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人称代词活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分析推理的方法,从字面意义虚化和“数”“身”换指的角度描绘“人称代词活用”,并且指出这种“活用”属于语言义跟语境义的关系,揭示了“人称代词活用”的特殊性——语境义明显地受字面意义制约,揭示获取这种语境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认识论范畴、语言学范畴、民族文化对词义的渗透影响方面完整地分析词义内容,把词义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念义、句法义、语境义。概念义是词义内容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词义内容发展的根本。概念义到句法义是从认识论到语言学范畴上转化。句法义,本文主要从词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各种句法成分的影响而激发词形成的句法义。概念义与句法义在语言的普遍意义上来分析词义内涵,而语言同样具有民族文性,体现在词义内容中就是语境义。  相似文献   

3.
语感即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理解其语境义。认识文字在字面义之外的情韵义。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语文学科改革的总趋向。最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将各留所长,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4.
在各地方言中,存在许多极有特色的泛义动词,它们发挥了重要的语言功用。如宁海、象山方言中的泛义动词"装",使用灵活,语意宽泛,搭配性极强。各地方言中的泛义动词虽然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在语义虚化、功能语法化和语义边界化等方面是相同的。要准确理解泛义动词的产生和发展,必须理解方言和口语的语境场。泛义动词正是借助语境场的优势,通过语境场来提示、生成动词的实际意义,实现其灵活方便的语言交际功能。同时,由于语境场的影响,方言中的泛义动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的冲突语境的主要体现在:以“忠”和“义”为基础的冲突思想;以英雄和贼寇为中心的冲突形象;以反抗和招安为特征的冲突旨归等方面。时《水浒传》冲突语境悖论意蕴的探讨,有助于认识文学本身的特征,昭示小说人物悖论存在的本质和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何处”在人们的意识里一般表示“什么地方”的意思,但是,它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也可以表示“什么时候”的意思。这是因为一个词除了有字面意义外,一旦用于一定的语境,它便被赋予了语境义,语境义长期对该词的作用,新的意义也就产生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词在使用时的具体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20,(1):60-64
语言的表达离不开词汇,词汇的掌握则离不开语境。基于语境的猜词悟义通常是指利用语言环境的线索来猜测并领悟词汇的意义,这是一种重要的词汇习得方式。结合丰富的例子,归纳论述了11种猜词悟义的方法:定义、同义词、反义词、举例释义、重述、比较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情境性细节、上下义词、图式知识。  相似文献   

8.
叠义广告语是广告语言的创新形式,它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创造出一种“不平常的东西”.概念合成理论、隐喻认知理论、完型趋向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为解读叠义广告语提供了理论支持,揭示了叠义广告语理解的认知过程.叠义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文本,更是一个实时性强的隐喻,只有在特殊语境下进行理解才能获知其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9.
左传果 《海外英语》2012,(2):255-256
词典提供了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及主要的引申义。然而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受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因素的影响,有时蕴含了偏离词典释义的具体而灵活的理解。该文试从语境理论的角度分析英语抽象名词从"词典释义"到"语境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一、对词语的语境义的推断 要正确理解上下文.跳出词典义的限制,或者当尝试用词典义解释不通时,就要尝试语境义。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ongoing research into the literacy practices of bilingual girls from different UK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s of 11‐ to 13‐year‐old Welsh–English bilingual girls in Wales. Examples of the girls' talk about their bilingual lives are explored within the social, political, educational and literary context of the Welsh language today. The position of these young Welsh speakers within both the wider dominant, English language context and that of the Welsh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ves to be riven with paradox. However, the girls make creative use of their situation to explore and demonstrate their own identities. One way in which this is evident is in their use of electronic text, and examples are drawn here of their use of personal websites and Instant Messag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ir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2.
说谎者悖论是学界探索不止的千年难题。应当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建立正确的语言层面理论,以作为分析说谎者悖论的方法。语言可以划分成外延、内涵和形式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之间存在重合、透明和转换的关系。解析说谎者悖论,关键也是理解语句名称与被代表的语句本身之间的层面关系,不能混淆。断定“真”与断定“假”的作用不同:断定“真”,具有转换语言层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允许一个语句断定自身为真;而断定一个语句为“假”则使它定位于内涵层面,因此从断定自身为假的语句推不出矛盾等价式来。运用类似的方法同样可以解析说谎者悖论的变体。  相似文献   

13.
西方语系本身的辩证性内涵及其矛盾运动旨在超越日常语言而塑造理想语言,但其语言系统的倒谓功能具有神奇的魔法,它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反过来变成被表达的东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语言学悖论;而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弄清语言究竟能否通达认识对象、被认识的对象是真的存在抑或只是某种语言的构造;后现代语言学对这一悖论采取了颠覆一切的解构措施,这不仅没能对之解蔽反而走向了更大的迷茫。  相似文献   

14.
逻辑的形式化是对自然语言推理的程式化、模式化、符号化 ,其实质是精确化、抽象化。抽象化到一定界限 ,它会脱离自然语言实际。实质蕴涵怪论、道义逻辑中的罗斯悖论以及认知逻辑中的厄勒克特拉悖论 ,都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结果。要消除这些悖论 ,摆脱形式化的困境 ,就要由抽象回到具体 ,回归自然语言 ,研究自然语言概念、命题及推理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文艺报》组织了“再批判”专题。“再批判”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悖谬在于: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语境中,并不自觉地接受着“他人引导”。这是“再批判”能够生成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哲学研究》论述的“遵行规则”悖论一直是哲学界探讨之热点,维特根斯坦本人也没有给出明确、清晰的消解方案,而是将其和“语言游戏”、“意义即使用”、“私人语言”等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文章基于对“遵行规则”的解读,阐述悖论产生的原由、论证其消解,指出悖论反映了维特根斯坦的反“意义心理观”,突出他对语言本质的理解院语言是生活形式中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8.
神学与美学的相遇发端于"两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两者的契合空间与悖论同时存在,并在神学美学体系中得以彰显。C.S.路易斯的神学美学思想为神学与美学的会通提供了极佳的注脚。他将神学语境下的审美问题指向人类自身,并借着对爱的诗性言说,使神学与美学的会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语境与语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语境和语用的研究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语境的方法是立 足于语言本身。在分析了语言学家们对语境的各种理解的基础上,把语境分为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探讨了语境与语用的关系;讨论了语境对语用的主要作用。文章认为:语境是语用的基础,语用离不开语境,语用与语境的关系既像基脚与高楼的关系,又像一对连体双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悖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但中西方思想家对此采取的态度和解决方法迥然不同。中国思想家对悖论采取的是一种逍遥的、诗性的解决方式,而西方思想家对悖论的解决则具有一种"执迷不悟"、一究到底的执着精神。文章认为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在于,中国思想家注重人生实践甚于客观的宇宙自然、客观规律,在方法上采取直观体悟的方式对本体进行整体性把握,而非经由逻辑化、抽象化的语言探寻。这种逍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观,一方面导致中国文化的"诗性智慧"特别发达;另一方面,一旦这种思维和语言进入现代的立法、科学、道德、制度建设等领域,便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歧义、混乱和无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