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罗仁家  耿立 《科教文汇》2012,(14):192-192,199
本文简要阐述了专题口译中译员焦虑心理的两大成因:专题知识的不可预测性、口译环境的不确定性(客户和听众的期望值,人际交往敏感度等),提出减少专题口译人员焦虑心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工程现场口译的特点以及现场口译对译员的要求,结合实例,提出了现场口译过程中五个应急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现场口译人员克服口译中的障碍,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洁 《科教文汇》2012,(7):128-129
口译不同于笔译,它除了需要译员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因此,对影响译员口译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口译员的培养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可君 《科教文汇》2013,(19):128-129
口译是即席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包含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了减少口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口译质量,译员必须进行译前准备。本文从会议资料、主题内容和术语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口译准备。  相似文献   

5.
口译是即席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包含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了减少口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口译质量,译员必须进行译前准备。本文从会议资料、主题内容和术语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口译准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很多跨国公司或外国商人来到中国拓展业务,他们需要找一个口译人员帮助他们和中国的企业进行沟通或洽谈生意。商务陪同口译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口译形式。但商务陪同口译给译员带来了很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商务陪同口译现场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口译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很多跨国公司或外国商人来到中国拓展业务,他们需要找一个口译人员帮助他们和中国的企业进行沟通或洽谈生意。商务陪同口译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口译形式。但商务陪同口译给译员带来了很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商务陪同口译现场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口译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熊薇 《科教文汇》2009,(22):249-249,256
本文旨在从口译的过程出发,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分析、比较,列举一系列在口译实践中影响口译的文化因素,以阐明口译的实质是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口译最终的目的是让听众理解讲话人的意思。因此译员应时时兼顾到译出语受众的文化,积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李致韵 《科学大众》2015,(2):146+27
庭审口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审判的公平、公正及当事人的权利保障,而从中国庭审口译的现状看来,译前准备不足是导致庭审口译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笔者一次刑事案件庭审口译任务为例,从术语、案情、法律文书和身心层面准备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刑事庭审口译译前准备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供庭审译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巧文 《科教文汇》2012,(13):143-144
口译是一种具有某种不可预测的即席双语交际活动。口译的现场性决定了译员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解码、编码的全过程,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这要求译员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场口译的临场机智与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11.
岳萍 《科教文汇》2013,(23):136-136,140
对译员来说,口译是对耳朵、大脑和嘴巴的一场综合性的挑战,是一场精神压力抗拒战。但掌握一定的训练法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能让译员比较轻松地驾驭口译现场。本文就如何提高俄语口译能力,对笔记和跟读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阿晶 《科技风》2013,(16):211
译员除了掌握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之外,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将职业道德与礼仪培养纳入口译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心理素质与反应能力、拓展百科知识等有助于培养译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谭彬 《科教文汇》2011,(35):125-126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译员在口译时不可避免会面对各种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冲突,如果译者对对方语言文化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势必会导致口译中的信息传递错误。因此在口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空间距离逐渐缩短。在这种跨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桥梁作用的口译工作也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和重视。口译的特点决定了一名优秀的口译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译员素质,这不仅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还包括译员本身的职业素养,如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保密意识、合作精神等等。这些都要求一名译员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5.
蒋玉娜  吴志娟 《科教文汇》2008,(16):176-176
口译的临场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挑战性。交替传译,简称交传,对记忆的考查也是一个挑战,要求译员在紧张的口译现场既做到同步记忆,又做到同步接收新的语言信息,这就使口译笔记有了用武之地。本文拟通过分析口译对记忆的要求,探讨交传笔记的概念特点及如何做笔记,进而得出:译员只有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笔记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科技法语口译译员应具备的扎实语言素养、记忆力、记录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确保口译质量诸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志平 《科教文汇》2015,(2):214-215
众所周知,"原语效应"减少了译员组织语言的压力,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保证了口译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但是文化和语言使用习惯方面的差异使原语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却成了目的语听者在理解上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口译交际的效果。本文对口译中的原语效应进行再认识,分析原语效应的"三性",以提出译员利用原语效应而采取的策略,以及要摆脱各种障碍而采取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原语效应”减少了译员组织语言的压力,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保证了口译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但是文化和语言使用习惯方面的差异使原语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却成了目的语听者在理解上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口译交际的效果。本文对口译中的原语效应进行再认识,分析原语效应的“三性”,以提出译员利用原语效应而采取的策略,以及要摆脱各种障碍而采取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的到来,对于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都开设了口译课程,其中不乏一些高职高专学校。但研究和调查显示;能承担翻译译员任务的高职高专的学生寥寥无几。由于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学生水平等情况都有别于一般高等院校,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专业口译课的授课方式也不能照搬普通高等院校口译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高职高专英语口译课堂教学AIPPL模式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浅析商务英语口译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馥嘉 《科教文汇》2008,(13):98-98
商务活动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不是说学过英语的人就能将商务翻译做好,如何在商务活动做到译得准、快、稳,如何在谈判桌上避免失误,以圆满地完成口译任务,它也是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才能使口译者成为合格的商务口译员。商务英语口译要求译员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素质,商务英语口译具有其独特性,商务口译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