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郝彦桦 《科教文汇》2008,(22):258-258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的结晶,是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实体,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极富表达力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英语素以习语闻名。英语习语主要包括格言,俗语,谚语,典故,口头语,俚语及一些习惯表达。隐喻是基于两个不同类事物的某一共同点而使用表述其中一事物的词来隐蔽地修饰另外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段。本文从具象化隐喻,生机式隐喻,拟人式隐喻,联觉式隐喻共四个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隐喻修辞进行探讨和研究,这对于全面理解隐喻修辞,准确认识英语习语,以及研究英语中的隐喻思维都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夏金玉 《科教文汇》2008,(34):161-161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习语意义的本质是概念性的,其语义可以推导。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英语爱情习语的语义理据,用三种认知机制,隐喻、转喻和常识,分析了它们的语义推导过程,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英语习语意义的可分析性,以及三种认知机制对于理解习语意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向辉  王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182+283-182,283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人类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概念转喻这一认知机制在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是构成人们世界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转喻的角度来研究英汉习语,通过阐述概念转喻的本质及基于转喻基础上的英汉习语的构成方式,证明在概念转喻框架内习语具有可分析性,并对促进语言学习和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力文 《科教文汇》2009,(24):252-252,272
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分析了与习语语义理据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认知机制: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并论述了习语语义理据的文化因素。有助于习语的系统化学习,提高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骆玮 《科教文汇》2010,(23):117-119
英语复合词的建构主要从词的构型、内部句法关系和语义构建这三方面来考察。以往对其语义建构的源头,即语义理据研究不是很多。本文抓住语义理据是人们一种心理联想的特点,引入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逐一分析英语复合词中隐喻、转喻、隐喻加转喻以及类比这些语义理据,希望可以对语义建构源头有更科学有效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3)
隐喻是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解释具有清晰结构的原始概念、分析结构比较模糊的目标概念,进而使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抽象的现象或概念。这种手段或者说工具,在英语经济新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不同分型如方位隐喻、结构隐喻、语气隐喻等,在新闻中被用来描述与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新闻中的各种专业术语与抽象概念。本文选择语气隐喻作为研究对象,试探究其在网络英语经济新闻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对颜色词的认知必须借助隐喻和转喻。颜色词的隐语与转喻具有不同的认知分类,两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颜色词隐喻和转喻的连续体。  相似文献   

8.
杜丽丽  雷笑云 《科教文汇》2010,(16):131-131,137
日语中“手”不仅仅作为人体器官名词使用,通过对日语词“手”的一词多义分析,发现该词的义项分布呈辐射和连锁结合的趋势,并且各义项以隐喻或转喻方式为主要手段,组成了一个多义的网状结构。因此,笔者在收集日语中与“手”有关的表达的基础上,探究“手”的隐喻和转喻表达,分析其隐喻、转喻模式及意义表达形成的原因,即该基本人体词汇的多义分布现状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语法隐喻在英语语篇中被大量使用,但是在不同的文体和语域中,语法隐喻出现的形式和所体现的功能各有不同。本文以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为依据,分析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及其功能,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科技英语语篇中的隐喻本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语组成形式,英语习语具有它自己的结构、意义以及独特的使用环境.要正确地应用英语习语,了解它各个方面是极其必要的.其中之一是必须考虑到英语习语的语体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考虑习语在各个不同场合适合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婷  王晓  刘娜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33-234
英语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习语。本文从分析英语习语所具有特点出发,阐述了如何正确把握其内在含义;然后从翻译方法入手,对如何实现英语习语的汉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人们充分了解两种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互译,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历史典故五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科教文汇》2011,(28):128-129
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中英历史形成的文化差异,表现在习语上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周先红 《科教文汇》2012,(4):140-141
习语是语言中重要组成部分,起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地翻译并使目的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基本同样的反应则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作者通过探讨习语的特点和作用,分析英汉翻译中存在的难点,依据奈达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理论,提出了四种有效翻译方法,以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弓 《科教文汇》2011,(17):130-131
习语中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是语言中独立而固定的特殊成分,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本文主要从英汉习语的由来、英汉习语的特点以及英汉习语的翻译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因而对于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似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在本文中,作者试图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分析,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Till present,there are far fewer scholars fascinated by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fro the angle of classification.Therefore,the paper writer plans to carry out the comparative classification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from three angles:grammar and vocabulary,rhetorical point of view and source of idioms,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studying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大多数人在国际交流、教育、文化和贸易中广泛使用英语,它已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文章论述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发展及在语法、发音和词汇方面的发展。探讨了影响英语在中国发展的多种因素和英语对我国商业、社会及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克服由文化环境影响下英语习语的翻译差异.本文首先陈述了英语习语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文化特点,然后通过很多具体事例来阐明在讨论习语翻译的技巧时如伺利用文化知识.本文结论认为文化环境影响论能帮助获得更准确、生动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梁燕媚 《科教文汇》2011,(11):147-148
与动物有关的习语是世界各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英语也不例外。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不可避免地碰到此类习语,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正确翻译以及使用,可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中文作为目标语,从翻译的角度对英文动物习语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求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