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依法治校释     
一、法治与人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权力价值观和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依法治校,就是依照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管理学校。从教育法规的作用形式来看,依据教育法律规范来约束管理对象的教育行为和约束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行为是依法治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学校主体看,依法治校的内容包括校长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一、依法教育行政的界定教育行政主要是指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依法教育行政就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从事教育行政活动。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主要有制定规范的抽象行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教育行政不仅要求教育行政机关根据法...  相似文献   

3.
一、增强法规意识,推进依法治校 依法治围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样,依法治校也是我们管理学校的基本策略。而目前我们有的学校特别是有的干部法规意识不强,依法治校观念淡薄,闹出了不少不该出现的事情,如在侵占学校及师生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有的学校不但不及时主动地争取法律的保护,甚至还有的抱着息事宁人、忍气吞声的态度。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乱收费、体罚学生、排挤差生、克扣学生伙食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集中体现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和国家、省市教育规章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突出了法律、法规中关于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师德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的内容,能切实引导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  相似文献   

5.
倪干华 《文教资料》2006,(16):85-86
校长是一校之魂。我是一位年轻的老校长,在十七年的校长岗位上,我深深体会到: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事。人心齐,事业兴。作为一校之长,除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外,还必须讲究管理艺术,注重治校方略。一、以法治校,做“师之生”。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严格按教育法规办事,严格按制定的章程办事,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努力从执法的高度规范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校长,必须全面而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规,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做终身学生,孜孜以求地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文件,吸收教育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行政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有停于法律的管理行为,侵犯了师生依法应该享有的权利,严重挫伤厂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有些师生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被损害的权利,又影响了教育行政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依法教育行政已经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教育行政主要是指教育机关的行政活动,是依据权力对学校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依法教育行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从事教育行政活动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近几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  相似文献   

7.
推进依法治校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依法治校,是指学校的各级管理者依照宪法和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学校章程和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项制度,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规范学校的法人行为和师生的个体行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学、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实现依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法推动学校自主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学校管理的基本保证。 依法治校是指把学校教育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使学校各方面的行为和运作合规合法,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行政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有悖于法律的管理行为,侵犯了师生依法应该享有的权利,从而严重地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师生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被损害的权利。为了正确维护教育行政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依法教育行政已成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教育行政主要是指教育机关的行政活动,是依据权力对学校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从事教育行政活动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近几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使教育行政由人治向法制方向转化。教育行政中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行为失范生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存在.他们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他们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关注行为失范生,了解其形成原因,寻求矫正方法.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对经费保障机制、公办改制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等作出明确规定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近期发出《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各地要依法加强省级统筹职能,落实县级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要依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行为;依法规范公办改制学校,切实维护公共教育资源;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得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依法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一系列侵权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既有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原因,又有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方面的原因。预防之策是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法律意识教育,依法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加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立法”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办学行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的最高准则。据此,各有关责任主体和义务教育学校都必须把规范管理摆上议事日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和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教是发展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略。中小学教育法规的缺失,对教育方针的贯彻、依法治教的实施、学校的规范管理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都带来严重影响,亦不利于教育的长期发展。文章对中小学教育法规的部分缺失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各种缺失带来的影响,目的是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教育法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几个重要的规范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法律,懂得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应当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思想觉悟目标:提高学生的经济法制意识,增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在商品交易中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还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治教尚未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自觉行为。为保障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教育法律的配套性法规、规章尚需完善,法律规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还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治教尚未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自觉行为。为保障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教育法律的配套性法规、规章尚需完善,法律规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 ,我们坚持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了“民主依法、管理注情、凝聚师心”工作机制 ,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一、依法优化民主管理 ,用机制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落实我们以为 ,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并不是校长民主意识增强到位的“恩赐” ,而是宪法和教育法规所赋予教职工的神圣权利 ,因此 ,依法建立科学、健康、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 ,规范教育行为 ,保障教职工管理学校权利的落实 ,是我们加速学校民主建设法制化进程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用有效机制来保障。这种机制就是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如树木生长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我想,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坚持依法治教,二是倡导尊师重教,三是保证必要投入,四是良好舆论氛围。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依据。凡是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做的,学校就要坚决执行;凡是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不可以做的,学校就可以进行试验;凡是法律、法规保障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只有有了这样的法制环境,学校才能够在规范自身办学行为的同时,充分发挥自主精神和创造力。因此,有关部门随意制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随意干预应…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办学行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的最高准则。据此,各有关责任主体和义务教育学校都必须把规范管理摆上议事日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