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襄樊市拥有丰厚的书法艺术文化,书法影响着襄樊城市形象塑造。书法作为景观组成元素对塑造襄樊城市整体形象、打造襄樊城市标识、开发设计襄樊城市旅游、营造襄樊古城商业营销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景观建设是弘扬和设计襄樊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与内容。  相似文献   

2.
书法教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校因文化建设品位的提高,有助于人文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团文化建设中的延续和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的提升。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学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才培养,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给中小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应该走在学校书法教育的最前面。本文就高师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高师书法艺术教育的学生书法基础、书法专业师资队伍以及高师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开展好高师院校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夯实学生书法基础,提高师资队伍书法基本素养和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等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书法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是迄今为止人类抽象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界上尚未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书法这样以线条、点画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理趣的艺术形式。写字是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文化基本素质和基础文化技能,文字书写(书法)不光是文化交流、交际沟通、传播资讯的实用的文字书写符号,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气质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书法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深厚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材。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为校园文化与文明建设增彩添色等方面谈述在中职学校实施书法教育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推动书法教育在中职学校里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李晓 《河南教育》2010,(9):90-91
校园文化景观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景观更多地融入了职业教育文化内涵,交出的是“眠”和“技”,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功能。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审视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加强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促进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教社函[2017]2号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各书法特色学校: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书法(写字)教育成果,推动书法教育课程建设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书法教育的区域间交流与合作,让书法艺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书法名校高层论坛及相关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和深厚的意蕴,为人们传达信息、陶冶情操和美化景观环境。陕西作为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和中国书法的重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安市在近年来新建的众多人文景观中很好地融入了书法艺术,不但增加了景观的观赏性,提升了景观的吸引力和审美层次,而且彰显了书法的魅力和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把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作为培养人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了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大学校园文化中景观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态教育价值和审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代哲学思想。大学生学习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学习、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本身就具备文化内涵,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书法也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相离的关系。江苏省无锡市兰亭小学、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涟水县外国语小学都是江苏省内知名的书法特色学校,其书法课程无不具备应有的文化内涵。当然,4所学校各有特色,各美其美,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书法课程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汉字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陶冶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唐“法”是一种特指,它是唐代人追求和树立书法艺术法度,并通过法度反映书法艺术规律,形成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规范,寻求文化传播等规则的过程与结果。并且随着发展,逐渐成为后人的一种普遍认同。南北书风的合流促使了唐法的确立,初唐、盛唐与晚唐书法在表现上各有不同,这一过程中,唐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为书法的尚法提供了条件。楷书和草书体现着唐代的书法规则,也是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更是直接受到同时代书法理论的滋养与促进。唐人尚法书风的形成,不仅提高了书法的社会地位,而且使书法成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成为一种文化的认识方式而作用于其它艺术,还为后人提供了长久学习、遵循与仿效的范本。现代中国书坛仍然需要唐人崇尚书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恣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架构中核心地位的形成是文化长期选择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及审美取向上的原因,又有人文、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参与。其中,书法艺术的“表情”效用、实用性以及传统书法主流创作群体的身份特殊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三者的结合扩大了书法的文化影响力,促成了书法的核心美学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既讲求书写的工整和整洁,又体现着一定的精神和情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既有一定的艺术性,又有一定的民族性,有着绝对的传承和发展价值。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书法教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阐述书法教育的积极意义,从专业的书法教师培养、合理的学生书法教育引导、全面的校园书法文化建设以及完善的书法教育机制四方面对书法教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书法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城市景观中,书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城市书法景观越来越受到学者、城市规划建筑者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承德市老城区所有公共街道中的书法与仿书法景观分布极为不均,主街道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影响书法景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历史积淀、行政规划、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活动为载体的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升校园精神文明水平,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得到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功能之一。中国画和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将中国画和书法作为重要内容,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尤其重要。文章结合笔者参加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研修班学习实际,探讨高校将中国画和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吕磊 《文教资料》2006,(5):19-20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受到现代文化和高科技的冲击,形成了深层的危机,但从书法的本质特点及其悠久传统来看,传统书法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发扬光大书法这种传统艺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像一缕春风吹拂着每个教育人的心田,“3361”师训强教工程有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碧江教育这一方绿色的土地,打开了教师教育生活开拓创新之门。如今,教育改革成了老师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七小全体教师不断摸索,寻求适合我校实际的教育改革之路---以书法教育为载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维系中华民族之根,传承中华文化意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我校三年来,以“写字教学”为基础的“书法特色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推进学生素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