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交流互动工具,微博被网友戏称为“围脖”.2010年2月,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和佛山市公安局率先开通微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之后,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河北等地警方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各地的警察开始“织围脖”.这些公安微博虽只是咨询、问政的平台,但还兼具“悬赏缉凶”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媒体微博在过去一两年中显示出很强的影响力,统计显示每两个新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关注了某一个媒体微博,且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含报纸、杂志)影响力普遍高于其他类型媒体微博.本文选取2012年度新浪微博平台上报纸类微博影响力前三名:“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家报纸微博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探究其微博发布特点和背后的内容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3.
微博,即微型博客,一般字数以140字为限.自2009年8月新浪网首先在中国推出微博以来,至今已有数千万人在使用微博.至2011年4月,新浪微博排行榜分类中,与出版相关的媒体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头条新闻”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了200万人.许多出版社和出版人也纷纷开设了微博账户,开始“织围脖”.那么,出版行业该怎么通过微博来进行相关的营销、宣传呢?  相似文献   

4.
对微博“乌合表达”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微博登陆中国以来,用户人数突飞猛涨.“总用户数达到1.6亿,月活跃用户9300万,月消息量超过10亿.”这是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在2011年腾讯智慧峰会上题为“全平台战略下的微博力量”演讲中公布的数据.①同时,新浪微博方面也在近期公布了其注册用户的人数.新浪公布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时,其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表示,截至到今年4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1.4亿,今年年底前用户数将超过2亿.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央视新闻”微博,从2012年11月1日在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至今,一直在新浪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稳居前三位.以微博为先导的新媒体成为中央电视台在传统电视、国际视通对外发稿平台之外的第三个发稿平台.“@央视新闻”作为台网融合的新媒体先锋,其采编制度、实现方式与管理运行办法,成为电视媒体实现社交化转型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140字微博的流行,促使阅读进入“微时代”.①而依托微博诞生的微电台,成为微时代的又一新鲜事物.微电台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将传统电台与微博相结合的新产品,2011年5月10日上线,突破了以往收听电台的地域及终端限制,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能收听到自己喜欢的电台.  相似文献   

7.
2009年,Mir0-Blogging(微博)在国际市场迅速流行,同年8月24日,新浪首开国内先河推出新浪微博,并凭借门户网站的优势及邀请名人落户新浪微博的策略,迅速成为国内微博的领头羊,其他门户网站也紧随其后,将自己的徽博经营得有声有色.“今天你徽博了吗”成为网民们打招呼用语,可见微博在网民中的人气之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肇庆市的信息化工作和政府管理数字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但相对来说,地处“珠江三角洲”,近邻广州的肇庆市,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与其它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如何尽快建设一个与国际接轨,在省内甚至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平台,是改善和优化肇庆政府形象、提升肇庆整体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也是肇庆市政府所  相似文献   

9.
“微博外交”(Twitplomacy)是当今国际政治的新现象,它指一国驻外机构在对象国的社交网站开设账户、发布信息,直接与对象国公众互动交流.如今,“微博外交”热潮已席卷中国. 一、中外“微博外交”现状比较 开展“微博外交”是美国“公共外交2.0”战略的重要一步,白宫、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分别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开通了账号;英国政府也重点挖掘Web 2.0的内政外交功能,2009年11月,英国驻华使馆率先在中国开通新浪微博.此后,各国驻华使馆纷纷行动,“微博外交”升温.新浪微博“政务厅—涉外—大使馆”一类微博下已有33个国家的账号(截止2012年3月21日),约占与中国建交国家①的两成(19.2%),但一些国家同时注册了多个微博账号.②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微博最具吸引力,一直位居人气榜前列(见表1).  相似文献   

10.
faeebook等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在国外火得一塌糊涂时,新浪于2009年推出新浪微博(内测)。2010年,则被称为“中国微博崛起年”。  相似文献   

11.
当今,互联网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力量.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把部分和百姓有直接互动或者百姓期待有所互动的工作搬到“台前”,依托互联网平台、特别是“双微”平台重新梳理和呈现,对提高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强其社会公信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双微”新时代 微信和微博,并非是新生事物.早在2009年,国内微博的先驱——新浪微博就悄然诞生,虽然当时的功能非常单一,但对于习惯了“单向信息获取”的百姓来说,这种实现了基础互动功能的公共信息释放平台非常新鲜.一时间,新浪微博风头无人可敌,名人名企纷纷进入这一平台,首次开启了全民舆论的小高潮.后来出现了其他微博平台,新浪微博的地位也始终不曾动摇.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率先推出新浪微博.2010年初,新浪微博的用户从2009年11月的5000万激增到1亿,借助新浪的媒介影响力和明星名人资源优势,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其后,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及网易微博相继跟上.当前,此四大门户网站的微博竞争激烈,力求在传播模式上进行创新,以赢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传播界来说,2010年被称为“微博年”.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突破了1.25亿人.进入2011年,微博持续爆发,截至4月底,单是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1.4亿人,微博已经成为最给力的新兴媒体.微博的井喷式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震动.近两年来,除了大批传统媒体从业者开通个人微博外,截至2010年10月12日,共有561家主流新闻机构也在新浪上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包括136家报纸、307家杂志、41家电视台和77家电台.为什么有这么多平面媒体纷纷“抢滩”微博?微博能给它们带来哪些好处?平面媒体使用微博有哪些成功经验?其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借助新浪微博对上海图书馆微博体系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应开设新闻综合微博、参考咨询微博等微博账号,组成统一的图书馆微博体系,指出微博体系建设应注意统一风格、“大号”带动“小号”、加强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即使新浪微博如愿上市,最后的局面也绝对没有在2009年最初发展和2010年进入佳绩时让人有那么高的期待,但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独立形态出现还是会在互联网行业占据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也算是领到了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站票” 喊了很久要上市的新浪微博这次似乎真的能上市了。2月25日.新浪发布了2013年第4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4季度新浪微博收入首次突破7000万美金,  相似文献   

16.
王毓琦 《新闻世界》2013,(6):255-257
2010年,全国刮起“微博问政”新风。公安微博“平安北京”作为政务微博的先行者,同时也为其他政务微博树立了一个可参照的范本。本文以“平安北京”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特点和成功经验,由点及面的阐述当前政务微博的运作方式,为各地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罗艺漫 《新闻传播》2010,(9):135-135
借着近来强劲的“微博之风”,新浪成为国内门户网站中率先提供微博服务,目前新浪微博是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公众人物用户众多是其最大特色。南非世界杯期间。新浪更是乘着微博这股浪潮同时吸引众多体育名人加盟,如黄健翔、李承鹏、韩乔生、董路,其中黄健翔和李承鹏还联手推出了“黄加李泡世界杯”。加强了微博这种新媒体在世界杯期间的报道力度。  相似文献   

18.
平萍 《中国记者》2012,(9):82-83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示范作用 "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9.
李旦  谢广岭 《青年记者》2012,(17):62-63
2012年3月16日,新浪、腾讯、搜狐与网易四大门户网站开始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微博实名认证政策.未进行真实身份认证的微博用户,将不能发布及互转信息.微博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承担着监督环境、协调社会及娱乐教化的重要职能,而实名制的实施正在冲击微博畅所欲言式的“共景监狱”结构,遭受监视、戴着镣铐交流的“全景监狱”结构或将逆转.  相似文献   

20.
朱燕丹  靖鸣 《青年记者》2016,(10):57-62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微博自出现伊始就被认为构成了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公共领域,其看似是公共平台内多元意见表达的具体展示,实则是具有权力关系的网络互动场域.“大V”作为微博空间内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之一,在最大化享有网络分权、网民赋权的前提下,表现出其特有的传播行为.从新媒介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微博“大V”置于具体媒介事件的情境之下,对其影响力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