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按照英国逻辑学家拉姆塞(F.P.Ramsey)的悖论分类,逻辑悖论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集合论—语形悖论和语义悖论。当代的某些悖论研究学者认为,某些语义悖论的背景知识中涉及语用的因素,因此建议从语义悖论中分出另一类悖论——语用悖论。语用悖论的代表是所谓“认知悖论”。认知悖论是挑战人类理性思维和科学发展的难题,研究认知悖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言悖论是关于“知道”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在当代悖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诸多名称中,“预言悖论”这一名称更好地体现了该悖论的本质。博弈论的思想和分析方法较为恰当地揭示并刻画出预言悖论中所包含的关于认知主体的意图和行动的语用成分,因而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西方悖论研究是继古希腊和中世纪之后出现的第三次悖论研究的高潮时期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90 1年罗素悖论发现至 3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 ,主要以集合论悖论研究为重点 ;4 0年代初至 70年代中叶为第二阶段 ,逐渐转移到以语义悖论研究为重点 ;70年代中叶至 2 0世纪末为第三阶段 ,回归到自然语言 ,在语形、语义、语用的统一中研究悖论问题。现代逻辑在悖论研究中得到了具体应用 ,悖论问题研究促进了现代逻辑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义悖论”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理性的千古之谜,迄今尚无定论。通过对语言逻辑视城下语义悖论研究中的“语境敏感”方案的详细考察,并对该方案方向的重要代表、悖论研究的重要典范——“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语义悖论的根源可被进一步归结为“预设错误”,利用关系矩阵澄清了西蒙斯对情境语义学方案“层级”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预言悖论是关于"知道"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在当代悖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诸多名称中,"预言悖论"更好地体现了该悖论的本质。博弈论的思想和分析方法较为恰当地揭示并刻画出预言悖论中所包含的关于认知主体的意图和行动的语用成分,因而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6.
“语义悖论”困扰人类理性已达两千年之久,迄今尚无定论。本文给出了自我否定句的定义,并进而指出,典型的“语义悖论”——“强化的说谎者悖论”、“格雷林悖论”、“理查德悖论”以及“说谎者悖论”均为自我否定句,从而为统一消解此类“语义悖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到列文森的信息、方式、量原则,再到Sperber&Wilson的相关原则,以及认知语用推理,探讨了含义产生的语用推理过程.通过各家各派对含义的解释,认为含义的语用推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语义、语法、语篇、语用、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时代产生的芝诺悖论和秃头悖论,引发了哲学、逻辑、数学和物理等领域的学者们广泛而持久的讨论.学界对这两个悖论的研究往往是分开进行的,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芝诺悖论旨在拒斥"动",秃头悖论意在否证"多",两者的共同旨归是要论证本体"being"的"静"和"一"的本质.这两个悖论所涉及的认知对象之潜无限和实无限的问题,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难题.它们还同时涉及数学归纳法的合理性问题,即对认知对象的"质"进行归纳的方法能否适用于对"量"的归纳.以逻辑悖论的语用学性质重新审视这两个古老悖论,并作贯通研究,对于推进当代哲学认识论特别是对潜无限和实无限问题的认识,乃至于推动具体科学理论创新都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9.
悖谬常见于日常语言中,而悖论则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与思维现象,但在逻辑领域里,罗素悖论及其通俗版本“理发师悖论”却屡见不鲜。本认为,消解“理发师悖论”,既不能希望一个与具体主体无关的形式化系统,也不能采取克服语义悖论的方法,而应结合具体的背景知识,运用形式逻辑来综合探宄,在层层疏析中,理清“理发师悖论”产生的缘由,进而达至消解“理发师悖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义悖论是无论假设其真还是假设其假都不能成立的命题 ,就此意义而言 ,可称之为“不真不假命题”。除了具有悖论性质的“不真不假命题” ,还存在着具有半悖论性质的“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对于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 ,应该采取与对不真不假命题同样的态度。语言层次论能消除不真不假命题那样的语义悖论 ,同样也能消除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那样的半语义悖论  相似文献   

11.
李世琴 《文教资料》2006,(26):172-173
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必须依靠推理思维规律来进行的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是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本文根据关联理论有关观点,以语音、语义、修辞等方面的语用推理为例以说明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语境推理运用到口译中,提出了认知语境推理、文化语境推理、情势语境推理和意图语境推理的概念.口译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滤与分析的认知过程.译者要根据语境和语义表征提供的命题内容进行推理,判断说者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并从受者的认知水平、文化水平及期待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译语,最终实现口译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3.
在面向自然语言的语义悖论研究中,反对真理分层理论的“反层级论”长期居于主流地位,但也一直受到“强化说谎者悖论”的挑战。格兰兹伯格通过构建“增强型说谎者悖论”表明,反层级论者对强化说谎者悖论的回应是无力的,对于一个真理论本身的反思结果总要由更高层级给出。他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克雷塞尔型反思”的真理分层理论。通过与塔斯基经典层级论比较分析可得,这种新层级论既可回应塔斯基经典层级论面临的困难,又可与经典逻辑相协调,其主要特色是使语境因素体现于量词辖域的转变,这可为语义悖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有定性可推知回指及特点,归纳回指标示语的三大句法形式及六种语义关系。并且详细分析了已知信息等级与有定回指标示的必然密切对应关系。由于有定性可推知回指具有刘礼进提出的已知信息和Chafe的可识信息所提供的认知理据,又有Grice的“适量准则”和Levinson的“信息原则”所提供的语用理据,因此本文拟分析可推知回指与定指的认知语用解释机制,旨在更深刻地理解可推知回指现象,从而正确地解读其隐含的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15.
思维一旦出现自我否定就必然出现悖论,通常人们从肯定或否定一悖论,到否定或肯定它的推理都是合乎逻辑的,黄展骥先生提出的说谎者悖论(黄称为“‘强化谎者’悖论”)的推理犯了“复合命题”谬误的观点,是颇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6.
悖谬常见于日常语言中,而悖论则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与思维现象,但在逻辑领域里,罗素悖论及其通俗版本“理发师悖论”却屡见不鲜。本文认为,消解“理发师悖论”,既不能希望一个与具体主体无关的形式化系统,也不能采取克服语义悖论的方法,而应结合具体的背景知识,运用形式逻辑来综合探究,在层层疏析中,理清“理发师悖论”产生的缘由,进而达至消解“理发师悖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说谎者悖论的推广,n-跳跃说谎者悖论是这样一种悖论,其中的语句在关系框架中每隔n个点真值都发生改变。利用布尔悖论的语义封闭性等特性,证明当n大于1时,n-跳跃说谎者悖论不可能通过布尔悖论来进行表达。同时,对任意的n,给出构造一类布尔悖论的方法,使得它们在比n-跳跃说谎者悖论规定稍弱的意义下,满足所谓的弱n-跳跃说谎者悖论的规定。这部分地解决了n-跳跃说谎者悖论的可定义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蒋星耀先生的“悖论的统一模式定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解决悖论的方法,然而该定理的原作者在应用这一定理分析悖论逻辑问题时,却存在严重的逻辑缺陷,使得千百年来探求解决悖论方法的旅途中出现在我国上空的一线希望之光又被乌云遮住了.我们有必要对蒋星耀先生的“悖论的统一模式定理”及其分析悖论的方法再作进一步的讨论,并对理查德悖论、罗素悖论、说谎话悖论等悖论的成因提出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16日,来自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云集皖西学院,举行为期一天的“广义逻辑悖论方法论”研讨会。16日上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建军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钱广荣教授分别作了“关于逻辑悖论的认知功能”和“论拓展‘道德悖论’研究的三个认知路向”的主题报告,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悖论研究中心主任沈跃春研究员就“悖论的跨学科研究”问题作了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20.
“悖论”是思维当中有趣的现象,对悖论话语,肯定它又会得出否定它的结论,否定它又会得出肯定它的结论,让人无法回答.近百年以来,很多逻辑学者致力于对悖论的分析、研究.“说谎者悖论”是诸多悖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可从五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一悖论进行分析和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