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说蔚州好风光,山川秀美五谷香……”这首歌中唱到的蔚州,就是我的家乡。这里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山川秀美,有“京西明珠”之称。  相似文献   

2.
陈赓大将有3句治校名言,生动贴切而且饱含哲理:教师是“做饭做菜”的.学员是“吃饭吃菜”的,领导是“端饭端菜”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所院校.教员是实施教育的,学员是接受教育的,领导则是连接教学双方的桥梁,同时又为教学双方提供服务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3.
徽式菜肴     
“品读中国”又和大家见面了。看多了山山水水、古城老院,本期换换口味,来了解一下地道的中国美食——徽菜。注意咯,徽菜是指徽州菜,而不是安徽菜。这两个概念可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分餐制     
偏食几乎是每个孩子的通病,我儿子也不例外。幼儿园老师说他爱吃肉,不爱吃菜,一点没错。我和爱人商量后决定,在双休日实行家庭分餐制,把炒好的菜盛在碗里,一人一碗。第一次,儿子很惊讶,毕竟在一个盘子里吃饭吃了几年,也“滥竽充数”了不知多少次,这猛一分开,竟有些傻眼,可怜巴巴地对我说:“妈妈,太多了,我吃不了。”“你能吃了!爸爸妈妈的菜比你的还多。多吃蔬菜,又聪明又健康,长大你才能当解放军呢。”儿子听了我的话,信心大增,痛痛快快地把大半碗菜扒了个精光。从那以后,我们家一直分餐吃饭。儿子早已不再犯愁吃菜,…  相似文献   

5.
释“菜”     
先民最初采集野生蔬菜以补充食物之不足,这可由“菜”的造字结构中得到启发。“菜”字从草采声。“采”即采拮之意。《说文&;#183;艸部》:“菜,草之可食者。”又《说文&;#183;食部》:“谷不孰为饥。蔬不孰为馑。”郭璞《尔雅注》:“凡草菜可食者名日蔬。”可见蔬菜原是可以补充食物之不足的野生“草菜”。通过采食野菜,先民逐渐发现它们能增加食欲、调剂味道,并积累了栽培蔬菜的经验。古代种植蔬菜的历史可能和种植五谷的历史一样悠久,  相似文献   

6.
薛良翠 《教育文汇》2014,(14):45-45
每年二月二,故乡小镇家家都吃“菜粑粑”,也有地方称作“大团子”。今年二月二,姐姐又打电话要我和弟弟晚上回家吃“菜粑粑”呢!“菜粑粑”如今在街市上看不到了。它外形像大包子,外面是米面包裹的,白白的,若皮薄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菜。  相似文献   

7.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它的历史极其悠久,可追溯到商汤所封的代国,甚而可以上溯到东亚黄种人的起源地泥河湾文化群与黄帝文化圈。蔚州的文化非常丰厚,并且极富特色。文章从蔚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传统的"蔚州宿学"、诗酒风流的士绅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蔚州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相似文献   

8.
五(1)中队要举行一次野炊活动。这个中队的第一小队队员围在一起,讨论带点什么菜。李强说:“我准备带的菜----圆圆脸儿像苹果,又甜又酸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张超说:“我想带的菜----身体瘦长,有青有黄,自从出世,遍体生疮。”邢菊说:“我准备带的菜----非葱又非蒜,层层裹紫缎,像葱比葱长得矮,像蒜却又不分瓣。”王新说:“我想带的菜----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似蜂窝,生熟都能尝。”陆耀说:“我准备带的菜----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反能行。”沈健说:“我想带的菜----生来像大桃,无核又无毛,一颗黄金心,皮儿…  相似文献   

9.
黑色幽默     
放假了,我决定为老妈老爸做顿饭,以示孝顺。但当我问老爸“我煮的菜好不好吃”时,老爸毫不含糊地回答:“不错!”之后,又接了一句:“儿子,实在是不能再错了!”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爸爸是一位火车司机,在外面他是老老实实,和和气气的样子,可他在家里却总是呵斥我。爸爸爱整洁,我却恰恰相反。爸爸一看见凌乱的东西便生气,大声吼:“怎么总教不乖?东西又乱放!”“你看!你看!书桌、床,又这么乱!你摆摊子的呀!”爸爸的呵斥常常使我心惊胆战,我急忙老老实实地把东西收拾好。我十分偏食,不爱吃蔬菜,每次妈妈往我碗里夹菜,我就又吵又闹,把菜乱夹。爸爸看得心烦,厉声吼道:“吃下去!没过过穷日子是不知道艰难的!”原本十分放肆的我,被这吼声镇住了,立刻变得十分老实,慌忙夹住菜往嘴里送,并把扔在桌…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又称坏血酸是人类营养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维生素C会产生坏血病。本文利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抗坏血酸在马齿苋、面条菜、蓬蓬菜、山芹菜、猫耳菜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五种野菜中猫耳菜和面条菜中含抗坏血酸最多,其次是蓬蓬菜和山芹菜,马齿苋中抗坏血酸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2.
说“饶”     
“饶”字,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字眼儿。每天大清早,在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菜市场里,一些手提菜篮子的老奶奶们,停下脚步,在从乡下连夜赶来摆摊卖菜的农民们的菜筐前边,带着近乎苛刻的眼光,精心挑选着、不停叨唠着,又嫌价贵,又嫌菜不好,末了总算挑中了什么菜,萝卜啦、土豆啦、茄子啦、辣椒啦、大葱啦、蒜头啦等等……装到秤盘子里...  相似文献   

13.
“狼”来了,好! 当今高校后勤改革,就是将其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于是,一堵无形的墙倒了,竞争走了进来。 竞争来了,市场面前谁也无法回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规律。经营者们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便不得不采取措施,赢得“上帝”──广大的学生群体。 市场竞争,“上帝”受益。新学期到校,意外地发现,几家餐馆又“更人换面”了,一问,才知是竞争上岗的结果。广东的甜,湖南的辣,山西的酸……随着改革的推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不出校园,就既可以品尝家乡菜的亲切,又可以品味异乡菜的独特了。 这种后勤经营上的竞争,不…  相似文献   

14.
午饭后,我看见盥洗室水槽里有许多被倒掉的菜。心想:这是哪个孩子不爱惜菜肴,我要好好教育他。于是我来到活动室,问:“水槽里的菜是谁倒的?”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佳佳!”“这样做对不对?”孩子们仍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我轻轻走到佳佳身边说:“佳佳,下次可不能再把菜倒掉了!”佳佳点点头。过了几天,我又发现水槽里有被倒掉的菜,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决定针对倒菜的事展开一次讨论。当我把水槽里的菜拿到了幼儿面前时,活动室里顿时沸腾了。“谁把菜都倒掉了?”我便趁势引导幼儿猜想倒菜的主要原因。“不喜欢吃。”“不想吃。”“吃…  相似文献   

15.
离休后,完成了看护孙辈的任务,我和老伴又捡起了老本行——在院里开出一块空地,种上瓜菜。从此,我们又有了“发挥余热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简21“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这句话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我们通过与传世本对照,认为此句的“忘”通“妄”,作“妄为”解;“菜”通“喜”,作“病愈”解。此句意为“不妄为却偶染微疾,无需用药将自愈”。  相似文献   

17.
张洁的《挖芥菜》是一篇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文章借“物”进行今昔对比,写昔日的“救命粮”而今却成了餐桌上的“点缀品”。其立意不俗,别有洞天,作家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视“两代人”对养菜怀有不同心态,揭示出“两代人”的情感隔膜;并希望彼此间沟通情感,填平代沟,“珍爱弃菜”,不忘过去的苦,“珍爱生活”,懂得今日“幸福”的甜。既蕴含着前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又无疑是一剂催人警醒的苦口“良药”。我在教《挖芽菜》时,首先把学生带到那个特定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受到其艺术魁力的感染,引起沉思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  相似文献   

18.
我家之最     
我的爸爸最爱抽香烟,他一天能抽4包。每次爸爸抽烟屋里就到处是“雾”,像云海一样。见到这种情况,妈妈就会把爸爸的香烟全都扔掉,可是,过不了多久,爸爸又不知从哪儿拿来了香烟,继续“吞云吐雾”的“工作”。爸爸为了不让妈妈看见他抽烟,常常躲在厨房里抽,妈妈一进厨房就知道“烟鬼”爸爸又抽烟了,但妈妈无可奈何。妈妈做的菜最好吃。有一次,妈妈做了韭菜炒鸡蛋。菜刚端上来,我和爸爸就把菜抢了个精光。每逢假日,就有很多妈妈的同事来我家吃妈妈做的菜。妈妈做了一大桌菜,可没十几分钟就吃了个一干二净。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说:“真像高级厨师炒…  相似文献   

19.
“浪费粮食可耻!”妹妹又在我耳边尖叫起来。妹妹是个很挑剔的人,吃饭的时候,爸爸老是往她碗里夹她不爱吃的菜。她嘴巴一翘,低声埋怨道:“怎么只给我一个人夹……”于是她“大筷一挥”,我碗里多了一堆菜。我眉头一皱,夹了那些菜原路返回。妹妹急忙把碗一移……  相似文献   

20.
古怪村108号住着一个王菩萨,因为他家里供着菩萨每天又拜菩萨,所以大家叫他王菩萨。这几天,他烧香拜佛更勤了,每天三次。也难怪,他种菜不施农药,更不用施肥,每棵菜上却连一只虫子也没有,还长得油亮亮的,又大又嫩。早上,他的菜还没挑到菜场,就被人们一抢而光。生活一下子富裕起来了,他逢人就说:“菩萨显灵了,菜长得好全靠菩萨。”住在109号的张乐米可不相信,他想:我也拜菩萨,为什么我的菜不仅长得差,而且爬满虫子? 这天晚上,张乐米悄悄地来到王菩萨家的菜地里,看见几只老鼠正在吃菜上的虫子。那些老鼠舌头很长,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