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社区矫正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的特定原因,探讨了社区矫正工作普遍存在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制度.监督管理既是社区矫正行刑方式的重要体现,也是社区矫正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矫正从试点至今全面试行,各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健全各种监管制度,但在监管理念、内容及措施方面仍存在偏差和不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变革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以推动社区矫正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而作为行刑方式之一的社区矫正同样也需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中,检察机关应着重对相关职能部门、社区矫正活动全过程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要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就必须从原则性和具体规范两方面来构建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执法环节法律监督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法》首次以专章形式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进行特别规定,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顺利运行开辟了制度空间.但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建设与摸索的过程中,面临着立法和司法中理念认识尚存在偏差、相关立法规定不够细化、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缺乏专业化的矫正工作队伍以及个性化的矫正项目等问题.构建与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有必要树立"刚柔并济"社区矫正理念,并整合诉讼程序资源扩大适用对象范围,利用审前调查资源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引入司法建议制度以延伸法院审判职能,引入社会力量优化社区矫正实施体制,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发展以个案矫正为主的矫正项目.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国家一项刑罚执行措施与罪犯改造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反映了现代刑罚"报应主义"向"目的主义"的转变。社区矫正工作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但社区矫正工作在理论基础、法律依据、法律程序、具体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都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八)》以及《刑事诉讼修正案》对“社区矫正”正式的规定更是对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体系的确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完善社区矫正组织管理体系,推进社区矫正的贯彻执行是大势所趋。在我国,由于社区矫正制度起步较晚,对于社区矫正,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虽然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法律规定过于简单笼统,使得社区刑罚和社区矫正难以具体落实,其优势也难以发挥,因此社区刑罚与社区矫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矫正主体由矫正机构和矫正人员构成,本文为寻求制订切实的法律法规、配套的执行制度,着重在矫正机构的组建、矫正工作的人员的任选方面,即对矫正主体的设置问题上,做出试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部分社区矫正工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论逐渐被应用到社区矫正过程中,也同时推动了社会工作者逐渐成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中对依法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初步正式确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强,容易受家庭、社会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推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而对未成年犯罪人实行社区矫正正是以上原则和方针的体现。迄今为止,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也初见成效,但仍处于起始阶段,依然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与监狱执行刑罚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方式,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5扩大试点、2009年全面试行。通过这些年试点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覆盖稳步扩大,社区矫正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社区矫正的显著特征。如何有效组织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其中,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刑罚执行方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在2011年2月1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首次写入刑法。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相对而存在刑罚措施,避免了监禁刑的种种弊端,实现了行刑社会化和刑罚个别化,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虽然社区矫正已经由试点推行改向全面推行,但在当前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笔者对当前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社区矫正工作能够更好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矫正方式,在英美等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在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成年人作为我国刑法保护的特殊群体,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刑法适用的特殊性,对未成年人实行社区矫正制度,不仅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克服对其实施监禁刑罚产生的弊端。深入理解社区矫正制度这一新的理念,结合我国现状探究存在的不足,建议性地提出完善措施,以期给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既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国际社会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分析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措施,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注重对被损坏的社会关系的修复,关注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刑事司法模式。社区矫正制度是恢复性司法理念框架下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具体制度落实。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全面试行阶段,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很不完善。从恢复性司法角度探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当下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力量不足,人员不专,经费缺乏,矫正漏失等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司法所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对逃避矫正人员处罚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变迁,市场体制改革开放容纳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口增长带来了人员流动和滞后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短缺,时常爆发着全球的生态危机,为了社会和谐和稳定,消除社会变迁时期带来的文化现象和严重不良影响,巩固社会的生活安定和健康发展,使人类进一步美好和完善自身,成为社会的一分子而融入社会建设的队伍中,并提高和锻炼自身的意志和生活水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社区矫正在改革开放执行已然成为文明社会的一项重要实施,是社会改革的重要基础。然而在提倡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下,社区矫正监管执行面对重重困难,如何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社区矫正,使社会监管执行合力,是促进国民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基层检察院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以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刑罚变更执行阶段贯彻落实的重要性为视角,分析我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形体训练与畸形矫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以山西妇女培训中心,青少年形体矫正培训班34名女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小学生畸形矫正锻炼内容和方法,实践证明,把有氧练习、肌肉练习和柔韧有机科学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畸形得以矫正,使人恢复健康,体形健美,同时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教学中的抽象化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抽象化;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对象的抽象化。以"思想症结"为对象、以"解惑去苦"为旨向的"思想咨商",能够有效地矫正思政课教学中的抽象化思维。具体表现:其一,从抽象化的整体教育思维矫正到具体的个性教育思维;其二,从抽象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思维矫正到具体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导思维;其三,从抽象化的单向灌输思维矫正到具体的双向互动思维。  相似文献   

19.
管制刑是我国刑法独创的一种非监禁刑,从其设立至今,关于管制刑的存废一直颇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管制刑的执行存在问题,导致其适用率极低。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管制刑的执行方式进行了改良,规定: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我国刑罚执行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标志着社区矫正制度正式确立。笔者以洛阳市管制刑执行检察监督实践情况为例,分析管制刑执行法律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窥一斑而见全豹,最终结合实践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以期管制刑能充分发挥其作为限制自由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等方面与成年人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工作,以帮助他们实现再社会化过程。矫正工作者以社会化为视角,分析矫正对象G某的犯罪原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