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子昂是唐代诗坛上承上启下的诗人,他扭转了初唐诗人重声色、轻风骨的风气,使唐代诗风向着刚健爽朗的方向转变。他的诗歌体裁多样,有律诗、古诗、绝句等。其诗用韵多种多样,所用韵部就有十八种。陈子昂诗歌创作在当时极具有代表性,因此从他的用韵可见当时唐代诗人的普遍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2.
沈德潜三十二岁时写作的《抄唐宋人诗稿数种,偶题绝句》是一组论诗绝句,共有十二首,主要评论了唐宋两代的诗人,如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王维、孟浩然、刘长卿、柳宗元、韦应物、白居易、李贺、李商隐、苏轼、欧阳修、梅尧臣、永嘉四灵、陆游等。这组论诗绝句是沈德潜早年诗学见解的反映,其中涉及到了明清诗坛上唐代五言古诗的定位、李杜与王孟的定位、唐诗和宋诗的定位等重大诗学问题,不仅对于我们认识沈德潜早年的诗学见解,而且对于我们研究清代诗学的发展,特别是认识从王士禛到沈德潜的诗坛趋势的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薛向于江淮等六路发运使、三司使、知定州等任上,表现出杰出的理财才能.  相似文献   

4.
从现存4首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可知,两人交游颇为密切,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浩然、李白都是盛唐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是孟浩然复古诗学的总纲领,他标举“风雅”“六义”以革除齐梁的颓靡文风,继承了陈子昂等人关于比兴寄托的思想。在创作上,他强调伫兴而作,追求一种以“清”为突出特点的风格。孟浩然在创作实践上以五言为主,前人称其“大得建安之体”,突出表现为五律一体中“以古运律”的创作特点。无论在复古诗学观念,还是重五言轻七言,以及在五律一体中表现突出的“以古运律”的创作实践,孟浩然和李白都堪称同调。  相似文献   

5.
北宋著名哲学家王安石在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 ,对老子哲学多有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首先 ,在天道观上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并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其次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王安石一方面继承了老子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矛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书,又读到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这是一篇古来有名的短文,仅有九十字。全文是: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  相似文献   

7.
李昉作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典型的"白体诗"特点:诗人心态上,居事常简,闲适清静;诗歌形式上,多属对工巧、"吟玩性情"的唱和之作,并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语言风格上,闲适散淡、平夷雅正。  相似文献   

8.
绝句议论化从唐至宋呈现一定的差异。盛唐绝句寓议论于写景、抒情或记叙之中;中晚唐议论化渐趋明显,多寓咏史之中,为宋人风气的滥觞。宋代议论化已成为绝句创作中的主要特色。也是区别唐诗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是北宋代著名的文豪、书法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与其在文学以及书法方面的成就相比较,黄庭坚在政治上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建树,这是因为终其一生,其所为官职都非显要。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性格和思想方面的因素,当然与北宋末期特有的社会政治形势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宋元明清讲述王安石故事或含有角色“王安石”的相关戏剧有19部,保存完整的有8部,涵盖滑稽戏、杂剧、传奇多类剧种,相关剧目以戏份剪裁和并虚入实的手段组织出了颇具特色的荆公戏。荆公戏多采掇前朝史事,其戏剧敷衍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因史演事、剪裁嫁接、戏谑改编等。这些戏剧的情节设置和曲文安排使得王安石的复杂形象在朝堂、生活、学术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展示,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朝代戏剧在取材和立意上的差异性。荆公戏在王安石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也是戏剧历史演变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以诗论诗"的体例,则是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所首创,嗣后,历代论诗诗层出不穷.以诗论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易记易诵,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乃至世界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绝句起源于汉魏民歌,体式上分古绝、拗绝、律绝三类,唐代绝句语短情长,兴象玲珑,令人唱叹不尽,是唐诗中最绚丽夺目的珍品。由于宋代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和明代赵宦光增补本误收、漏收、编次紊乱,我们今天重新加以整理。《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以北图馆藏明代善本为底本,校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阐明了一系列疑难问题,选引了历代有关评论及其它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其号源于在舒州山谷寺郊游,但其来舒州郊游时间一直未得厘清。今有元丰三年十月来舒和十二月来舒两说,详考之,黄庭坚应曾两次郊游舒州,一为十月游山谷寺,二为十一月初十日前后重游舒州,但十二月来舒之说属疏误而致。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绝句扩大了盛唐绝句的题材范围,发展了“变体”,且大量采用议论、方言俚语、重言迭字入诗,创造出一种情思深沉、声调拗峭、语言朴素,适宜反映乱世心声并与其沉郁风格相一致的崭新绝句  相似文献   

15.
紫棘  蔡欣 《阅读》2010,(4):32-33
有一天,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书房掌家徐伦将苏东坡让到书房。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曾在景祐三年(1036)和庆历五年(1045)两次被贬,贬谪地分别是峡州夷陵和滁州。在知滁期间的庆历六年(1046)为梅尧臣诗集所作的《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学观,是对梅尧臣诗歌创作的准确总结。结合欧阳修夷陵之贬和滁州之贬不同的政治境遇、个人心境,对比分析两个时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可说是对诗“穷而后工”的诗学观的印证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自然诗人,是英国浪漫诗歌理论的奠基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主张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歌创作是“平静中回忆起的情感”;“沉思”是诗歌创作有理性的控制;“合情合理”是诗的最高标准。本文通过其人其诗,来阐述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书法师承杨凝式,而杨凝式书法是很适宜题壁的一种,故王安石一生的诸多题壁活动似有所解。题壁具有公开展示的特性,必定对书写者的才气、书法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若采信历史传流下来的"躁进说",则很多现象均无法解释。结党营私、文人相轻,掩盖了许多历史的真相,但中国历史留下最多的曲解似乎都堆在了王安石身上,诋毁之、丑化之,极尽鞭笞之能事,并销毁可能遗存的一切真实痕迹,进行之彻底、持续之长久,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奇特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一唐肃宗上元二年,杜甫在他的《戏为六绝句》中曾经写道:“或看翡翠蓝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已很致慨于当时诗人们的作品,妍丽工巧,或有可取,但已很少看到如掣鲸碧海,雄伟劲健,和那动乱的时代相称的作品了。因而稍后,当他读到元结的《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二诗时,竟有空谷足音、喜出望外之感,并“感而有诗”,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一生漂泊,行程际遇丰富,创作了大量的纪行诗。文章从黄庭坚的纪行诗艺术特点于早中期的奇崛峭拔和晚年的平淡质朴两方面来分析,具体从草蛇灰线的章法结构、拗峭平和的句法字法、寓意深刻的典故运用、新奇生动的意象组合等方面采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