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小学阅读教学的取向开始从"理解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落实这一取向有四条基本途径: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本内容、理解文本的语言形式、运用语言形式表达阅读感受、迁移文本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实践。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贯通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文本中"阅读与写作"有效迁移的训练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促写于无痕,逐步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必须依托文本,聚焦文本语言,关注言语表达。  相似文献   

4.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5.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此,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生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目标清楚地指向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7.
决定文本内容的选择、文本言语的形式以及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的是语境。语境主要包括文体语境、文本语境、社会语境和作者语境。而教学中没有很好地从语境出发感受语言、体验表达和习得语言,导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不佳。语文教学要站在语境的宏观高度认识语境、潜入语境、习得表达。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进语境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怎么落实?而审美活动尤其是美文创作为此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操作方法。从文本阅读前的审美感知到文本解读时的审美评价,再到根据文本某个原理的美文创作实践,再回到文本阅读,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早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热点和重点。那么,在语用观照下的阅读教学该做出哪些努力,才能实现阅读教学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相匹配的转向呢?一是由读懂文本内容向读懂文本表达转向;二是由学习语文知识向学习语用知识转向;三是由研究语言向组织学生言语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时,方式比较单一,过程比较单薄,使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始终被高耗低效的问题所困扰。那么,如何合理、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此,我提出几点思考:一、读思互通——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的过程应该学会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不能说是真正的阅读。的确,如果只读不思,承载着作者意思或情感的文本极有可能异化为"文字的排列"。学生无法  相似文献   

11.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在进行大单元视域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理解它的内涵和价值,遵循突出儿童性与想象性、审美性与情感性、开放性与关联性等原则。在面对具体的教学单元时,教师要基于教材文本,根据单元主题提取大概念,创设大单元学习情境;基于文本语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单篇文本学习情境。这样,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成为积极的阅读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科目,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能够磨炼情思,还能练习出如何表达情思的方法,可见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感悟"去探究文本语言形式的表达,从而习得文章表述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进而达到"会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育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语文课程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要引导学生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与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对话,让学生在汉语言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品味语言,体味文字。由此,我们在语文课堂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和体悟民族文化内涵和意蕴。汉语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诗意性等文化特质,语文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2011版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表述,"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为语文教师文本细读"读什么"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文本细读时我们应着重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文字运用的表达效果和表达作用,即文字运用的感知力;二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即文字运用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学生既要学习作者运用文字的方法,又要培养、提高自己的文字表现能力。作为文本,不同的表达方式,其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就有着质的区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且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中还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各个学段的识字、阅读、表达等教学目标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相比于小学阶段而言,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字词内容更深入,阅读分析与写作表达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们阅读的文本内容篇幅更长,文体形式更多,写作表达的内容更全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语言探究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加强听说读写的深入学习与练习,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文本解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文本解读,不是反文本或泛文本的阅读,而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文本解读。只有具备文本解读的"四种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让语文教学回归"以文本阅读理解为根本,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言语表达为着重点,有效理解和表达并重"的语文学科本真。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的一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而要把语言文字真正地落实在运用上,首先必须关注文本提供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让孩子学习文本语言表达的方法,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运用呢?一、依托文本语言课堂上,需要关注和挖掘的角度可以是多方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文本教出"真味",指的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中心,深入了解阅读文本承载的内容、风格、情感、表现手法等,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涵泳、品味等语感实践,思考文本中运用独特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的原因,从而学会鉴赏与学会运用文学作品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故此,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素来重视"学以致用",实际上就是重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语言文字运用和艺术性的语言文字运用。实用性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日常生活、交往、学习和工作中自如地听说读写,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性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学生学会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要问怎样"教"语文,前提是要正确理解并回答生活中怎样"用"语文。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必要考虑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