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写短新闻     
我在农村基层工作,经常采写一些乡间短新闻。自去年四月以来,我先后在《四川民兵》、《四川农民报》、《四川工人报》等报刊,及县人民广播站发表了七十多篇稿件。还分别被《南充日报》、《四川农民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通讯员。下面谈一点采写短新闻的体会。短新闻要凝聚一点,短小精悍。我开始写稿时,总想写出“大部头”,有分量的长稿。于是使劲拼凑材料,拉长篇幅,因而写出的稿子主题不突出,事例不典型,费力不小,不能采用。后来,我仔细琢磨《新闻与写作》上一些作者谈写作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63岁了,从1957年开始给《北京日报》写稿,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1957年至1980年,共写稿183篇,各新闻单位只采用35篇。1981年至1990年,10年写稿1921篇,被首都及各地44家新闻单位采用1252篇。我采写稿子逐年增多,但困难也是不少的。除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写作能力有限外。更主要的还是工作与采写稿件时间上的矛盾。我所在的副食品公司担负着近80万人口的副食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是新闻战线上的新兵。一九八二年开始新闻写作,由于重视处理好工作与写稿的关系,不但避免了因写稿而影响工作,反而使写稿促进了工作,取得了工作和写稿双进步。我在单位搞秘书工作,写稿和工作是相辅相成,写稿提高了写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去年,被评为模范党员和党政机关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在写稿方面,四年来,共采写稿件二百一十六篇,有五十一篇在地区以上报刊、电台发表。其中有《中国乡镇企业报》、《农  相似文献   

4.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5.
我搞新闻写作是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的,到眼下已有两年半的时光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先后在中央、省、市、县新闻单位发表了一些作品。1985年我采写的《两亲家》荣获省好新闻二等奖,《晚娘心》获1987年扬州日报社“美在家庭”征文三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最近又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特写。有位朋友半真半假地对我说:“你能发表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6.
我从1985年1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到目前为止,先后被中央电台、《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采用了150多篇。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信问我,写稿有什么诀窍,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我的回答是:要在"新"字上下功  相似文献   

7.
初学写稿,因为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觉得什么都重要,就把采访到的材料稍微加工整理,投寄给报刊、电台,结果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为此,我也曾对写新闻稿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没关系”,所以屡投不中。恰在这时,一位老通讯员向我介绍了《新闻知识》杂志,并送给我一本阅读。当我拿到这本杂志后,真是爱不释手,花了三天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我觉得这本杂志办得好,它设有二十多个栏目,尤其是《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采写体会》、《我与新闻知识》及《通讯员之友》等栏目,更是贴近我们通讯员,就好象新闻老师给通讯员上课一样,效果非常好。 在《新闻知识》的帮助和指导下,近几年来,我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不但经常为厂广播站写稿,还结合本厂实际,向报刊、电台投寄了许多新闻稿件,每年的“征文”稿件总有几篇获奖,我采写的《那山、那水、那情》一稿,被《三峡潮》一书收录,获得优秀奖。与此同时,我还被《陕西工人报》、《军工报》、《铜川日报》、《铜川人民广播电台》、《现代文化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采写800多篇稿件,其中有十五篇被省、市级新闻单位评为一等奖、二等奖或好稿、优质稿。回顾十多年写稿实践,我的体会是,要想不断进取,必须坚持“四学”。  相似文献   

9.
我在基层当通讯员多年,采写的稿件有100多篇被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有600多篇被省、军区级新闻单位采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较深的一点是,作为一个通讯员,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只有胸怀全局,眼中才有新闻。我初学写稿时,不懂得调查研究,更谈不上了解全局,见什么,写什  相似文献   

10.
我自1984年写稿以来,先后在《湖北日报》、《湖北农民报》、《黄冈日报》、湖北电台等省地县新闻单位用稿千余篇,由此由一个泥腿子业余通讯员步入机关大门。联想这期间写稿是很不平衡的,有时一个星期连写多篇,有时很长时间不写稿,究其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1.
我是从一九七零年开始为党报写稿的。十多年来,我先后向路内外各级新闻单位写稿七百多篇,被十七家报刊电台采用四百多篇,被《陕西工人报》吸收为特约通讯员,被评为《西安铁道》、《中原铁道》报优秀通讯员。回顾十多年来坚持为党报写稿,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努力写一九七一年,队党支部让我担任通讯员,为报纸、电台写稿。热情一来,我一月内就写了十五篇,却石沉大海。我没有气馁,认真找原因,终于明白了写稿不见报,主要是自己没有抓准问题,稿件质量低。从此,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白天上班生产,晚上坚持写稿。这样见报稿件就慢慢地多起来了。一九七二年,我队二班担负咸铜线庄里至梅家坪  相似文献   

12.
学步一得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农民,有写稿的愿望和热情,但一篇篇稿件常如泥牛入海。我想,象我这样何只一个?希望贵刊多介绍些浅显易懂的写稿经验和采访知识。淇县北阳乡黄堆村斐海洋编辑同志: 我们乡里许多领导同志都想写稿。他们深知提高通讯员采写水平的重要性,他们理解农村新闻爱好者渴求学习的急切心情,所以给每位通讯员订一份《新闻爱好者》杂志。目前,农村有许多新闻爱好者新苗苗,但不知怎样把稿写好,所以都希望从  相似文献   

13.
我是南阳县黄台岗乡的通讯专干。当我1985年初学写稿时,有线索无从下手,写出稿没有重点,投出去石沉大海。1987年,经县委通讯科介绍,我开始订阅《新闻爱好者》自学。几年来,我就是靠《新闻爱好者》这个良师益友的帮助,在县级新闻单位和党政内部信息快报上发稿400多篇,在地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160多篇。我订阅本刊吃到“甜头”后,介绍和动员爱好写作的同志订阅该刊的数量逐年增加,由1987年的5  相似文献   

14.
我是北京市崇文区粮食局的一名兼职通讯干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稿,三年来,我写的稿件被《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人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采用一百三十多篇.去年,我被崇文区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在写稿中的体会是,做为通讯员只有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五年,我利用业余时间为新闻单位写稿一百多篇,录用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其中为各报刊、电台专栏、专题节目写稿最多。前年《人民日报》开辟了《凡人新事》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写稿中,有不少好心人在劝我,要多栽花少栽刺,他们说,你毕竟是个农民业余通迅员,采写批评稿子,不仅调查工作量大,花精力多,而且弄得不好就得罪人。这些我全然不顾,我想,通迅员坚持为报刊、电台写稿,是革命事业的需要,只要是新闻单位需要,我们身边又有内容可写,就应该写,不写就是失职。因此在去年,我仍然连续写了《撕毁合同被撤职的队长》、《被撤职的村长》、《为了一只鸡,处罚六百元》、《为了一棵树,两家吵破天》、《县政府下达的红头文件也兑不了现》等10多篇批评稿子,都被县台、《淮阴信息》等采用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我开始写稿,一连发出20多篇,别说省里,就连市里的新闻单位也没沾上边. 这几年,我们二矿宣传科重视通讯员的学习提高,连年订《新闻爱好者》,发给通讯员学习.宣传科定期办培训班,通讯员队伍不断扩大,发稿数也逐步增多,许多人初步掌握写稿要领,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始是宋文吉给我一本《新闻爱好者》,并告诉我,从这本书上能学到写稿方法.从那以后,我认真阅读,反复练习,慢慢入了门.我越写越有味,越写思路越开阔,矿广播站经常用我的稿子,局和市以上新闻单位也发表了我的作品,还两  相似文献   

18.
现在,各新闻单位都在提倡采写现场短新闻。前不久,光明日报在头版用了差不多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一组包括现场短新闻在内的短新闻集纳,如此积极地倡导,令人兴奋。我偏爱现场短新闻,仅这几年就采写过几十篇。在全国记协举办的三次全国性评比中,我有3篇作品获奖。当然...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写稿,到1994年底已37个春秋了。37年来,我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参考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158家新闻单位刊稿5600余篇。连续13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12年被兵团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被十多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有不少青年新闻爱好者问我:“搞好新闻报道的窍门儿是什么?”我说是四个字:“多、快、好、省”。所谓“多”,即采写的稿件登的多。当然,这种多是建立在你有了一定的新闻采写基础上的。我当初写稿时也曾经盲人摸象般地胡采乱写过,甚至一天便寄出去三四篇稿子。但许多稿件如泥牛入海,自己不久便泄了气。《运城根报》星期刊创刊号头版重要位置登了我的“处女作”《打鱼挖藕时节》,一下子又使我振作起来,每天不是攻读新闻写作知识和范文,便是有选择地忙于采写,就这样如痴如魔地坚持有的放矢地采啊写啊,渐渐摸出了点门道,用稿率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