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本来是个中国的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地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贵族是相对平民而言的。女作家池莉说:“自从封建社会消亡之后,中国便不再有贵族。贵族是必需具备两方面条件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光是精神的或物质的,都不是真正的贵族”。因此无贵族可言的池莉便深深地扎进平民堆儿里,写出了他们的《烦恼人生》以及《你是一条河》那样令人惊叹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但是,谁又能说已经沦为平民的曹雪芹不再具有贵族气质呢?于是便有了张欣笔下的另一种人生。池莉由于她的“下层现实主义”、“琐屑现实主义”或“日常现实主义”的精确到位,获得芸芸众生强烈的认同感而被人们称为“过日子小说”。但比起…  相似文献   

3.
中学世界史教学在讲援古罗马史时,总要提到平民保民官(一般简称为保民官)。这是古罗马一种很有特色和影响的重要官职。本文拟就下列几个问题作一考察,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1、平民保民官是如何产生的? 顾名思义,平民保民官就是保护平民利益的官员。它产生于公元前494年,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成果。“平民”一词最初指三百个氏族以外的罗马居民,主要是移民和拉丁姆境内的被征服者。王政时代平民与氏族贵族产生了矛盾。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的塞维乌斯改革将平民纳入百人队,形式上与氏族成员享有同等权利,实际上平民与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仍相差悬殊。约公元前510年建立的共和国的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征服得来的“公有地”的绝大部分被贵族占用。广大平民虽是罗马城邦  相似文献   

4.
您听过大班幼儿下面这样一些议论吗? “妈妈叫我好好学本领,长大了到外国去读书。妈妈说外国的学校好。”“我奶奶在外国,她说外国好吃、好玩的东西很多很多!”“爸爸的朋友说:‘中国太落后了。’”  相似文献   

5.
两个旅人     
很久以前,两个朋友一起旅行。在树林里,他们边聊边走。突然,他们在路上发现了一把做工精致的斧子。其中的一个人把它捡了起来,说:“瞧!我拾到了一把斧子。”另外一个人说:“不要说我,是我们拾到了这把斧子。我们是朋友,我们应该互相分享。”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学校这一方净土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学生贵族”。何谓“学生贵族”?其泛指在大、中、小学校园中家庭条件优越、穿戴讲究、花钱大方、社交面广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特点是,基础教育条件较好,但自理能力差,喜欢铺张浪费,怕吃苦,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家庭有较强的依赖,容易形成强烈的优越感。随着这一“学生贵族”现象的出现,羡慕和向往这种贵族生活方式的孩子们纷纷跟随,并谓之“贵族情结”。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们, “贵族情结”与“平民意识”究竟孰是孰非?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7.
由于突如其来的“非典”,学校放假,我在家过上了“空中生活”。“空中生活”乱套了早晨在床上滚了几圈,才懒洋洋地起来。一起来,妈妈便打开电视,让我听洋话连篇。我一边听,一边洗漱,可想而知,这样它一边电视哇哇叫,我这边唰唰响,听了个一塌糊涂。这便开始了乱了套的“空中生活”。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 “生活教育”是符合旧中国国情的一个伟大创举。是陶行知不断实践、屡遭碰壁、苦苦探索,倾注了毕生精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1917年回国后、宣传、推广杜威教育的碰壁,开展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沿袭陈法,”“仪型他国”不可能给中华民族开辟生路。他在回忆这一段的经历时说:“我从美国回来用杜威的一套到处碰了壁,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另找出路。”陶行知决心要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1925年至1926年间,陶行知接连调查了当时一些师范学校和小学。这些学校不抄袭外国,从中国农村实际  相似文献   

9.
皮皮的烦恼     
这天,阳光灿烂,太阳高高地挂蓝天上,小狗皮皮约了几个小伙到草地上做游戏。大家都玩得很兴,边唱边跳,不久大伙儿都玩累,便在榕树下休息。皮皮热得伸出长的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突然兔闻到一股臭味儿飘来,马上捏了鼻子,扫兴地说:“谁这么缺德?到处放毒!”大伙儿也都紧跟着捏鼻子,站起身来到处瞧……大家埋怨皮皮没有教养,休息时,不仅舌头有伤大雅,还难闻死了,于是定不再跟它玩了。皮皮听了,心里分伤心,它着急地说:“大伙儿别呀!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只知道我妈妈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大伙一听,都围了过来,猴搔搔头,眨了眨眼睛说:“…  相似文献   

10.
早晨,高高买了两个“特香包”,拿出一个来正想吃。发现面包的左边印着一行字:只要吃了面包左半边。然后说声“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高高气呼呼地跑回面包店,对服务员说:“这上面印有字,不干净,换一个!”服务员瞧了瞧,笑眯眯地对高高说:“恭喜你!先别忙着换。照上面说的去试试吧!”  相似文献   

11.
于连·索黑尔是一个木匠的儿子,自小便想出人头地。一八三○年的法国,拿破仑刚刚垮台,代表贵族、僧侣、资产阶级利益的波旁王朝复辞,象拿破仑那样从平民到穿“红色”将军服的道路被堵死。于连便想当一名身着“黑色”教士服的大主教。他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全文背诵拉丁文的《新约全书》,因而被维立叶尔市市长聘为家庭教师。贵族出身的市长自然瞧不起平民,于连也仇恨上流社会。为了报复市长,于连开始打市长夫人的主意。瑞娜市长夫人是有名的淑女,过着平庸孤寂的生活,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于连在她内心唤起了全新的感情,尽管她比于连大十岁,依然爱得热烈爱得深沉,这便深深打动了于连。这种  相似文献   

12.
在家里,我可是个十足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你瞧,我刚想倒水喝,奶奶边嚷边跑了过来:“小乖乖。快放下,快放下!小小年纪怎么拿得动呢?”说着一把夺过热水瓶,并递给我一个大苹果。我正准备削皮,妈妈又跑来了:“欣欣,我来我  相似文献   

13.
学样     
晚上,又该写日记了,我拿出日记本,在本子上写上“无事”两个字,便故意大声说:“写完了。”妈妈闻声走过来,奇怪地问:“怎么这么快?”她往我日记本上瞧了一眼,皱起了眉头,“怎么这么简单?”爸爸听到妈妈的疑问,也来看我的日记。爸爸也皱起了眉头。  相似文献   

14.
    
圆、线段和点是好朋友。一天它们三个去戏院看戏。戏快看完的时候,圆对线段和点说:“你们知道舞台上演员的动作为什么那么优美吗?不就是因为他们在舞台上转的是圆圈吗?圆难道不是最完美的图形吗?”点听了,说:“不错呀,你是很完美。那我和线段怎样呢?”圆瞧了瞧点和线段说:“你们呀,一个高高瘦瘦,一个矮矮小小,哪有我圆这么美丽。”它们边说边走出了戏院。这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疾驰而来,一不小心“咚”的一声把圆撞了出去。圆咕噜咕噜滚了好远,线段赶紧伸出手去一把将圆拉了回来。圆站了起来,不但没哭,反而嘿嘿笑了起来。线段以为圆被撞傻了…  相似文献   

15.
第八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在学校,在街头,在教室,在集市……常常会有许多有意思的场景。如,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夜晚街头的霓虹闪烁、游乐场里的欢声笑语、集市里的讨价还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写下来,要能反映出这个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才便宜这么一点儿呀,不划算!我再到别的地方瞧瞧吧。”说完,我做出转身要走的样子,可眼睛却瞟了“售货员”一眼。只见她急了,赶忙拉住我,一边扭头瞧了瞧自己班上那只空空如也的钱箱,一边叹着气说:“别走,那就4元钱吧,再少也不能卖了。”我一看,心里可喜了,心想:这是她卖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16.
吴国锋 《班主任》2010,(6):34-35
“吴老师,你们班的小晓和小刚有点不太对劲。课上一点儿也不专心,你瞧我,我瞧你,而且边瞧边笑……”数学老师在向我传递“情报”。开学不到一个月,这样的“案子”已发生4起。  相似文献   

17.
洗照片     
语文课上,江老师正在指导口语交际“我家的一张照片”。看到“照片”两个字,我“噗嗤”一声笑了。笑声引起了老师的兴趣,“戴晶晶同学,瞧你高兴的样子,不妨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也小声附和。“好吧!”我站了起来,“我说一件洗照片的事。”那是几年前的“六·一儿童节”,妈妈把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带我到人民公园拍照片。花坛里、草坪上、大树下、碰碰车旁……妈妈教我摆出了一个个的姿势。她边给我拍,边讲解道:“晶晶,照相机里装有胶卷,胶卷冲洗后就会看见你的照片了。”我听了禁不住要看照片。妈妈答应我下午下班后洗照片。下午妈妈上班了…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一年我担任初一的班主任。一次,学校组织看影片《小兵张嘎》。看到悲壮之处,我不禁热泪横流。旁边一位女老师开玩笑说:“你真是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我边看边不好意思地回答:“也是,明知在看电影,不是真的,也要感伤。”不巧一个男学生惊奇地问:“曹老师,电影都不是真的吗?”我当时  相似文献   

19.
一棵石榴树     
在张家的“领土”和李家的“境地”边缘,不知从什么时候就生长着一棵石榴树。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石榴树开花、结果。每当夏姑姑伴着春姐姐光临此地时,一个个的石榴宝宝便争先恐后的坐在妈妈为它们支起的秋千上荡秋千。个个都笑得合不上嘴,再加上那好似抹着胭脂的脸蛋,惹得街坊邻居的孩子们馋涎欲滴,连大人们都禁不住伸手要来一个。然而此时,最高兴的要数张大爷和李大伯了。张大爷红光满面,胖嘟嘟的大脸好像要被笑容弹裂了,逢人便夸:“瞧,瞧,这石榴树,甭提了。像俺这硬身板一样越长越壮。”他边说边用手抚摸着树干,一向粗  相似文献   

20.
蝴蝶发卡     
玲玲今天来到学校,见到好朋友王芳,一指自己的头发说:“瞧,我的新发卡!”王芳看了看那金黄色的发卡,连声说:“真美!真美!”玲玲头上的发卡像一只金黄色的蝴蝶卡在那儿,招得几个女同学也过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