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独生子女如今已经迈进了大学校门,成为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如何使这一特殊群体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今天,以德治教,培养他们成为国家栋梁,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班主任,我们开始有更深的思考。一、渴望年老记得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本书中提到“渴望年老”,所谓年老,不是指生理年龄的老化,而是蕴涵着一种成熟,一种具有丰富阅历和经验,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正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规模渐次步人生儿育女的生命周期。由昔日的“小皇帝”变成今天的“责任人”,这种“角色转换”在中国构成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将这一群体定义为一个新词汇——“独生父母”。“独生父母”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中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初中教育已经迎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这一代的孩子并不缺乏亲人的关爱,而是缺乏对亲人关爱的敏察与体悟。他们幼稚却却又自以为成熟,他们热切渴望享有一片自己的自由天空,他们对于父母只是一味叛逆,一味抗争。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思想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4.
“独生父母”,又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新概念从今天开始,笔者将以“独生父母”来称呼已经生儿育女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如“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特定政策下的新事物一般,“独生父母”的提法,与非“独生父母”相对应,即指那些“独生子女”当父母的人。不管他们今后将生养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将抚养下一代独生子女或多个子女,其首要的特征是,他们来自于特殊的独生子女群体,无兄弟姐妹,其父母只生了他一个,他们身上已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和“独生子女新国情”的印痕。独生子女是20世纪最后20年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不少独生子女现已走上教师岗位,形成了“独生代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与上几代教师相比,“独生代教师”有他们的优势,但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反映在他们身上。他们要接上一代教师的班,成为良师或名师,亟待提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常年盛唱不衰的歌曲《心太软》,至今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为什么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本书的流行,反映着一种社会行为的倾向;而一首歌的流行,则反映人们的一种社会心态。《心太软》中的歌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好人”、“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等,既表现了青年独生子女的生活现状,也唱出了他们对人际真情交往渴望的心声。社会适应,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社会适应,一直是伴随着独生子女成长的关键问题。当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独生父母”的时候,这个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仍比较突出地影响着他们婚后…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生子女大学生业已成为我国大学生中的主要群体。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着重分析和探讨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心理发展的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独生子女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主体。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祖父母、父母等长辈过分的关心与溺爱,事事围着孩子转,使一些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方面存在偏差。因此,针对独生子女幼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昊辰 《教育》2006,(11):40-41
曾几何时,他们还是家长掌中呵护备至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老师眼中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被称赞为“朝气勃发”、“自信乐观”,他们也曾被某些人诟病为“温室里的鲜花”、“垮掉的一代”。如今,这一群被时代打上了烙印的“80后”,又重新出现在了可以肆意挥洒青春的校园。可是这一次,他们'-3中有些人却变换了一种身份,手执教鞭迈上讲台,成为了教师中的新鲜血液。这个带有浓厚时代气息并被赋予特殊涵义的群体,在“独生子女”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担心与惶恐中,正在向我们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研究独生子女,首先必须科学分析独生子女现象。孤僻、自私、懒惰、自恋、娇气、任性等一度成为独生子女的代名词,一些媒体也用“小皇帝”“小太阳”等词语来指代这一群体。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或“问题青少年”吗?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进步转变,独生子女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主体。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祖孙、父母等长辈过分的关心与溺爱,事事围着孩子转,容易造成独生子女个性品质发展方面的偏差。针对独生子女幼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仅就当前独生子女个性品质发展存在的问题,谈谈增强家庭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校漂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如何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管理,使他们尽快转为社会有用之才,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独生子女社会化因素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生子女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人口群体。从1979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至今已有20年了。在这20年中,每年都有数百万独生子女出生。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独生子女已达5000万之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还在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主体。独生子女是21世纪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能否养成良好的人格与习惯,成长为新中国合格的公民,直接影响到新中国在21世纪能否实现腾飞,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是社会学…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独生子女大学生业已成为我国大学生中的主要群体。社会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关注也日趋显著,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等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目前,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片面并且尚显不足,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不容忽视的群体 近几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打工族后代的教育也逐渐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一些打工族将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因而,便出现了被称为“留守少年”的特殊群体。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大概有将近2000万这样的孩子。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少年”的数目还在增加中。农村“留守少年”的教育、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16.
刚一打开电视,妈妈就立刻大喊道:“还不去写作业、看书,想挨打?”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被父母像犯人似的“押”在了课桌前。无可奈何中我拿起课外书无精打采地轻声读起来。突然,一篇名为《超前教育》的短文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在这篇短文中表达了对家长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做法的担忧,并对独生子女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我渴望自由,渴望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星期天!想到这里,我便鼓足勇气把《超前教育》这篇文章给爸爸看。《超前教育》之前,就已经有情绪,是超负荷学习的“无可奈何”和“无精打采”,这不正是一种感想吗?在这个片段中,感想的重…  相似文献   

17.
蒋美玉 《辅导员》2010,(6):28-28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缺乏对“学困生”的研究和理解,致使“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种有悖于教育教学规律的作法,熄灭了“学困生”渴望成功的火星,堵死了他们要走的路,这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现象。试想,哪一个学生不是满怀成材的希望走进校门,走到老师身边的,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的改革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口群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我国社会中。近年来,在开展少年、儿童武术训练中,独生子女武术运动员的比例越来越大,以至随着全社会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如何培养独生子女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新课题。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环境、家庭、生理发育及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以及健康状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异,每个队员的心理、生理状况都不会相同,因而个性也就不同。这就要求基层专兼职教练员,应从基础训练的方法、手段、教学步骤、思想教育、生活管理等方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改变,力求更加细致、严格、全面、灵活。下面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需要注意及特别加强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刚 《教书育人》2004,(2):10-11
考查我国当前教育面貌,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家教”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接纳。“家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他们还是家长掌中呵护备至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老师眼中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被称赞为“朝气勃发”、“自信乐观”,他们也曾被某些人诟病为“温室里的鲜花”、“垮掉的一代”。如今,这一群被时代打上了烙印的“80后”,又重新出现在了可以肆意挥洒青春的校园。可是这一次,他们当中有些人却变换了一种身份,手执教鞭迈上讲台,成为了教师中的新鲜血液。这个带有浓厚时代气息并被赋予特殊涵义的群体,在“独生子女”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担心与惶恐中,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