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卫林 《内江科技》2012,(2):156-157
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直接或间接将被选者的运动才能天赋测定出来,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其未来的竞技发展能力。本文通过对儿童少年铅球运动员的选材,采用遗传学、形态学和生理学等选材方法,获知铅球运动员所具备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状态,相应地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等进行评价,全方位研究儿童少年铅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模式,为广大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遗传因素是运动员选材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心里状态,智力情况等都和遗传因素有关。研究人体运动能力的遗传因素,可以提高运动员选材的准确性,对于运动员后天训练以及将来取得成绩的预测都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永燊 《科教文汇》2010,(1):155-155
研究并实施运动员的选材是实现在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性任务。实行多年系统训练,是我国曲棍球水平早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根本措施。在我国把运动员选材分为初级选材、中级选材和高级选材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的选材中都分为初选、试训、定向和决选四个阶段。本文从曲棍球运动员选材的阶段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旨在为曲棍球运动员的选材提出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叶子建 《内江科技》2012,(5):179+188
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经验选材已不能适应世界篮坛飞速发展的趋势,科学选材则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篮球运动的规律,对篮球运动员选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跳远是一项集速度、力量、跳跃能力等素质于一体的田径项目,运动员需要高速的助跑能力,强有力的踏板能力以及跳跃能力。要想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首先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材。只有选好了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各种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使运动员达到竞技的高峰。本文从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选材概述、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选材的重点考虑因素及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选材的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出一条符合基层现有条件的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选材之路。  相似文献   

6.
直道跨栏项目属于技术性较强的径赛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直道栏运动员,选材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青少年直道栏运动员选材的概念、青少年直道栏运动员选材的方法以及青少年直道栏运动员选材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论述,旨在为一线的教练员摸索出一套务实有效的青少年直道栏运动员选材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6)
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研究就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生长特征及生物学遗传的角度进行选材,根据生长环境和发展规律等方面分析,把具有乒乓球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取出来的科学方法。维今后的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优异成绩的取得与科学选材密不可分,本文从少年发育程度、遗传因素、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探讨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内容和标准,以期为建立柔道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想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 《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50-251
从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运动员的选材指标、基本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运动员选材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训练经验,揭示定向运动员选材的规律和原则.以提高科学选材的水平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张建武  田惠林 《科技风》2014,(8):173-173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个人竞赛项目,打法类型多样、工具性能各异、个人特点不同,球速快,落点变化复杂多样。本文从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原则、乒乓球运动员选材常用指标、指标分析评价等进行详细的论述。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神经类型、心理特征、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以提高运动员成材率。  相似文献   

11.
陈洁 《科教文汇》2013,(15):94-96
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发挥率、试投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当今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特点,对我国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给予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男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正朝高大化方向发展,而且运动员的年龄和极差偏大,最佳竞技年龄段呈后延趋势;同时指出:本届奥运会男子铅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稳定,心理的稳定性及竞技能力自控性是运动员能否高水准发挥自身竞技能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郑岩 《科教文汇》2012,(34):149-150
速度滑冰运动需要运动员借助冰刀的滑行,在冰面上以最少时间完成规定距离的竞技运动项目.速滑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心理能力将直接影响运动成绩.本研究对优秀速滑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特征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认知、情绪、意志品质几个方面对速滑优秀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进行测试.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确定出吉林省优秀速滑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个性特征、专项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何婷婷 《科教文汇》2014,(15):80-81
本文以2006-2007年体彩资助的全国青少年软式排球冬令营暨锦标赛参赛的女运动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女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技术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十分显著,身体素质越优秀的队,比赛成绩越好;而女子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刘园园 《科教文汇》2011,(30):22-23
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剖析了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燕 《科教文汇》2011,(36):156-156,181
短跑是一项极限强度的速度力量项目,往往百分之一秒之差就决定冠、亚军或决赛权,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充分发挥成绩的保证,然而运动员心理状态种类繁多,其中以赛前心理状态尤为重要。本文就影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诸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赛前特殊心理训练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备战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对陕西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调查发现膳食营养摄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干预,使运动员的膳食摄入科学合理,尽量能够满足游泳训练的营养需求;在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基础上,使用运动营养品进行有效地营养补充,使运动员的营养摄入更加充足、全面,提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7.
郭朝军  余春玲 《科教文汇》2012,(36):143-143,145
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实际出发,着重从高水平运动现存的文化状况,学习态度以及训练与学习两者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实践中得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需要为之努力,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高菘 《科教文汇》2014,(25):167-169
从关注度、重视程度、面对冲突时的做法等方面分析吉林省优秀运动员职业道德的现状,找出问题成因并提出加强吉林省优秀运动员职业道德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曲艳玲  雷蕾 《科教文汇》2012,(16):146-146,198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意义的基础上,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训练负荷的评定和安排做出了探讨,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对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弹跳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以及速度素质训练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PurposeWith the continued rise of technology in sports, many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with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designed to measure physiological fatigue and recovery. However, the proper methodology and potential pitfalls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observe compliance rates of self-measured daily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recordings in collegiate athletes from two different sports teams throughout their competitive seasons.MethodsSixteen male hockey players and forty-seven female row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Daily HRV measurements were collected over 17 weeks. Athletes were categorized as Compliant or Non-compliant based on a 43% compliance rate threshold.ResultsOf the 16 hockey players, all were above the 43% threshold and considered Compliant. As a team, weekly compliance rates varied throughout the data collection reaching a high of 99.11% and a low of 37.50%. Of the 47 rowers, 26 athletes were categorized as Compliant while the remaining 21 athletes were categorized as Non-compliant, falling below the 43% threshold. As a team, weekly compliance rates varied throughout the data collection reaching a high of 70.81% and a low of 8.70%.ConclusionsSmartphone-derived measures of HRV are valid and reliable tools for assessing training status and recovery in athletes. New applications provide a practical means for obtaining daily recordings. However, longitudinal monitoring of team-sport athletes may be difficult due to decreases in compliance. Coaches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have plans in place to keep athletes actively involved in data collection with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proper explan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asures being tak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