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逸凡女士是生于大陆、后居台湾、1965年移民加拿大的作家,著有《欣欣向荣》(1971)、《金山华工沧桑录》(1989)、《时代.命运.人生》(2003)等小说和散文。《金山华工沧桑录》(大陆书名《他乡风雨》)是首部依据加拿大华工史而创作的中文小说,荣膺台湾海华文学奖第一名。作者还曾荣获台湾《文坛杂志》文学奖短篇小说第一名和2008年冰心文学佳作奖。本访谈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作家的书香童年;第二部分描述了作家对台湾文学的阅读和参与,以及其广阔的英文阅读面;第三部分结合加拿大少数族裔生活讲述了作家对所居城市Kelowna的深刻感受及其自传体创作;第四部分讨论了代表作《金山华工沧桑录》的内容、风格和创作过程;第五部分呈现了加拿大华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及作家与洛夫、痖弦等文学名家的交游。本访谈对于真切了解作家写作心理、华人文学和加华文学历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纪金 《高中生》2011,(8):12-13
贾平凹是陕西省丹凤县人,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著有小说集《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秦腔》、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如《爱的踪迹》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腊月·正月》获得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3.
《涪陵师专学报》2010,(2):44-45
谭明,男,1959年生,重庆涪陵人。现在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任教,汉语言文学高级讲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涪陵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副主席。1980年以来,相继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20余家报刊发表诗作600余首,共计170余万字。作品载入《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中国当代爱情诗鉴赏》《重庆诗歌年鉴》等多种选集。出版诗集《乌江的太阳和雨》《光芒与蝶》。诗集《梦幻与钟声》即将出版。多次获中共涪陵区委、区政府颁发的文学奖和社科成果奖。1995年至今,连续三届被中共涪陵区委、区政府授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诗集《光芒与蝶》获"第四届重庆市文学奖"。  相似文献   

4.
金铃子,本名蒋信琳,籍贯重庆,诗人,画家.198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歌,参加过第24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第17届高研班,诗文多在《人民文学》 《诗刊》 《中国作家》 《星星诗刊》《山花》等刊物面世,著有《奢华倾城》 《曲有误》 《越人歌》《金铃子诗书画集》等,曾获2008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歌奖、 《诗刊》2012青年诗人奖等文学奖项.金铃子的诗富于主观性,充满激情和极具穿透力的想象,诗中恣肆诡异、陡峭精微的表达,高烈度的情感,强烈真挚的语言,造就一种令人炫目战栗的美.[1]  相似文献   

5.
正曾楚桥,男。广东化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网络作家班学员、广东省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作品曾获全国首届鲲鹏文学报告文学一等奖、广东省青年文学奖、深圳第五届青年文学奖、第十届《作品》奖等奖项。小说多次被《文学教育》《小说选刊》等选刊选载,并入选《2007年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13年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05-2006年广东小说精选》《2007-2008年广东小说精选》《深圳读本》《打工文学作品精选集》等多种文学选本。部分小说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观生》《幸福咒》。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重庆召开,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潘英海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了有关台湾原住民民族习俗的主题发言,同时接受了与大会主题相关的专题访谈。访谈中,潘教授结合《东番记》《金枝》和马林诺夫斯基的日记等文献,谈论了他对文学、历史和人类学三者关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鉴赏》2009,(7):95-98,112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史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陈雅佳,女,1993年5月20日生,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0823班学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青年文学》、《中学生》等多种报刊发表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文心雕龙杯”第四届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一等奖、长沙市“爱尔杯”第七届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7,(7C):44-44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走近秦文君     
作家卡片 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40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百科》2010,(12):54-59
关手苏笑嫣 蒙古族。11月生.就读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曾获第六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曾以90后代表作家身份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并入选多种文集.  相似文献   

12.
毕飞宇,男,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主要代表作有《祖宗》、《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平原》、《推拿》等。著有丈集《慌乱的指头》、《沿途的秘密》、《毕飞宇文集》等。其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玉米》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推拿》获得2008年度人民文学奖和首届小说双年奖。  相似文献   

13.
王小忠,甘南藏族诗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于《大家》《诗刊》《北京文学》《散文》《青年文学》《长江文艺》《山花》《芳草》《星星》等,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3》《中国新诗年鉴(2011~2012)》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三部,散文集两部,曾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黄河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14.
苏莉,达斡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草原》《美文》《天涯》《文艺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散文集《旧屋》《天使降临的夏天》,小说集《仲夏夜之温凉时分》。曾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15.
近日“春申原创文学奖”在上海颁奖,共揭晓了6个奖项:金仁顺的短篇小说《彼此》获2007年度最佳小说奖;熊召政的《去明朝看风景》获2007年度最佳文学著作奖(非小说类);《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获首届文学编辑成就奖;兰晓龙的《士兵突击》获最佳影视原创文学剧本奖;《茉莉花开》原著小说《妇女生活》的作者苏童,获最佳影视原创文学奖;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一束     
正第三届《钟山》文学奖在南京颁奖由《钟山》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钟山》文学奖日前在南京颁奖。《钟山》文学奖是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中的一个独立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涉及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非虚构等门类,此次评选范围为2017年至2018年刊发于《钟山》的作品。本次获奖作家中,既有《钟山》多年的老作者,譬如视《钟山》为文学福地的叶兆言,也有2018年第一次在《钟山》发表作品就获奖的周晓枫;既有范小青这样在  相似文献   

17.
简女贞本名简敏女贞,1961年生,台湾宜兰县人,台大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创办大雁出版社,现专事写作。曾获台湾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国家文艺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作品以散文为主,著有散文集《水问》《私房书》《只缘身在此山中》《浮在空中的鱼群》《月娘照眠床》《七个季节》《梦游书》《顽童小番茄》等十余种,人称具有“奇侠”风骨的女性作家,被誉为“台湾女性文学天宇上升起的散文新星”“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余光中语)。作为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之一,她经历了现代派…  相似文献   

18.
作品信息     
<正>阎连科《受活》获得日本推特文学奖作家阎连科凭代表作《受活》日前获得由日本读者评选的Twitter文学奖,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得该奖项,也是阎连科获得2014年卡夫卡文学奖后再次斩获国际奖项。据悉,Twitter文学奖是民间发起的文学奖,今年是第五届。这个奖的特别之处在于,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不能参加投票,投票的都是文学  相似文献   

19.
雷芳 《文教资料》2011,(31):29-30
《饲育》是大江健三郎初期代表作之一。1958年发表于《文学界》上,并获得第39届芥川文学奖。一经发表,便受到好评。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饲育》中黑人士兵出现后村里人的情绪反应、行为方式变化等,探析深藏于日本人内心的微妙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推拿》荣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之后,很多人专注于研究其盲人形象、研究其作品主题,并深入探索其内涵,却鲜有人研究其作品表现张力背后的基础及"动力机"——语言。论文着力探讨毕飞宇在《推拿》中语言艺术与叙事文本的联系,并探析作者是如何透过字词活跃读者的想象力,完成使读者认识盲人,了解盲人,与盲人一起"生活"的文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