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叶圣陶先生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纂,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学校教学到创办开明书店,叶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其功能作出了明确而全面的阐述。叶老在语文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艰苦耕耘,"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观是他所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其中,叶圣陶先生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延伸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是叶老教育教学思想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南。认真践行叶圣陶"教育为人生"德育思想,加深对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认识;认真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思想,加深对教育过程和本质的认识;认真践行叶圣陶为人师表思想,加深对师德作为教育根本和核心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南。认真践行叶圣陶"教育为人生"德育思想,加深对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认识;认真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思想,加深对教育过程和本质的认识;认真践行叶圣陶为人师表思想,加深对师德作为教育根本和核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他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是对语文教学本质和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在实施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今天,有必要从多角度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并付诸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91):121-122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从"生活联系、自主探究、启发诱导、类比联想、创新培养"五个方面阐述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思想在3+4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王鸿 《课外阅读》2011,(12):62-63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已经整整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教育。他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注重传承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可谓博大精深。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真正实践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首先必须对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正确、全面的理解。就如众口传诵的“现在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的不需要教”这句话,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8.
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解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赵先寿今年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他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是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70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也...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是叶圣陶先生对多年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总结。该思想具备深厚的科学内涵,既是宏观指导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盘,又是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实施的方法论。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该教育思想内涵也该有新的解释。本文基于新时期的教育背景,对该思想重新进行解读,以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50余年前,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这一观点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突现出朴实的教育规律,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至今仍值得我们遵循。要做到"不教",语文教学要抓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对中国教育有积极的影响。近年来,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人们对叶圣陶思想进行研究和实践。为推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要从工作实际中不断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叶圣陶教育思想"是指我国20世纪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义、当代价值和民族风格。叶圣陶教育思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从1912年开始任教至1988年去世,在长达76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立足社会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创作、编辑、研究、考察等诸多途径,对语文教学做了持久深入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提出了有关"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课内课外"等方面的语文教学原则,建立了涵盖"写作""阅读""听说"书法""教材""学生""教师"等较为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凝结成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诸多操作细节也进行了系统而卓有识见的探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表达,是他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身即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又是一种现实、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事语文教学七十余年,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其作文教学思想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实践指导价值,在如今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当中,叶圣陶先生的写作实践,教学实践和写作理论研究对当前作文教学依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苏派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题对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是把叶圣陶先生当神一样膜拜的,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影响几代人,他的教育思想始终有旺盛生命力。其实,他的很多教育思想或者说教育理论其实都是来源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可以说,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本身就是为了服务课堂教学而孕育出来的。本文就希望从叶圣陶教育思想在课堂的实践研究,试着探索叶圣陶伟大教育思想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始终从事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继续启迪我国的语文教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思想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在文学、教育方面成绩卓然,他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七十多年,形成了一套代表我国现代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教育思想体系。该体系中,叶圣陶先生的思想精髓莫过于八个字:"做人"、"习惯"、"自得"和"直观"。本文将围绕"做人"、"习惯"、"自得"和"直观"八个字,谈谈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教育思想,深深植根于叶圣陶本人自20世纪初以来70多年的教育实践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中,就我国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任务和教育规律、义务教育的课程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和见解。研究叶圣陶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深入理解和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教育思想,深深植根于叶圣陶本人自20世纪初以来70多年的教育实践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中,就我国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任务和教育规律、义务教育的课程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和见解。研究叶圣陶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深入理解和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