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抗战中后期,美国对华政策自身存在的矛盾导致美蒋利益的冲突,致使史迪威和陈纳德在执行各自的使命时发生了权力之争和对日战略上的分歧。史、陈之争严重地妨碍了美国近期军事目标与长远政治利益的实现。罗斯福在史、陈之间采取"折中"态度,以缓解矛盾。随着太平洋战争朝着有利于美国的转变,罗斯福不断调整对华政策,保证了美国近期目标的实现和美蒋在政治利益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但这一历史事实,却历来被西方史学界所不重视,他们总是不适当地强调中国内部矛盾与外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以此否定或贬低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十分活跃,在对以上论点进行批驳的同时,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其余部分的世界战争融为一体,中国抗战从其规模和重要性来看,都具有世界意义.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抗战的杰出指挥者之一,对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曾做过精辟的论述.本文拟通过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大量论述来谈谈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加利福尼亚为背景的"田园三部曲"(《毒日头》、《月亮谷》及《大房子中的小女人》)是杰克·伦敦后期的代表作。在这些作品中,伦敦凝注了对美国历史、现状、文化形态、自然环境、美国精神等多方位的严肃思考。然而,这些作品并没有得到我国批评界足够的重视,批评界要么忽视它们,要么贬低它们。这种批评现状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和深刻的主题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作品的所采用的陌生化的写作技巧和主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笔者运用俄苏形式主义理论细读文本,对《我弥留之际》中叙事技巧和展现主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于福克纳所采用的表现结构和主题进行研究,笔者得出结论,《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使用陌生化的创作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在故事内容和读者之间设置障碍,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知,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展现了人类对于真理的渴求以及生命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对非援助体现了真诚合作的精神,对于提升中国的软权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中国的对外援助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注意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性,加大对外援助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时代》周刊中国援助菲律宾海燕台风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过度词化、重新词化、选择性真实和意识方块对新闻标题和主要新闻事件所建构的中国负面形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意识形态分歧、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国家利益决定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中国负面形象建构倾向和报道偏见。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根据国情,毛泽东在1938年5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该文中分析和揭示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步骤,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系统的介绍了抗战的三个阶段,也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号召和鼓励人民坚持抗战,努力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滇缅抗战研究的重视度远低于国内抗日战场,且角度较为单一。从民国时期《云南日报》的相关新闻报道出发,用新闻传播学的视野来观察新闻报道历史文本,探讨该报关于滇缅抗战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策略对当今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引导舆论、掌握话语主导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前抗战纪念活动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抗战纪念活动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学术、网络、实践资源,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发挥新的作用,但在推广运用的同时要注意鉴别,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0.
历史记忆对自我身份建构有着极大的影响。学者普遍关注的历史记忆对自我身份建构的积极作用,然而历史记忆对自我身份建构的消极作用却鲜有人提及。以美国亚裔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公认的一部划时代的作品---雷霆超(Louis Chu)的《吃碗茶》(Eat a Bowl of Tea)为例来阐述历史记忆对自我身份建构的消极作用,并说明只...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国际上风云变幻。美国政府出于其争夺世界霸权的考虑,对华政策也采取了多变的手法,先后向中国大陆三易主将,即史迪威、赫尔利和马歇尔。史迪威时期美国在华实行的是现实主义对华政策。本文拟对史迪威时期美国在华实行的现实主义对华政策进行探...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海关在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而设立,至1845年前,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辟的五处通商口岸俱征夷税。然而,整个近代中国却一直处于严重的低关税局面,这成了近代中国海关的异态之一。本文就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近代中国海关成立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其成为维护列强利益的工具。列强根据自身利益必然压低关税;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列强强加给清政府的协定税则是近代中国低关税局面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列强对关税税则修改的种种限制又决定了近代中国一直处于低关税局面。  相似文献   

13.
《自我封闭》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中期表作,作品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种族压迫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结合在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揭示了美国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然而在对女主人公凯勒追求自由的一片赞扬声中,人们却忽视了她所追求的自由给周围人生活带来的困境。本文将从她的丈夫、孩子及情人的视角分别阐述他们眼中的这种自由观。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并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制造了一个新的战场,即滇缅战场。滇缅战场既是中国抗战的一部分,又是一个跨国战场,即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对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局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其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一直被“二战”史学家们所低估和忽视,重新评估贵州在“二战”中的战略地位特剐是在滇缅战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贵州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外交一直就有实用主义传统。“门户开放”并非美国首创,而是从英国借鉴而来。美国对华政策始终标榜“门户开放”,以示它和其他帝国主义不同,借以炫耀它对中国的好意。实际上是其由于实力所限,为了获得在华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 ,首先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涵盖科学 ,从而使人文精神遮蔽了科学精神 ;其次是功利主义科学观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0月10日,我党在国统区创办的公开报纸《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该报撰写的“代论”,题目是《辛亥、北伐与抗战》。该文对中国统一战线发展史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文章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要算是第二次统一战线,于是造成北伐胜利。现在,全国抗战,于是,又有第三次统一战线,包含着新的国共合作,及其他抗日党派的参加。”在这里,周恩来明确地把辛亥革命前各革命团体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抗日战争是整个民族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忆,抗战文学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萧红的《生死场》反映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台湾作家赵淑敏所著的《松花江的浪》在当代和平语境下对那段历史进行了追溯。萧红和赵淑敏作为东北籍的女作家,其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语境下“抗战叙事”的不同风貌。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表现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抗战叙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期,贾平凹的目光一直紧盯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变革对农村和城市的冲击,并将自己对于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思考熔铸进小说中.音乐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也在经历着更新换代.在贾平凹的《废都》《高老庄》《秦腔》《高兴》4部作品中的发声体——埙、琴、腔、箫,见证了传统农村文化对现代都市环境的消极抵触,表现为或是墙头埙音,或是散乱胡琴,或是咿呀秦腔,或是悠悠箫声.  相似文献   

20.
金代的大型字书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作用,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新修玉篇》的发现和影印发行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新修玉篇》收字来源广泛,除照收《类玉篇海》所收之字外,又增收了《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等韵书所收之字,其广泛搜集诸家篇韵,增加了大量的又音和训释。从收字、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对其编纂体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为研究金代大型字书的编纂情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