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成功体验指的是个体在取得的成功中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或者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取得成功,比如解决一个难题,学会一种技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等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心理,成为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成功体验指的是个体在取得的成功中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或者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取得成功,比如解决一个难题,学会一种技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等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心理,成为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学生学习时取得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并且这种情绪体验会形成一种循环效应。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每一  相似文献   

4.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积极愉快的自我满足情绪和感受。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职专生而言,他们对失败尚缺乏理性思考,常常认为只有成功才能导致更高层次的成功。理由是成功和失败在心理上引起的情绪体验是不同的:当学习取得成功.比如掌握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5.
“成功体验”原理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学生学习时取得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并且这种情绪体验会形成一种循环效应。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每一位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成功者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失败者,不仅不能体验到自身价值,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陷入恶性循环。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捕捉有利时机,创造条件,把学生引导到良性循环这条轨道上来,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成功体验”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每当成功出现时就会感到一种精神快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感”,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心理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是因为自我认识会增强自尊心,促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不息。可见对成功感加以培养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给予学生以正面的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失败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物理学科教学质量,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学科中兴趣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往往是随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1)处理好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应与教师进行感情交流。如果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那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师经常批评学生,不尊重学生,这样就会在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自然学生就不会对物理学科有兴趣了。因此,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2)成功的体验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不喜欢物理,并不是他们从来对物理不感兴趣,也不是从没认真去学习物理,而是因为他们过去只有失败的经历,没有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寄予希望,创造条件让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 绪论学习困难学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常常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魔力圈”。即“学习失败”(因基础差等原因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负性(无能等)情绪体验”──“学习动机下降”──“更多的学习失败”(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最终造成“厌学”甚至“恨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厌学是因为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中“暂时有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有些心理学家主张将学习困难学生定义为“学习暂时有障碍学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帮助“学习…  相似文献   

9.
高一年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中会进一步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他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运气等。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归因理论首先由海德(F.Heider)提出,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作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一人人皆知的熟语 ,经过实践的反复论证而成为了至理名言。然而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当人取得成功时 ,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增强信心 ,提高兴趣 ,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再好”的自我激励心理 ,成为促使其进一步成功的内部诱因 ;当人遭受失败时 ,可能引起灰心、烦躁、自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以致丧失信心、挫伤热情 ,而令其再度失败。因此 ,失败未必带来成功 ,而成功却是走向再次成功直至最终成功的阶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学校教育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江西教育》2003,(12):24-24
心理学认为: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和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何谓成功的学习?如果学习者对某一学科、某一知识、某一问题的学习在心理上确实有了一种真切的成功体验,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成功的学习。这里的成功体验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悦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对学习一般具有如下的心理倾向:(一)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因为跳一跳才够得着的果子不仅能使他们体验到需要。而且能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可能,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获得成功的快乐。(二)对掌握着主动权的学习很感兴趣。他们需要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喜欢到实际生…  相似文献   

13.
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本文针对学业情绪的分类和以往对学业情绪的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等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学业情绪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对352名中职生进行调查,以考察中职生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职生常体验到高兴、希望、平静、放松、焦虑、生气和沮丧等学业情绪,追求成功动机和回避失败动机均较低;(2)学业情绪各维度均与追求成功动机(r=-0.261~0.367)、回避失败动机(r=-0.232~0.481)存在相关;积极学业情绪对追求成功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88),消极学业情绪对回避失败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541)。  相似文献   

15.
习得性失助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学生学习语文每每受到失败的挫折和打击,从未经历过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就容易产生语文习得性失助感。这种失助感具有跨越情境的性质,即在第一种情境下的失助感会影响到第二种情境,导致一次失败接着一次失败,屡试屡败。这种失助感会带来多方面的障碍:1.动机障碍。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尊重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持续成功的体验,不但能够使数学的课堂教学充满快乐,而且有利于培养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让学生拥有机会,体验成功人人都有自我表现、获得成功的要求,小学生这种愿望就更强烈,他们总是希望获得成功,受到教师的夸奖,同…  相似文献   

17.
“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被叫做习得无助感简称无助感。”(产生语文习得无助感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或者“后进生”)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饱受失败的打击,鲜有成功的体验,就会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产生语文习得无助感。他们在语文学习上通常有以下一些表现:第一,动机水平降低: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在语文学习上消极被动,对语文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学并快乐着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当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经历“磨难”后,突破重固有伟大的新的发现时,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和令人头奋的情绪体验。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乐趣时,他会产生再次追求这种情感体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更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首先我用话题引入: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学习研究中,归因论解释了学习者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的不同,并强调归因方式的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继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趋向。学习个体对其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可促使学习个体的动机发生变化。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掌握学生年龄特征、人格特征的前提下,合理开展课堂竞赛、给学生营造心理安全的氛围、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明确及时的反馈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