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藏说"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周永年《儒藏说》为基础,分析和评价了“儒藏说”的源流、内容、背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诞生的。它与旧式藏书楼有着根本区别。近代图书馆馆刊,是为了适应新式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之需出现的,在宣传先进图书馆思想、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业务、揭示馆藏、交流经验,促进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刊编为《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出版。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3.
"儒藏说"与现代图书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儒藏说”为基础,从“公藏”思想、“藏以致用”、读者服务和管理理念几个方面,论述了“儒藏说”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112-118
中国近代师范院校开展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系科或专业,二是在其他专业中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中国近代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史,钱亚新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钱亚新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各类师范院校中,不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课程都是由钱亚新首开。1942年钱亚新发表的《师范学院中的图书馆学》一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学课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文不仅反映了钱亚新对于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认识,而且体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对于图书馆学教学研究的成就。通过研究近代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史及钱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可供当下借鉴:(1)教育职能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2)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互动;(3)教育史视角是研究民国图书馆史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是在新、旧、中、西文化思潮的争辩和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是各派思想激烈冲撞和不断调和的结果。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新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调和以及世界图书馆学思想的融汇贯通。在此过程中,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打上了文化保守主义的烙印。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6.
来新夏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和图书馆学家.研究领域涉猎历史学、文献学、目录学、方志学和图书馆学多领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从历史学、目录学和图书馆学三个维度对中国近代的图书事业作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总括性论述,首开三史合一的先河,将中国近代书史、中国近代目录学史、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三史熔为一炉.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是在广泛接受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影响的基础上而确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带来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也加速了其渐进的过程。1920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和北京高师暑期讲习班的创立,图书馆学课程体系的出现,图书馆学在中国的研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之再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中,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立场。他不仅回应了鲍士伟有关在中国建立公共图书馆的言论主张,还鲜明的阐述了独特的务实的图书馆学思想,今天听起来其意义之回声依然没有被历史的幕障所遮蔽,从中传播出来之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思想仍可视为中国近代当代图书馆学的宝贵遗存。  相似文献   

9.
我在《中国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论》两文中均已写明:所谓中国图书馆学史,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图书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把中国图书馆学史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划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1919~1949年)、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1949年以后)4个时期。由于中国的近代与现代时间不长,为方便叙述,我们将其合为一节,称为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史。本文所探讨的,便是这一时期图书馆学的历史。一中国在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之后,终于被(?)所需资金,原则上由事业单位自筹解决。自筹有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诞生之前,即"前图书馆学"中有关藏书的分类、编目、访求、庋藏、保管、建筑、设备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和理论。分别介绍了《汉书.艺文志》序、《隋书.经籍志》、《通志.校雠略》、《通志.艺文略》、《麟台故事》、《南宋馆阁录》、《澹生堂藏书约》、《藏书记要》、《流通古书约》、《儒藏说》等文献的内容及其在我国藏书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