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图到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刘永芳(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九义教材五年制第五册有四篇看图学文:《晨读》、《师生情》、《周总理的睡衣》、《亲人》。在教学中要凭借看图上的优势,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由图入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一、借助画面,发展语言看图学文与其...  相似文献   

2.
九、怎样进行“看图学文”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各年级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了“看图学文”这种类型的课文。低年级的看图学文有配单幅图,也有配多幅的。单幅图图意比较集中,用具体的语句叙述画面内容。多幅图的都是生动有趣的  相似文献   

3.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0,(10):32-32
一看图学文课的功能  1.培养理解能力。“看图学文”中的“图”活现了课文内容,显示了课文情境,“文”描述了课文画面,拓展了课文空间。教学中,以学文为目的指导看图,以看图为手段促进学文,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理解的形象性、全面性、深刻性,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培养观察能力。“看图学文”中的“图”为引导观察提供了凭借;“文”为指导观察提供了范例。通过“看图”时观察方法的渗透,“学文”时观察方法的探讨,可让学生逐步把握观察事物的方法。  3.培养思维能力。“看图学文”中的“有序观察”与“理清文序…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组课文是由《小八路》、《王二小》、《明明上学》和《一只小羊羔》四篇看图学文组成的。纵观这一组教材,其编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课文从图到文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看图学文的特点,既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了解画面所描绘的内容,又要联系图画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懂得课文是如何叙述图上的事物,从而为过渡到阅读课文打好基础。现谈谈这一组保文的训练要点。一、观察训练教学“看图学文”,看图是基础.因为画面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对此,本组四篇课文后的第一题作业,编者都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5.
从图入文加强语言训练─—《鸬鹚》教学谈福建漳州市芗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庄宗沛《鸬鹚》(小语六年制第九册)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这篇短文立意深刻,艺术感染性强,是学习语言的典型范例。《鸬鹚》图画的蕴含是很深刻的。与学过的看图学文的课文比较,这幅图的画面对文...  相似文献   

6.
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图和课文组成。看图学文的“图”,不同于其他课文的一般插图,也不同于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图,看图学文的图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之一。根据看图学文这一特点,教学时要处理好图与文的关系,这是看图学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把图文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一、指导看图,教给观察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看图学文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才能…  相似文献   

7.
“看图学文”教学浅谈歙县新安学校胡月丽“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图文并茂的生动样式,旨在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看图学文”才能取得最...  相似文献   

8.
二、课文部分教材说明及教学提示第一组本组有两篇看图学文《长城》、《桂林山水》。看图学文的教学要体现图文结合的特点,既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借助图画理解语言文字,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作为第十一册的看图学文,还要体现出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这就是要对图和文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要能够透过内容体会到思想。例如教学《长城》,要使学生从长城的雄伟壮观,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教学《桂林山水》,要训练学生能够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仿佛看到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本组共有三篇课文。《海上日出》《燕子》是看图学文,《古诗三首》是讲读课文。这三篇课文侧重反映了大自然的景物。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看图学文时,要注意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从图到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图画的能力。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把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成画面的能力。 教学《海上日出》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文字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第三册第三组教材有看图学文《秋天》、《我要的是葫芦》,课文《难忘的一天》、《看浪花》、《兰兰过桥》,课后练习,复习和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把握不同教材的特点,把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字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上,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优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发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 看图学文 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培养观察、想像的能力,二是培养阅读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看图,注意观察,加以想像,说说图意,理解文章的内容。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对看图学文共性的东西,提出教学对策。 一、运用比较,指导看国,…  相似文献   

11.
《看图学文》教材辅导江西赣州市教研室刘健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课文过渡的形式。它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文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册教材安排了三篇看图学又。其中单幅图的...  相似文献   

12.
小语第九册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看图学文《鸬鹚>,《梅雨潭》,讲读课《海上日出》和阅读课《登山》。 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看图学文侧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从看图入手,依一定顺序了解图意,抓重点、特点,体会画面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从而更加细致、深刻地理解课  相似文献   

13.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高年级的看图学文教学,尤应借助形象的图画,以加强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 一、看图——按顺序,抓特点。 在导入课文以后,提问:学  相似文献   

14.
《周总理的睡衣》是一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教材。课文配有一幅彩图,三段文字。彩图画面是邓颖超同志给周总理补睡衣的情景,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述了图意,并通过合理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抒发了作者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敬仰之情。根据看图学文这种课文类型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  相似文献   

15.
图文结合,训练阅读能力──谈看图学文《温暖》的教学福建特级教师/叶存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三册,都保留了看图学文《温暖》。这篇教材的特点,可以从两方面夹认识,第一,以图的形式来看,是单幅图,内容集中,图意明确,但画面...  相似文献   

16.
小语新一册吸收以往统编教材的长处,保留了看图学文这类课文形式。它是从看图学词学句向讲读课文过渡的一种教材。肩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字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受到有益的教育等多项教学任务。其教学重点是看图、学文、进行字词句训练、进行朗读训练。这类课文的教学内容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图画。有单幅图的,有多幅图的。图画反映了课文内容。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还肩负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任务。②短文。有抒情散文、童话、故事。它反映了图画中描述的事物,是教学的重点。③要求学生掌握的  相似文献   

17.
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讲读课文过渡的新形式。它通过由生动形象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文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加深和发展。图画生动形象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 ;使学生了解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 ,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加以引导 ,注意图文结合。从图入手 ,指导观察。观察事物的能力同阅读理解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观察 ,看懂图画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是怎样表达的。低年级看图学文的图画 ,有单幅图 ,也有多幅图。单幅图画面所表达的是故事的重要情节 ,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故事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在指导观察图意中训练语言的条理性 初入学的儿童语言缺乏一定的语脉,其原因是对语言表达的先后顺序不够明确。教师在看图学文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观察顺序和语言表达顺序的训练,增强语言的条理性。如第二册看图学文第23课《小八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时可设计下列问题: (1)图上这个人是谁? (2)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个小八路? (3)为什么说他是个勇敢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两种图:一种是课文插图,图从文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种是看图学文,文从图来,是通过形象的图画和具体的观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看图学文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