题不能太随意。  相似文献   

15.
一位商界女杰因病即将离开人世了,她年轻的女儿成了她公司的惟一继承人。没有任何经营和管理经验的女儿哭得一塌糊涂,她对母亲说:“您的公司可能要毁在我手里了!”母亲听了笑了笑,从枕头下面取出一支崭新的口红,说:“只要你能把它完整地用完,不要剩下一点儿,公司就毁不掉!”在女儿不解的神情中,母亲走向了天堂。事后,女儿开始使用这支口红。从前,她用过许多支口红,总是没有用到最后,就被她不耐烦地扔掉了,又买了新的:她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她自己知道,母亲更知道。然而这一回,她却听了母亲的话,坚持使用这支口红。渐渐地,能拧出来的红都用完…  相似文献   

16.
一位黑人母亲带着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白人店员很不礼。貌地挡住了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  相似文献   

17.
女儿养鸡记     
小女儿点点两岁,特别喜欢小动物。上个月,我带女儿回母亲家小住,恰逢有人卖小鸡,女儿缠着母亲给她买了两只。看着笼中的小鸡,女儿乐得直拍手“太好了!太好了!”母亲开始张罗着给小鸡喂食,因为是菜鸡,母亲便摘来了菜叶,用菜刀剁碎了拌上玉米面喂给小鸡吃。女儿一改往日毛躁的性格,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吃午饭了,女儿嘴里念念有词:“小鸡自己吃饭,点点自己吃饭,小鸡吃菜菜,点点吃菜莱。”破天荒地,女儿第一次自己安安稳稳地坐在小板凳上,大口大口地吃饭,青菜也顺利地咽下去了。我很高兴,平时没少教育女儿:“你长大了,该自己吃饭了,不能光…  相似文献   

18.
一位黑人母亲带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一个白人店员挡住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并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可母亲根本不理睬这个店员,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店买衣服!”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  相似文献   

19.
母亲在笑     
双腿瘫痪的女儿总是躺在小床上,靠着一扇小窗子,愁眉苦脸地望着天空发呆。“吱……”门开了,面容憔悴的母亲坐在女儿床前,握着女儿的手说“:女儿,妈妈带你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春天来了,外面的花儿都开了,可漂亮了。”母亲总是向女儿提出一些对女儿十分有益的事情,但从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次,她的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希望、一丝祈求。“不!已经是个废物了,还管我干什么?”果然,女儿依旧冲着母亲大吼。妈妈再一次哀求道“:让妈妈带你去吧。“”你烦不烦?”女儿一口回绝。妈妈丝毫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走开了。第二天早晨,母亲走进了女儿房间,为女儿洗脸,一边洗一边试探地说“:女儿啊!公园里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真美……“”别说了,我不会去的!”女儿没等母亲说完便断然拒绝。母亲没说什么,把水端了出去,接着又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几个面包喂女儿。“妈,我想吃糖。”女儿平淡地说“。好!妈这就去给你买!”母亲像听到圣旨一般,飞快地冲出了房间。女儿口渴了,便撑起拐杖来到厨房。猛地一愣,她看见厨房的饭桌上放着几块又干又硬的饼干。难道妈妈最近都只吃这些吗?女儿心想,眼睛也不觉落下了眼泪,滴在了饼干上。女儿又回到了床上。母亲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糖,那刻...  相似文献   

20.
母亲是学前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本文分析了母亲角色、母亲教育两部分内容,说明了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存在的“危机”,对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